首页 > 历史军事 > 中国历代哲学智慧 > 第5章近现代哲学

第5章近现代哲学(1/5)

目录

洪秀全矛盾的思想

洪秀全是中国近代初期农民运动的杰出领袖,也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农民运动思想家。其人生经历坎坷曲折,充满传奇色彩;思想内涵丰富复杂,且变化剧烈,深受学界关注。

洪秀全(88),近代太平天国的创始人和思想指导者。原名仁坤,广东花县(今花都市)官禄人。

洪秀全出生于耕读世家,从小聪明自负,但三次乡试都失败落选,第三次在广州落选后已经岁了,受此打击回家后重病一场。病中产生了一些幻觉,称梦中有一老人对他说:奉上天的旨意,命他到人间来斩妖除魔。从此洪秀全言语沉默,举止怪异。此时的洪秀全并不甘心于考试的失败,在年后再一次参加了广州的乡试,结果还是以落选告终。这时洪秀全受到了梁发的《劝世良言》的影响,改信基督教的教义了。虽然未曾读过《圣经》,洪秀全却开始逢人便宣传他所理解的基督教教义,并于87年创立拜上帝会,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的盛世。

8年月日,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后定都南京,称天京。8年冬,天京为清军围困,粮尽援绝。8年洪秀全病逝于天京,随后天京城破,太平天国政权宣告结束。

洪秀全所著诗文及诏旨文告很多,留传者已大略备于年后编辑出版的《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史料》等书中。

洪秀全矛盾的革命思想

1撤去了孔丘牌位,但又没和孔孟之道彻底决裂。8年,拜上帝教成立之后,洪秀全立即“将偶象扫除,并将塾中孔子牌位弃去”,但又把孔子和儒家的经典引入“三原”的内容,认为“孔孟之书不必废,其中有合于天情道理亦多”。

2一面领导人民群众进行反封建斗争,一面又建立君主制度和等级制度。金田起义后,太平军势如破竹,主要是靠劳动人民的英勇战斗。在浴血战斗的同时,洪秀全又迫不及待地开创新朝,建立君主制度。在永安时就进行分封;进入天京之后,制定朝仪,讲究排场,服饰舆马仪卫称呼,都有严格的规定。

3“大同”理想和创立新朝之间的矛盾。洪秀全既提出了“无人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但又钦定了“功勋等臣,世食天禄”,所谓“人间天国”,最终不过是又一个新的朝代罢了。

《三原》中的平等平均思想

《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和《原道觉世训》被称之为《三原》。在《三原》中,洪秀全把人分为肉体和灵魂两个部分,肉体虽死而灵魂不灭。肉体生自父母,灵魂来自上帝。人的灵魂是从上帝一元之气分散到人们肉体上而生成的。这样,他把人的本质抽象为没有任何区别的“气”,在本体上肯定了人的平等地位,从而阐明了平等观念的哲学根据。由此,他推论出人类社会必须具备的政治经济平等观念,他说:“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得起尔吞我并之念。”在他看来,整个人类社会是一个天父上帝统驭之下的社会大家庭,通过家庭关系的纽带,把人类牢牢结合在一起。他们都处于同等地位,不应该争田产,更不应该存在压迫和剥削的社会现象。

革命思想总纲《天朝田亩制度》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所以洪秀全要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均天下田给天下农民耕种,以实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这个天国理想的宏图,是太平天国立国的纲领性文件。然而,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尽管它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喊出了农民对土地渴望的呼声,但它只能成为一种乌托邦的空想。

严复(8),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初名传初,后易名宗光,字又陵,又字几道,别号尊疑尺盦等。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

严复出生在一个医生家庭里,8年考入福州船厂附设的船政学堂,学习英文及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五年后以优等成绩毕业。1877年,他被派往英国海军大学留学,留学期间跟日本的伊藤博文同班。毕业考试时,严复第一名,伊藤博文第二名,二人分别回国。日本明治天皇派伊藤博文做宰相,搞改革,历史上叫做“明治维新”。改革成功,日本由那时候起就变成强国。

中国当时是慈禧太后当权,慈禧降旨让严复在乾清宫见驾,想重用他。严复听后心中大喜,以为从此要做一番事业了,但结果不尽人意。

8年,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严复深受刺激,开始翻译多种西方资产阶级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论著,如赫胥黎的《天演论》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穆勒的《群己权界论》和《名学》甄克思的《社会通诠》孟德斯鸠的《法意》以及耶芳斯的《名学浅说》等书。他还提出信达雅三条翻译准则,至今仍为致力译事者所尊崇,引为楷模。

物竞天择的天演哲学

严复对中国近代哲学的最大贡献,是通过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阐发了进化论思想。他把进化学说与中国固有的唯物主义传统结合起来,形成了他的“天演哲学”。在社会历史观方面,严复也主张进化论,他认为“世道必进,后胜于今”。他认为进化原则也适用于人类社会伦理关系,认为人类社会是由各个个人组成的,社会历史的进化是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

人“与天争胜”

严复十分重视荀子人力胜天的思想,提出“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主张,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认为只要人们积极奋斗,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与天争胜”,国家和民族就可以转弱为强,站立于世界之上。

矛盾中的认识论

严复大力提倡逻辑归纳法与演绎法,主张从实际经验中间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来。这是一种唯物主义思想。但严复过分强调感觉经验,认为人的认识不能超越感觉的范围,只有感觉才是可靠的,其经验论中又含有不可知论的成分。

反宗教尊科学

严复在自然观问题上,看到了宗教和科学的对立。他说:“大抵中外古今言理者不出二家。一出于教,一出于学。教则以公理属天,私欲属人;学则以尚力为天行,尚德为人治。言学者期于征实,故其言天不能舍形气;言教者期于维世,故其言理不能外化神。”在科学与宗教的对立中,他站在科学一边,反对宗教的唯心主义,称赞“自达尔文出,知人为天演中一境,且演且进,来者方将。而教宗抟土之说,必不可信”,否定了宗教的创世说。

