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永不解封的档案 > 第三百五十二章 罪有应得的汉奸

第三百五十二章 罪有应得的汉奸(3/3)

目录

林凡觉得自己在南京城里的行动,

这才算是真正的有意义。

这可比杀死一个、两个大汉奸对一个城市的影响大得多了。

当林凡回到句容的时候,已经是七月七号过了。

这一天一篇文章横空出世。

论持久战放在常凯申的桌子上。

他看到这篇文章里面详细论述了正在进行的这场战斗。

对双方的兵力、国力做了详细对比,得出科学的结论。

又对前些阶段国军进行的几次战役进行了公正的评价。

这种评价对他的领导和指挥进行了充分的肯定。

这就让常凯申非常满意了。

原本他对于曾经的对手,发表出来的所有言论都是严加管控的。

唯独这一回,他不但命令报纸上要全文转载。

还要把这篇文章编辑成书,下发到各级军官手里。

让他们对整个抗战过程有详细的了解。

这一回,常凯申手里终于有了一件可以对亡国派进行反驳的有力武器了。

这篇文章不只是在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在国外也同样引起了注意,就连鬼子也把这篇文章拿着详细研讨。

最后它们悲哀的发现:这篇文章上面说的,都是真的。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整个战争完全会像文章里面写的一样发展。

