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最浪太子系统 > 第175章 去天津啊......不行

第175章 去天津啊......不行(1/2)

目录

王轼知道弘治和朝廷都在牵挂贵州叛乱的事情,平叛之后快速写了一封捷报,使八百里加急传到了京城。

弘治在七天后收到了米鲁之乱平定的捷报。

弘治还有点不敢相信,这也太快了吧。

王轼为人颇为正直,并没有把功劳据为己有。

在捷报中对王守仁的功绩大书特书,称王守仁谋划得当,布局精巧,且不畏艰险,亲自乘热气球现场指挥作战,亲手击毙叛军首领阿保,生擒米鲁。

弘治都惊呆了!

王守仁这么猛吗?

弘治不知道的是王守仁在刻苦攻读之余,尤喜论兵,还练得一手好箭法。

西山研发出稳定且射击精准的燧发枪后,王守仁就开始练枪法了,而且枪法进步神速。

朱厚照看了都羡慕,圣人就是圣人,练枪都比一般人厉害。

朱厚照还特制了一把燧发枪送给了王守仁,当时王守仁就是用朱厚照送的枪击毙了阿保。

捷报中王轼还顺带着夸奖了一下太子。

称此役可以速胜的关键在于太子殿下发明的热气球,飞球营当属首功。

弘治见了捷报夸奖了太子更是大喜过望,命人将捷报抄发给各个衙门。

让那些弹劾太子的人都看看。

平定叛乱的王守仁是太子极力推荐的。

平定叛乱的关键是你们口口声声说是奇淫巧技的热气球。

看你们还哪有脸弹劾太子。

朱厚照虽然提前得知了米鲁之乱平定的消息,但是也没法声张。

弘治召集众臣商议如何进行封赏。

王轼是天顺八年的进士,年龄大了没什么名利心,以前就多次请求致仕,原本就是在南京右佥都御史的职位上养老,这次也是临危受命再次出山。

这次平叛有功,升任南京兵部尚书,参预机务,弘治还特意给加了太子少保的衔。

王守仁情况特殊,刚刚参加工作,本来属于文臣,这次却是凭战功立下了天大的功劳。

明朝凭借文官身份立下战功的文臣不少,最有名的就是保卫京师的于谦于少保。

众臣商议之后,决定给王守仁升任广安知州。

朱厚照表示不同意,并且怀疑他们是故意把王守仁调走的,王守仁是庶吉士按道理来说去不去地方任职也行。

你们把他调到四川去干吗?

让王守仁去四川吃火锅吗?辣椒还没传进来呢,四川火锅是在清朝道光年间才火起来的。

李东阳给朱厚照解释道,王守仁太年轻了,去地方历练一下也好,而且广安州是直隶州(类似现在的直辖市),去上任就是正五品的官职,真没亏待他。

王守仁现在挂的正三品按察使是虚衔,是看在太子的面子上为了平叛临时安排的,不可能因为这次的功劳给转正。

实际上王守仁还只是翰林院的庶吉士,庶吉士只是一个身份,类似中央党校的学员,无品无级。

一般在庶吉士在翰林院学习满三年,并且通过考核后,会安排六部主事(正六品),御史(正七品)这样的官职。

现在以王守仁立下的功劳,给王守仁安排直辖市市长这种有实权的地方出任一把手,到地方历练几年,过几年再调回来中央任职,这其实是非常高效的晋升方式了。

朱厚照不满道,以王守仁的能力还需要历练?

这样吧,兵部郎中也是正五品,给王守仁安排个兵部郎中很合理吧。

正五品是一个坎儿,正五品往上才能算是高官,有多少官员在从五品上卡了一辈子的。

弘治觉得朱厚照太护着王守仁了,王守仁虽然优秀,以后前途不可限量,但是这么年轻就担任兵部郎中,以后还怎么封赏?

弘治表示不同意,想要给王守仁封赏等你自己当皇上的,也更能让王守仁领你的情不是。

朱厚照反正不希望王守仁去地方任职,接着说道,不给兵部郎中,给个兵部员外郎(从五品)总行吧。

虽然朝廷京官的品阶默认要比地方官品阶要高,但是兵部员外郎和广安知州哪个更有含金量还真不好说。

见朱厚照坚持,众大臣便答应下来。

太子殿下高兴就好,就不知道王守仁高不高兴了。

朱厚照见众人就这么答应下来,感觉有点亏了。

便又说道,王守仁这算战功,亲自上阵指挥杀敌,阵斩敌首,按照祖制,给王守仁封个伯爵吧。

弘治气得够呛,你当着菜市场买菜呢,买个冬瓜还让人送一把香菜。

弘治当即严词拒绝,这次的功劳给个兵部员外郎足够了,要给王守仁封赏等王守仁以后立功再说。

然后就不搭理朱厚照了,按照捷报上王轼提供的名单给其他将领拟定封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 结婚当天,彩礼翻倍 重回2008我只想赚钱养家 煤气罐没用?看好,我只教一次! 火影:全世界都知道我是救世主 很野很欲!这才是成年人谈的恋爱 转生哥布林,但母亲是白毛精灵? 最后的穿越 我仇家有七个绝色未婚妻 我仇家有七个绝色未婚妻秦金龙华沉鱼楚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