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元辅 > 第256章 靴子落地(下)

第256章 靴子落地(下)(3/5)

目录

而荷兰在占据了基隆之后,发现基隆并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有经营价值,于是也就只是象征性的组建了一支军队在这里防御。

以上历史事实表明了一个关键点:台湾对于欧洲人而言,统治成本很高,无论西、荷都认为不划算,因此都没有正经地进行大规模投资以便长期统治。

这就有点奇怪了,高务实是认为台湾很有统治价值的(前文有述,这里就不说了),双方的理解为何出现这么大的差别?

道理很简单,西、荷两国占据台湾,一开始就不是冲着开化程度很低的台湾本身去的,这两家占据和争夺台湾,其实本质上都是冲着大明和日本去的。

然后呢?西班牙人通过葡萄牙人在澳门的存在,间接取得了和大明的贸易资格,而荷兰人争取与大明贸易一直失败,但却成功的获得了在日本的一定贸易许可。

此时此刻,西班牙人占着台湾已经没有意义,当然也就懒得和荷兰人在台湾纠缠。事情说穿了就是这么简单,经济不仅决定经济本身,还决定政治走向,决定军事行动。

不过那是原历史,当前的局面和原历史差别就很大了。

首先是因为时间关系,荷兰人还没有过来,欧洲人在东亚、东南亚方面占据贸易领头羊位置的是葡萄牙。葡萄牙与明、日两国的贸易同时存在;西班牙刚刚进来不久,还不曾取得与大明直接贸易的许可(但大明商人可以去菲律宾贸易),对日本的贸易刚刚起步,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此时变化来了,高务实用一场吕宋战役告诉了欧洲人:你们所谓的远东,是我大明说了算,我京华说了算。

这次战争本来就是趁着西班牙无敌舰队远征英国的机会发起的,考虑到西班牙此战的损失,他们即便正处于最骄狂的时代,也不可能考虑反攻菲律宾——其实这也正是葡萄牙方面在不曾取得国王直接授权(因为葡萄牙国王就是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兼任)的情况下,果阿总督会派特使到定南商议和平转让马六甲的原因。

葡萄牙人按照自己的习惯理解来做事,所以他们并不知道高务实的举动并不代表“大明帝国”,只以为这是大明帝国在展现自己对东亚各国的宗主权,因此在西班牙都一溃千里的情况下,葡萄牙人直接失去了抵抗的勇气。

根据阿尔弗雷多特使和“黄芷汀女爵阁下”初步达成的口头协议,葡萄牙需要完全放弃在南洋的殖民行为。而以高务实对欧洲人的了解,他认为葡萄牙人极有可能阳奉阴违,通过他们在所谓“香料群岛”的贸易力量暗中干涉,给京华的南洋攻略拖后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换嫁后,大力美人发家致富养崽忙 谍海青云 师兄,你好香啊! 长生:我的修仙天赋能刷新 凌天苏清雅 这个明星塌房后业绩更强了 迦勒底:为了自由穿梭诸天万界 穿成真千金后,在皇宫签到被读心 泼刀行 直播被骂,我靠黑粉系统赚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