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瀚海唐儿归 > 第471章 科技发展与凉州三院

第471章 科技发展与凉州三院(1/4)

目录

安排完了宗教上的事,张昭的下一站,就是他最关心的国子监建设了。

自从张昭七年前开始恢复各州州学开始,到现在来说,总算是有了一点点的成就。

现在在凉国中,自沙州往东,哪怕是最偏僻的桃州和宕州,也都有了州学。

虽然教学水平依然很低,但至少架子是搭起来了。

而且在实际中,还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这些州学的教学水平不行,但是教识字和简单加减法还是没问题的。

所以州学虽然没培养出几个饱学之士,但是为张昭提供了一定数量识字、明理、有见识和抱负的中低级军官。

而在凉州,张昭对于州学和国子监就更重视了。

自刘纳上任国子监以后,张昭就在与他商量改革国子监。

到现在,也可以说基本改造完成,张昭首先扩建了原本的国子监,将之改为了琼明院,琼明院所传授的知识,就是儒家六艺。

然后又在原国子监隔壁,兴建了专门研究各科科学的奇巧院,以曹延明为山长。

奇巧院光是占地就有一千余亩,还在城外马城河边有分院。

然后还有一个以研究农学,比如育种、育肥、套种、嫁接等技术,还要负责各种牲畜,特别是战马的配种与繁育的学院,称为齐民院。

这三院,都隶属于国子监的管辖之下,光是这三院的规模,就比张昭的永训宫要大。

如今凉州三院,在关中名气非常响,他们就是张昭筑的黄金台,是彰显他文治决心的实物。

这一场场的花费,可以说,石重贵那个修几个小宫殿,跟这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石重贵前后也就花费了十几万贯,张昭这三个院加上大慈恩寺,目前就花费了超过四十万贯。

但双方形成了鲜明对比的是,石重贵这十几万贯是从民间巧取豪夺而来的,其中每一贯钱,都几乎代表着一家百姓走投无路。

但张昭花的这四十几万贯,他连一贯铜钱都没掏,而是直接印的银票,实际成本五贯钱都不到。

凉国特别是凉州经过这十年的发展,户口繁盛,商路畅通,别说四十几万贯,四百万贯的银票,也能消化的下去。

这就是金融的魔力,张昭几乎是用白纸变现了四十几万贯,结果不但没有造成什么损伤,反而因为国子监三院以及大慈恩寺的建设,拉动了一大波的内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我在妖武乱世,武道成神 神探狄仁杰之平行武朝 金雨楼 人在卡玛泰姬,无数天赋词条 带反派崽上娃综,玄学后妈杀疯了 双穿:玄幻吃苦,都市享福 我在荒星开军校 阿格里巴和公主大盗 娇瘾:迟先生他俯首称臣 神豪系统:穿成豪门炮灰真千金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