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大反派也有春天2 > 1.1337 原子弹之母

1.1337 原子弹之母(2/3)

目录

“莉泽·迈特纳。”女发明家海蒂·拉玛说出一个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觉十分陌生的名字。

莉泽·迈特纳(lise    meitner),原子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她是第一位从理论上解释了奥托·哈恩发现的核裂变的科学家。本名爱丽丝·迈特纳,1878年11月7日出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是一位律师。她出生和成长的年代,女性几乎不被允许接受教育,中学不招收女学生,因此她只得就读于一所市民学校,并在毕业后获得了法语教师资格证。1901年,莉泽通过自学通过考试,获得了维也纳科学院高中的毕业证书。从这一年开始,她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物理、数学和哲学。在导师路德维希·玻尔兹曼等人的指导下,她开始研究放射性。1906年,她凭借博士论文《不均匀物质中的热导》获得了维也纳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学位,成为该校历史上第二位女博士。

1907年,为了更深入地学习放射化学和原子物理,莉泽离开奥地利,来到了当时的普鲁士帝国首都柏林,加入了柏林大学研究所。那个时代的女性被禁止接受高等教育,幸亏化学家埃米尔·菲舍尔慧眼识才,莉泽才能够进入研究所工作。但她每次进入研究所都只能从后门进,并且不被允许进入学生实验室,只能在一个由木匠作坊改造成的实验室里做实验。直到1909年,普鲁士开始允许女性进入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莉泽才不必从后门进入研究所。也是在1909年,莉泽与同事奥托·哈恩(otto    hahn)一起发现了一系列放射性同位素。但此时,她的身份是“哈恩的助手”,不被允许独立完成实验。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哈恩赴前线参战,莉泽终于获得了独立做实验的机会。

1912年到1915年,莉泽跟随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工作,并于1913年终于成为研究所的正式成员(之前她所有的工作都是无偿的)。一战期间,她也曾上战场,在战地医院做护士。1917年,她回到了实验室,与哈恩合作发现了镤的同位素镤231。遗憾的是,在1944年,哈恩因放射性研究而获诺贝尔化学奖时,莉泽·迈特纳的名字却被忽略了,尽管她在此方面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果并不比哈恩少,但她的研究成果都被归到了哈恩名下。

1938年,二战开始,希特勒大肆屠杀犹太人,莉泽只得逃往荷兰避难,并于1938年8月来到了挪威。经过奋力争取,莉泽在位于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研究所谋得了一个职位。但是,当时她的上司马内·西格班(manne    siegbahn)歧视她,将她隔离在科学研究的基础设施之外。此时,曾经的同事哈恩写信告诉她,自己发现了用中子作用于铀得到的产物具有钡的放射性这一事实。莉泽立刻与合作者弗里施一起对这一惊人的实验结果作出了理论解释,并发表在1939年1月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在这篇文章中,她提出了一个物理学上的新概念——核裂变。莉泽是最早提出“裂变”这一词的人。在莉泽提出的理论中,裂变后的原子核总质量比裂变前的铀原子核质量小,这其中的质量差转换成了能量。她利用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计算出裂变过程中每个原子核释放2亿电子伏特的能量,这一研究成果奠定了原子弹和原子能研究的基础。也因为这一研究成果,莉泽被称为“原子弹之母”。

尽管被欧洲人称为“原子弹之母”,莉泽却从未参加过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她多次拒绝了美国曼哈顿计划(manhattan    project)的邀请,二战期间,她一直留在瑞典。在1944年之后,她曾三次获诺奖提名,但都很遗憾没能获奖。从1947年开始,莉泽在瑞典皇家工学院领导物理学组的研究工作,并陆续在美国的一些大学担任客座教授。也是在1947年,莉泽获得了维也纳科学荣誉奖,并当选为奥地利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重生继续追校花?我选小太妹! 布衣官场 非正常女天师 画医锦华 医道官途之绝对权力 娘子娇娇,糙汉不经撩 医道官途之绝对权力苏榆北高梓淇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史上第一豪横 战灵腥雨录 真千金她靠偷听心声嘎嘎乱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