关键的是,就算是知道了结局,

鬼子还不知道怎么破局。

除非它们现在就停止侵略,还回花费了巨大代价占领的那些土地。

而这肯定是鬼子做不到的。

所以它们只能够继续向着毁灭的深渊滑下去。

回到句容,林凡并没有休息,

他在句容只呆了一天。

又出发去了杭州,

在这里有一个曾经打过交道的人,

是代笠特别提醒的重要目标。

上海滩三大亨里面唯一个投靠了鬼子,

当了汉奸的张啸林。

上海滩三个流氓大亨,

黄金荣在鬼子占领上海之后,

一直就隐居家中,不再出面。

杜月笙带着家人出走香港。

他们一个隐居,一个出走,

剩下这个在投靠了鬼子的张啸林,

一下子就成了整个上海滩里面数一数二的人物。

它手下数万弟子,全都跟着它走。

不但让代笠手下的情报人员在上海举步维艰。

也让杜月笙的影响力和生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弄死张啸林成了许多人共同的想法。

林凡在去年的时候,就已经警告过它。

让它不要跟着鬼子走,

没有想到这个流氓大亨,

终究还是走到了汉奸这一步。

对于这种人,林凡从来都是除之而后快。

按照代笠给的资料,这个汉奸最近在杭州。

林凡从陆路,一路沿着溧水、广德到德清。

一路上看到根据地的情况不错,

各个县城里面,已经看不到战争破坏的痕迹了。

城里那些曾经被鬼子炸毁的房屋,

都重新修建起来。

县城里面那些商户的生意都不错。

自从特种旅把鬼子打跑之后,

一直在对整个根据地的道路,通讯做投资。

这就给了百姓们很多的工作机会,

老百姓们的日子好过,手里有钱。

城里这些商户的生意当然好了。

林凡每到一个县城,都要去县城里的学校去看看。

特种旅在根据地里的一大特色就是学校和夜校。

所有适龄孩童必须要上学,

所有长期务工的人,也必须要上夜校。

只是对那些一直务农的人,才没有用到必须两个字。

不过特种旅一直都在宣传,并且在政策上对上夜校的人有优惠。

特种旅对上夜校的妇女,特别重视。

按照林凡的理解,一个有文化的家庭主妇,

可以影响一个家庭。

毕竟按照传统来说,男主外,女主内。

孩子跟母亲接触的时候是要长一些的。

一个有文化的母亲,对后代的教育是有些不一样的。

在广德的山林当中,林凡特意去看了特种旅的兵工厂。

有了成熟工艺的产品,就在这里来进行生产。

现在特种旅已经在把自己的生产基地逐步分散。

在宜兴主要是研制舰船。

其余的产品都放到广德来了。

特别是飞机和火箭弹的制造,这是特种旅现在自己能够制造出来的最强大武器。

林凡原本想要发展的大口径火炮,现在还无法进行试验。

大口径火炮动辄十多吨,必须配备牵引车。

或者直接研制成为自行火炮。

而这些不但需要有火炮制造技术,还需要汽车制造技术。

这对特种旅来说,技术要求有些高。

单单只是大口径的炮管,就是一道非常难以迈过的坎。

因此林凡暂时决定集中力量全力发展火箭弹。

这种武器对发射筒的要求不高,

主要的是现在特种旅已经有了一百二十毫米多管火箭炮的成功经验。

现在正研究二百四十毫米的火箭弹。

这是林凡在军事上要大力发展的方向。

另外就是对步枪的改进,原本要几年后才会出现的47在广德已经制造成功。

各个部件的工艺图纸都已经完成,就等着机器安装调试完毕,就可以进行试产了。

走了这一路,整个根据地里的情况,都是非常令人满意的。

林凡清楚地知道:每一个政权,初创的时候,都有可取之处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这个时候就需要政权自己的调整和自洁了。

因此这一次出行,林凡每到一地,无论多忙,

都对当地普通百姓家里看看,听一听。

确保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都是最真实的。

实际上林凡这是多心了。

这里的根据地成立也才半年,并且又有大敌在外。

在这种时候动小心思的人还少。

走一路,看一路,林凡还是满意的。

现在因为花园口决堤,以水代兵阻挡鬼子。

虽然把鬼子的机械化部队给堵住了,

但是给普通百姓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林凡已经派人到洪泛区宣传:到句容去!到泗水去!

在这两个地方,林凡都做了准备。

到句容来的灾民,根据地会把他们分配到各个县里面去开垦荒地。

组建根据地农场。

或者让他们进入特种旅的矿山、工厂里面去。

到泗水的灾民,全部按团组建农场。

一切按照军队编制进行管理。

这些灾民们大多身无余物,根据地要管吃、管穿、还要管住。

为此特种旅前些日子从鬼子身上扒下来的那些服装、被包都派上了用处。

在鲁南地区:

每个开垦团都由三千人左右组成。

分为十五个连队进行管理。

所有人统一在食堂吃饭,大家最先做的是修建房屋。

这些房屋都是这些人自己要住的。

顾修明按照林凡管理特种旅的办法来管理这些灾民。

鲁南支队当然无法对突然涌进来的十几万人提供不限量的粮食,

也无法对这些灾民们保证天天有肉。

但是顾修明给所有的灾民都是按照每人每天八两粮食进行配给的。

逃难过来的这些灾民们,知道鲁南支队给他们每个人都是八两粮食每天的标准。

大多数都对特种旅官兵们感激涕零。

也有少数人,见到鲁南支队每天把成千上万斤的粮食发下来。

由各个开垦团领在手里,再分到各个连队伙食团去。

有些人就想着在这些粮食上动手脚。

现在的灾民不只到了鲁南支队的根据地,更多的是到了别处。

到处的粮食都在涨价。

鲁南支队的大手脚,当然就引起了许多有心人的注意。

这些人开始联合开垦团里的一些人:

他们有意在做饭的时候,缺斤少两。

克扣粮食,在这些人看来:

反正这些粮食都是鲁南支队发下来的,

大多数的灾民都是吃白食。

每天有点吃的饿不死就行了。

这些人没有想过:他们自己也是灾民!

鲁南支队到了这边的人数原本就不多,只有四个连加上两个排。

就算是后面又派了飞行队过来,真正受过长期教育的,就只有这些人。

其余的人都是在战场上俘虏后转化过来的,这些人受到教育的时间还不长。

现在有一部分人,就是这样进入了管理开垦团的队伍当中。

那些灾民们,虽然没有接触到粮食,

但是鲁南支队在各个地方都贴有告示,

说明他们每人每天都有八两粮食。

这些人从开始吃饭的时候,稀饭还能够立得住筷子。

到后来能够照得清人影。

好多人都敢怒不敢言。

顾修明对开垦团的工作效率有些怀疑了:

房屋修建得越来越慢,有些地方甚至停下来。

他亲自到现场去看。

只一眼,就大吃一惊:他到的就安排在泗水城外三十里的一个场子。

整个场子里面的人,只看到十几个脸色红润的灾民。

其余的全都没精打采,皮包骨头了。

这个场子集中了五个开垦连,足足一千人。

负责这里的贾有德见到整个根据地最大的长官来了。

赶紧跑上来迎接。

十几个脸色红润的人都跟在后面。

那些正在筑墙的人,一个个有气无力,动作缓慢。

顾修明走到一个老头子面前:

“老人家!这房子修起来是你们自己住的。

怎么这么不出力啊!”

