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元辅 > 第280章 剑指东瀛(卅五)死水起波澜

第280章 剑指东瀛(卅五)死水起波澜(3/4)

目录

但是经过这么一搞,对王室而言还是有些好处的,那就是搞出了崇文的风气。科举首重文科,于是文官的地位大大提高。

与中国差不多,王室出于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也继续往重文轻武上面靠,故两班实际的重头就是“文班”。后来高丽朝搞“文武散衔”制,文班地位也高于武将。再后来搞的“柴田制”,也就是官员等级工资制度,文官同样比武将大大的高出。

这么一来,尤其是时间长了之后,武将们就不干了。老子带兵打仗出生入死,凭什么比不上你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于是到了1170年,武将郑仲夫发动政变,从此高丽进入了武官专政时代。

武人打仗可以,治国就相对没有经验了,可那些个文人成了敌人,也不能再用,怎么办呢?于是在武官专政时期,便大量地提拔地方乡吏,杂役担任要职,“两班”贵族的门槛开始被打破了。

再后来,高丽被元朝打败,成了元朝的附属国,任由元朝摆布。这时候开始,原先一些地位较低,不入流的译员、医官之类,因为和蒙古人往来密切,也被受重用,纷纷提拔至高位。

这样一来,实际上“两班”的范围就大大地扩大了,原来只是些贵族能成为两班,现在贵族们看不上的一堆人也全部变成了两班成员,两班就开始变得鱼龙混杂了。

贵族要保持贵族的尊崇,要的就是高高在上的身份,这个身份最好是由血统确定的,是上天赋予的,不能让别人染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陈胜吴广这种“反贼”才打出的旗号,统治者们显然不能允许这种动摇统治阶级身份基础的情况持续存在。

于是,到了元末明初,李成桂推翻高丽建立李氏朝鲜的时候,就对两班制度来了一个大改革。怎么个搞法呢?

首先,就是要把乡吏,胥吏这些身份的人从两班中剔除出去。在贵族眼里,这些技术官僚是没有办法和他们这些天皇贵胄相提并论的。

文班贵族,读的是孔孟圣贤书,讲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其他巫医乐师白工这类的具体技术型工作的人,就不再当做两班贵族看待。还要取消乡吏的外邑田,制定乡吏惩处法,设立监督乡吏的留乡所,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等等。

其次,是全面实行有利于两班阶层的科举制度。一个阶层要具有生命力,首先要有危机感。后世管理学上讲一个鲶鱼效应,说是渔夫怕捕捞上来的鱼死掉,就往里面丢几只乱钻的鲶鱼,让鱼都活动起来,锻炼锻炼身体,那就不容易死了。

于是,李朝也就搞了强化科举这么一个鲶鱼,给你们这些纨绔子弟一点危机感。李朝规定,只有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女才能受门荫,其余的人做官都要考,你们就好好读书去吧。

但是李朝的科举会不会像中国的科举那样造成社会流动,瓦解贵族政治,进入平民政治呢?那当然不会。

李氏朝鲜的科举主要分文科、武科,杂科。其中能做大官,升入两班的,主要就是文科。然而在文科考试中,朝廷首先在身份审核上就设卡,乡吏子弟参加科举必须“四祖审查”、“两班举荐”,且参加文科考试还要多考“四书一经”一门,并且经过郡县衙门同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小师妹改投新门派,师兄们哭什么 疯了吧,你怎么又在跟邪神谈恋爱 神豪:开局无限黑卡成富婆合理吧 是医生不是万人迷![星际] 玄幻:我炼化太阳为丹田! 重生七零,俏军嫂靠抽奖赚麻了 重生七零:真千金被最野糙汉娇宠了 怀孕不让生,离婚你后悔了? 重塑新宋从携带百亿物资开始柳尘王月婵 假千金退婚,傅少贼心不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