康有为(887),近代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或南海先生。

康有为出身于士宦家庭,自幼学习儒家思想,受老师朱次琦的影响,青年时便重视“经世致用”之学。他早年去过香港上海等地,接触到一些西方资本主义的事物,还攻读了一些介绍西学的书,因而深感中国再也不能以“天朝上国”夜郎自大了,这使康有为的革新思想逐渐萌发,并把学习外国改良弊政当作救国救民的真理。

1888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但受阻未上达。8年后,他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弟子有梁启超陈千秋等人。

8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会试,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又未上达。当年5月底,他第三次上书,得到了光绪帝的赞许。7月,他和梁启超创办《中外纪闻》,不久又在北京组织强学会。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再次上书请求变法。88年月日,光绪帝在颐和园勤政殿召见康有为,任命他为总理衙门章京,筹备变法事宜,史称戊戌变法。后因慈禧太后的干预,维新运动失败。

康有为生平著作甚丰,《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是他的代表作。他的资产阶级改良路线的哲学理论基础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以元为体”的自然观

康有为说:“元为万物之本,人与天同本于元。”他把“元”“道”与“太极”一样都作为超时空的神秘莫测的精神性实体,并把“元”看成产生宇宙万物的总源。尽管他也说过“元者,气也”,但他又把“气”纳入和“元”一样的精神范畴。康有为还视“元”为有意志的人格神,“正”就是它的意志体现。他说:“《春秋》以元之气正天之端,以天之端正王之政,以王之政正诸侯之即位,以诸侯之即位正境内之治。”构造出一个元天王诸侯境内之治的世界序列,最终指向有神论。

发展变化着的人性论

康有为早年把人性看成是对“食味别声被色”“视听运动”的生理本能,属于资产阶级的自然人性论观点。并以此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还宣称“无所谓大人小人”之别,主张资产阶级的“人性平等”,进而肯定人们“去苦求乐”乃至追求发财致富的合法权利,反映了新生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但到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后,他逐渐认为“性者,天赋之知气神明,合于人身而不系于死生者”,人性被看成一种先验的神秘的永恒的精神属性。

三世说历史进化论

康有为采用了《公羊》“三世”的形式,注入进化论思想,提出一种三世说历史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从蒙昧进化到文明,由君主专制的“据乱世”进化到君主立宪的“升平世”,而后再进化发展到民主的“太平世”,是历史的必然。他认为当时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已不合时宜,应当被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所代替。还认为,人类社会的进化发展,将必然到达理想的“大同”世界,以彻底实现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原则。

谭嗣同(888),近代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湖南浏阳人。字复生,号壮飞。

谭嗣同是维新变法的积极参与者,“戊戌六君子”之一。百日维新失败后,维新派面临生命危险,但他拒绝了友人暂避的建议,选择杀身成仁,以图警醒世人,挽救变法,兴邦强国。

谭嗣同的哲学代表作是《仁学》,其中反封建的激进思想,对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仁为天地万物之源”

谭嗣同认为世界是由物质的原质所构成,其本体是“仁”,世界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由于“仁”的作用,故称他的哲学为“仁学”。而“以太”(编者注:“以太”是古希腊人提出的假说,它究竟属于物质范畴抑或属于精神范畴,其说一直未定。二十世纪初在相对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电磁学和光学理论,已经否定了这一假说。)则是沟通世界成为一个整体的桥梁。“以太”本身是“不生不灭”的,宇宙间各种事物,只有“变易”,没有“存亡”;只有“聚散”,没有“生灭”。肯定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是静止的停顿的,而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批判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封建顽固思想。从变易中论证其改革社会制度的政治理想。

“贵知不贵行”的认识论

在认识论方面,谭嗣同从“三界唯心万物唯识”出发,否认物质世界存在的客观性和人的感觉的真实性,认为这些都是虚幻不实的,主张通过“止观”(“定慧”)这种宗教修持方式,得到神秘主义的“知识”,然后去把握超越现实世界的“真理”。由于他崇拜灵魂,轻视实践,所以主张“贵知不贵行”,因为“知”属于“灵魂之事”,而“行”属于“体魄之事”,“行”有限而“知”无限,所以“行不能及知”。他由此寄希望于“心力”,夸大精神的作用,说“心力最大者,无不可为”。他认为中国的灾难是由于中国“人心之多机械”,解救的办法也就在去“机心”而归于“仁”。

“以太即性”的人性论观点

谭嗣同构建了以“以太”本体论为基础的自然人性论,认为性为“以太之用”,本无善恶。在“名”的条件下,应以人的生而具有的自然本性为“善”,否定了儒家的先验的性善论。张扬人性,肯定情欲的合理性,并以“仁通平等”的伦理模式,冲决纲常名教的罗网,从而开启了中国人性思想的近代变革。

章太炎(88),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朴学大师。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改名绛,号太炎,后又改名炳麟。浙江余杭人。

章太炎一生特立独行卓尔不群,鲁迅说:“我以为先生的业绩,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在学术史上还要大。”在革命道路上,章太炎曾三次入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大明:嘉靖修仙啦 末世:我能无限重生 攻略黑莲花反派后,他日日索欢 一道鱼羊炙,蔡阑苦寻二十年 穿书八零,小少爷被糙汉日日宠 苏泽周紫烟刚断绝关系全员跪求我原谅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黑之书 四合院:开局我先讹傻柱三间房 穿梭两界,我的身后是钢铁洪流 随军一夜怀三宝,我在八零躺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