老头子看了他一眼,张了张嘴。

看到陪着他身边的那些人,一句话都没有说。

陪着顾修明一起过来的贾有德大声呵斥:

“长官问话呢!你聋了吗?”

老头子这才有气无力地说话:“我老了,干不动了。”

顾修明不再说话,就站在这里看着这些人筑墙。

贾有德赶紧说道:“顾团长!今天中午在我们这里吃饭吧!我们今天有鸡!有鱼!

还有酒!”

顾修明奇怪了:自己给所有开垦团,都没有配发鸡鱼这些的。

他笑着问道:“这些东西是那里来的?”

“换的!换的!”贾有德有些尴尬地陪笑。

这个时候,他才想起来,这些东西都是自己用粮食跟别人换的。

“用什么换的?”顾修明的脸色不好看了。

贾有德无言以对。

看着顾修明的脸色越来越差。

“用了一点点的粮食换的。”他终于说了出来。

顾修明生气了,命令道:“把这些人给我抓起来。”

跟着他的士兵一拥而上,十几个脸色红润的人都被绑起来。

顾修明看着那些已经停工,不再干活的灾民问道:

“你们每天都有八两粮食,我知道吃不饱,

但是也不应该饿成现在个样子吧!”

刚刚那个老头子说道:“八两,二两差不多。”

“你们吃的是什么?”顾修明问道。

“可以当镜子照的稀饭。”老头子说道。

顾修明不说话了。

对贾有德命令:“带我去食堂看看!”

他们这一行人还没有走到食堂的时候,

就闻到一股饭香味道。

那些灾民们也不修墙了,跟着一起来看热闹。

走进食堂厨房的时候:

顾修明看到正有一个妇女铲了一铲黄土往锅倒。

他走近一看,气得眼睛都红了。

锅里明显能够看得出来是稀饭,虽然不算稠,

还是能够看到有米汤的样子。

可是现在却被人加了一锹黄土进去。

顾修明问道:“谁让你加黄土进去的?”

他的眼睛在厨房里面扫视了一圈子,看到边上有一个大锅正在蒸饭。

还有一个大盆,里面装了满满一盆的稠饭。

顾修明指着正在蒸的饭问道:

“这些饭是谁吃的?”

刚刚往锅里添土的妇人不说话。

顾修明冷笑着伸手,立刻有递上一支上了刺刀的步枪。

见到他拿枪在手,

那个妇人一下子就哭了出来:“这些干饭是贾团长他们的,

往稀饭里添土也是贾团长的主意。

他说都是要饿死的人了,

加些土他们也得吃,还能够少用些粮食。”

顾修明指着那盆稠饭问道:“这饭呢?”

“这是我们几个留着给自己和家里人悄悄吃的,

我们也吃不饱的。

只能够偷偷吃这些。”

顾修明看着锅里的稀饭,有些不解地问道:

“那么多人,就这一锅怎么够?”

刚刚那个老头子站出来:“长官不知!加上几桶清水,就够了。”

顾修明还是不解:“你们都知道每天自己有八两粮食,被克扣得这么厉害,

怎么没有人上城里去报告?”

老头子手指头颤颤:“有两个年轻人说要去告状,

第二天,人就不见了。”

顾修明这次更加气愤了:“你们把人杀了?”

目录
新书推荐: 我的两个师父倾国倾城 恶姐当家:只要脸皮厚顿顿都吃肉 性感寡妇,在线发癫 桃园风流小神医 我是唯一的玩家 九转归幽 斗罗V:我重生为蛇,多子多福很合理吧 雾色归京 全家一起穿六零 烟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