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上古泰皇 > 第169章 端木赐

第169章 端木赐(2/2)

目录

“于是,我便告知夫子。不料。夫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老者便是五鹿君,端木赐。而口中提到的夫子自然是他的老师孔子。端木赐自己做好事不求回报,并不代表别人就会如此。坏了规矩,只会是好心办坏事。

他的一番话,发人深省。当下,即便买了奴隶,放还其自由,也解决不了卫国的问题。毕竟,没有粮食,这些奴隶是活不下去的。买人就是害人。

见众人皆是沉思之色,端木赐继续提问:“吾等为何来此?”

“自然是为救卫国百姓而来。”

“打个比方。卫国有十人,本有粟可养。岂料,来了三个晋人,取其三粟。则必饿死几人?粟又会涨几何?”

“饿死三人,粟的价格至少会涨三成。”

端木赐摇着头,苦涩的笑了笑:“希望如此啊。”

自从晋国内乱开始,晋人入侵卫国,鸱夷子皮的两位大佬就意识到了,如果不制止中行氏与范氏的行为,那么战争将会如燎原大火,席卷整个中原,乃至华夏九州。最终,大周覆灭。越、楚两国坐收渔利,瓜分天下。这样的局面,是每一个中原文明都不愿看到的。

“这位老大人!这里都是刚到的奴隶,您瞧瞧这牙口,都是上等货。”

奴隶贩子见一群人围在这里聊天,连忙招呼起来。他掰开奴隶的嘴巴,让端木赐看看牙齿的颜色。

“老朽随意看看。”

端木赐很有礼貌的拱手。对方以为他不甚满意。于是“哦”了一声,赶忙拖拽着一名女奴过来。

“这个才八百钱。不贵,最适合...人殉。”

说到人殉,那女奴顿时哇哇大哭起来。

春秋时期,以人陪葬乃稀松平常之事。奴隶贩子经常会遇到前来挑选陪葬品的贵族老爷。虽说这事情也没什么稀奇的,但说起来总要避讳一些。

“满口喷粪。”

“竟敢诅咒夫子,找死!”

跟随端木赐的一众手下与护卫气得大骂起来,势要上前教训那人。端木赐倒是没有什么反应,让众人住手。而后,又劝说那奴隶贩子不要以人殉买卖,枉造杀孽。

这时,交易市场内维持治安的武士也注意到了这边的混乱。六名负责抓捕逃奴的武士毫不迟疑的拔出剑便向这边赶来。奴隶贩子见帮手来了,顿时底气大足。

“我呸!一副穷酸样。买不起就直说,讲什么大道理?这贱奴旁人买去,是生是死又关老子何事?”

在他看来,穿着儒服,头戴方巾之人皆是贫困不堪。有钱人哪里是这副打扮?听见那帮人喊老者夫子。可见对方不过就一教书先生。先前忌惮之心,此刻荡然无存。

见到六名武士过来,其中那领头的武士一边走,一边拿剑指着端木赐后方的诸人。

“干什么?干什么?汝等是来闹事的吗?”

奴隶贩子顿时起了歪心思:

“他们不买奴隶,还意图打杀小人。”

听到这话,护卫们拔出短剑拦在端木赐身前。而一帮文士则群情激奋的骂道:

“放屁!”

“一副小人嘴脸。当真是该死。”

这帮文人皆是氏族公子,追随端木赐游学,何时受过这般鸟气?

“叫你们城主出来。今日不诛杀此贼,吾等便拆了你这破市。”

亦有文人气愤不过,拔剑相向。原本低调的民间走访,瞬间演变成为一场私斗。端木赐再难隐藏身份,于是,大叫一声:“住手!都给本君住手。”

在卫国敢自称君的,不是身份高贵,就是侍奉神明之人。一帮武士顿时傻眼,而那奴隶贩子更是错愕不已。

“无知竖子!我家夫子与陶朱公齐名,乃当世富甲一方的巨贾。殊不知,儒商君子说的便是我家夫子。别说买你几个奴隶,便是买下整座城邑,只要夫子愿意也未尝不可。”

“我家夫子乃五鹿封君,天子亲授,与诸侯无异。”

“天下有佩两国相印者,非我家夫子莫属。便是卫侯在此,亦是礼遇有加。尔等腌臜之辈,焉敢放肆。”

“五鹿君在此,尔等狂徒还不上前见礼。”

一帮文士昂首挺胸。你一句,我一句,介绍着自家老师各种华丽的名头,好似演练过无数遍。

然而,百姓对子贡的认知并非出于这些,而是其政治外交的才能。

如今的越国能取代吴国与楚国自称南王,全部是由端木赐与范蠡等人一手策划。诸如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一系列的外交导致的世界格局变化,让子贡之名家喻户晓。而他更是堪称春秋时期纵横之术的鼻祖,比尚不知晓自己身份的王诩早了近半个世纪。

随着五鹿君的到来,终是惊动了卫南的各大势力。考察了城鉏的现状,婉拒了当地官员的热情招待,端木赐一行人继续向北出发。一日后,绕过漕城,一行人在黄河边停下休息,有人发问:

“弟子不知,我等过漕城而不入。不寻君侯何以救济百姓?”

端木赐看了看那问话的弟子,对方来自鲁国,于是回道:

“君上身在朝歌,至于,那位公子嘛。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难取信于民。失信之人又岂会不惜己身而救他人?”

那鲁国弟子一副受教的模样。显然是体会到了老师话中的意思。在这乱世之中,若人人称王,而不顾规矩,不行正统,那国家会乱成什么样子?可想而知。

“过了河水便是战祸之地。夫子常教导我等,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入,无道则隐。为何却要北行?”

接过弟子递来的肉糜,端木赐望向奔流不息的黄河,似感慨又似回忆。

“防祸于先而不致于后伤情,知而慎行,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焉可等闲视之。昔日夫子便是这般劝诫子路的。唉!”

子路名仲由,是端木赐的同门师兄。拜师早且年长端木赐近二十岁。在随孔子游学时,子路一直充当护卫,对下面的师弟们十分照顾。

他还记得老师与子路的感情很深。在子路师兄去戚城为官,临行之时,老师一边劝阻,一边哭泣。不想,这一别竟是天人永隔,再无相见之日。

端木赐复述着老师孔子的话,这时便有弟子记录下来。

“原来夫子此行的目的是去戚城,祭拜子路。”

由于王诩借孔明灯散步谣言,事情如今已传到了卫南各邑。端木赐重返祖国,一方面是救助饱受战火的同胞,另一方面则是重修子路的衣冠冢。

“不仅如此,为师还要游说晋侯释放君上。”

一帮弟子先前还觉得此行风险极大,保不准会丢了性命。但听到老师的这番话后,皆是双目放光,摩拳擦掌。

心里想着,若是能与老师促成此事,救出卫侯,那便是救下了整个卫国。且不论如何彰显名声,今后只要身在卫国,必受人敬仰。有此经历,当不虚此行。

目录
新书推荐: 灵气复苏:开局入住神级养老院 庆余年之谁说读书不能入神仙境 娇软试婚小丫鬟 狂徒下山我有五位绝色师父 狂徒下山我有五位绝色师父九天银河1 无处逃!疯批病娇暗室锁链囚娇娇 叶凌云苏雨柔 夫人有新欢了霍总全球追妻霍璟博商满月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别惹他的小可怜 霍璟博商满月夫人有新欢了霍总全球追妻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