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五代十国往事 > 第489章 一言丧邦2

第489章 一言丧邦2(2/3)

目录

李从珂的文官集团究竟有多混乱呢?太常丞史在德给我们提供了一份参考资料。

清泰二年(935)3月,史在德的一份奏章引起了朝野震动,在这份奏章中,史在德火力全开,措辞激烈地抨击时政,把满朝文武几乎骂了一个遍,内容爆燃:

“……称武士者,不闲计策,虽披坚执锐,战则弃甲,穷则背军;称文士者,鲜有艺能,多无士行,问策谋则杜口,作文字则倩人。所谓虚设具员,枉耗国力。”

——武将们打起仗来就知道逃跑,跑不了就倒戈;文官们没文化没品德,别说没有安邦定国之策了,连公文都需要找枪手代写。朝里简直是一群吃干饭的废物。

随后,史在德建议进行一次全面考核,进行一次大换血,把废物撤下来,把底层的人才提上去。

宰相卢文纪等怒不可遏,指使谏官刘涛、杨昭俭等上疏,指责史在德的过失;中书省也上疏予以驳斥。

史在德单挑满朝文武。虽然措辞比较激烈,但史在德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李从珂集团的现状,国家顶级智囊团全是滥竽充数之辈。

而李从珂居然顶住了满朝文武的压力,力挺史在德,还拿魏征与唐太宗的故事做比喻。说即便史在德用词不当、措辞夸张,但不能因言获罪,如果我今天处分了史在德,今后谁还敢说真话?

于是下诏批评了谏官刘涛、杨昭俭等人,说当年陕县的一个小小县丞皇甫德,也曾上疏指摘时政,言辞激烈、恣意谩骂、侮辱诽谤,毫无人臣之礼,简直该杀,然而魏征却劝唐太宗赦免他,魏征同志说“就算他说的不对,我们不采纳就行,何必要杀了他呢?”朕每当读到这段历史,都觉得魏征同志是好样的。可你们呢?面对类似的事情,刘涛等居然劝我杀了上书言事者,同样是朝廷谏官,你们跟魏征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因览文贞之言,遂宽在德之罪。”

于是乎,某些资料就褒奖李从珂,说他从善如流、虚怀纳谏,向魏征、唐太宗学习……那么又如何解释他诟骂、疏远李崧、吕琦呢?

其实,李从珂力挺史在德的行为,是一次“借力打力”,利用史在德进行的一次较为温和的政治斗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我的独立日 斗罗:穿越古月娜,抽唐舞麟血脉 无敌龙帝 禁止相亲!薄总夜夜跪地求名分 合欢宗御祖,谁说我是绝世天劫 都市妙手狂医 封地一秒涨一兵,太后你该如何是好? 转生大树,我打造不朽神国 炮灰和离后,逃荒路上吃香喝辣 开局天龙慕容家,斗转星移打诸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