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隆万盛世 >

(2/4)

目录

一旦漕运失利,京官们就不得不考虑自己的荷包会不会受损,因为商船改走海路,没有运河之上的那些钞关,他们的名帖自然就失去了意义。

当然,或许海港也要随之建钞关,但是名帖还能不能用,那可就说不定了,他们不会愿意去赌这个事儿。

所以,在京官的队伍里,反对海运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的,只要稍微一煽动,就会让许多人附和。

“那你觉得,此事该如何操作?”

谭纶对漕运、海运没有明显的偏见,因为他根本没有涉及到这方面的事儿。

不过他坐镇蓟辽,手下兵卒的军粮,部分也是依靠漕运,所以在京城时朱衡对他提起,这才让他上心。

想到那时朱衡就让他问计魏广德,行与不行,如何操作,于是就直接问出口来。

魏广德想了想才说道:“我觉得,此事最好不要有工部上奏,还是山东直接上奏此事,士南兄在京城帮忙活动,重点还是要说服高拱。

只要让高拱知道,要保证南粮北运的安全,恢复海运势在必行,此事当可行。”

说到这里,魏广德忽然醒悟过来,之前他和隆庆皇帝商量此事事,高拱已经下野回了新郑。

若是那是高拱在朝,或许皇帝咨询的结果就会不一样,现在漕船说不好已经改走海路了,朝廷的大把银子也不用丢在大运河之上。

当然,黄河治水是必须的,但是治水之时就不用过多估计运河的安危。

实际上,明朝黄河治水效果不好,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求先保运河,之后才是大河安全。

想到这里,魏广德接着又对谭纶说道:“此事应该可行,记得当初裕袛商议以海运济辽时,高新郑就是选择支持。

实际上在那时候,裕王府能够在朝廷里说话的,也就只有他和当时的户部山贾应春,此事就是由贾应春所提,高拱说服了严首辅。

当年的理由我还记得,那就是此为应急之策,待辽东灾情缓解就可以停罢。”

说到这里,魏广德面露苦笑道:“其实,那时候我还抱着一丝幻想,希望借此打破大明禁海之策。

只是没想到山东地方上因为有辽民涌入,在辽东灾情缓解后就上奏停罢,唉.”

“海禁不好?”

听到魏广德说出打破大明禁海政策,谭纶不由得皱眉。

他是和倭寇打了半辈子交道,对倭寇的痛恨非常,而且在他的意识里,就是因为倭寇贪图大明财物,所以才会大举来攻。

所以,谭纶对嘉靖皇帝禁海之策,其实是举双手赞成的。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在大明朝也有,只不过大家没有说出来罢了,但意思其实差不多。

此时,不和外国人做生意,相互不往来,我不想要你的东西,伱也别打我东西的主意,天下就太平了。

这种思想,其实是占据主流的,大部分人都能接受这样的观点,只求平安无事即可。

如果没有几百年后的惨痛历史,魏广德或许也会觉得这么想没错。

但是他更知道,时代已经变了。

要想别人不敢打你东西的主意,那你的实力就得强过对手,让他们轻易不敢造次。

可惜,之后的中国,数百年时间里原地踏步,而西方各国则是在蓬勃发展,中国空有强大的产值却缺少强国的底蕴,看似强大实际上却是外强中干。

瓷器,一碰就碎。

魏广德面对谭纶的问题,想了想才说道:“子理兄,你们杀倭寇的利器是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宿主被位面反派觊觎了 婚后才知老公是大伯哥 巫师,我有一个异世界 刚被甩,绝色女神带三宝找上门 盘龙:我以力证道 嫡姐逼我换亲?我揣崽冠宠世子府 凡人:我有一个随身世界 惊悚游戏:越作死竟然越强? 人在朝歌当王叔,你说这里是封神 圣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