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1-15册) > 第085章|?逃楚聘庄周奔梁?我丧我魏王迷道

第085章|?逃楚聘庄周奔梁?我丧我魏王迷道(1/2)

目录

庄周持粟回家,一家人皆是欢喜,美餐一顿。

翌日晨起,庄周不知从何处摸出一只铜簋(gui),“咚”一声扔到院里,吩咐庄逍拿刷子擦亮。庄妻洗完餐具,走到院里,见状大惊,问道:“他大,你擦这东西做啥?”

“呵呵呵呵,吃完这顿,还有下顿呢。”庄周乐道,“今朝逢集,我且拿它到蒙邑换粟去。嘿,没想到这玩意儿挺重,当值不少粟米哩。”

“万万不可呀,他大!”庄妻急了,一把夺过铜簋,捏在手里,“老祖宗传下的宝物就剩这件了,你若再去卖掉,家里??真就是一无所有了呀!”

庄妻看向铜簋,泪水流出。

此簋四足,四耳,圆身,方座,上面还有一只盖子,通身精铜,重约七八斤,上面还刻着鸟兽虫鱼,工艺极是精致,一看就是宝物。庄子祖上是名门望族,后来家道虽然败落,但在其祖父辈流落蒙邑时,作为祭器的五鼎四簋,仍旧一件不少。只是到其父辈,祭器少去大半,待庄周立事,又卖两个,眼下仅剩此件了。

“他娘呀,”庄周盯住她道,“你怎么能说是一无所有呢?”连连指点院中人头,“你,我,他,她,这不是竖着四个大活人吗?”

“他大,活人可不是宝物。”

“非也,非也!”庄周连连摇头,“人生天地之间,化日月之精气,为万物之灵长,不是宝物,又是何物?”

“可这??人是要填饱肚皮的啊!”

“是呀,是呀,我将此物换粟,不就是为了填饱肚皮吗?”

“这是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了。”

“真正值钱的是此物呀!”庄周拍拍吃得饱饱的肚皮,伸手去夺铜簋,庄妻闪过,跑回草舍,将铜簋藏起,拿出一打草鞋来,“他大,这是我学着打的,虽不好看,却是结实。你拿到街上试试,要是能够换来粟米,我们就有生计了。”

庄周拗不过她,只得掮起草鞋,扭头出门去了。

监河侯的家宰如同卡了点似的,庄周前脚刚走,他后脚就迈进来,随身还带着测量水文的各类器具。家宰说明来意,庄妻喜泪沾襟,正在听他讲解如何测量水线,一辆驷马豪车沿土路驰来,径至庄家门外。

一个吏员率先下车,在门外大叫:“庄周,庄周在家吗?”

庄逍跑去开门。

庄妻正自狐疑,家宰认出是里正,赶忙迎出。里正刚要介绍,已从车上下来的楚王内臣以为家宰就是庄周,揖道:“庄先??”

“非也,非也,”家宰拦住,回礼,“在下不是庄先生,请问二位是??”

楚王内臣进前一步,应道:“在下来自楚地郢都,奉楚王谕旨,礼聘庄周先生前往楚宫。”

“楚王?”家宰吃一大惊,“敢问大人,欲聘庄先生去做何事?”

“拜庄先生为国师。”

堂堂楚王竟然要拜庄周为国师!家宰目瞪口呆。

“国师?”庄妻急问,“国师是做什么的?”

“庄夫人,”里正拱手贺道,“国师就是国王的师傅,也就是楚王的师傅,啧啧啧,你家庄周不得了,大喜临门哪!”

庄妻惊呆了,一时不知如何应对。

“敢问庄夫人,”楚王内臣揖道,“庄先生何在?”

庄妻不好说是卖草鞋去了,正自支吾,庄逍朗声应道:“我阿大到街上卖草鞋去了,走没多久,要是去追,准能赶上!”

楚王内臣朝随从努下嘴,那人将庄逍抱到车上,与里正一道朝蒙邑方向疾追。不一时赶到蒙邑,他们搜遍整个集市,不见庄周踪影。

车马路过一家粟米行时,庄逍一眼看到柜中金灿灿的粟米,眼珠子急转几下,转对里正:“我晓得阿大在哪儿。”又指着粟米,“如果你们肯为我家买上一袋粟米,我这就领你们寻去!”

想到他家的窘态,楚王内臣没再多话,当即购下数袋粟米,又到布店置办布匹及其他一应日用,买了些鸡鸭鱼肉等现成肉食,兴致勃勃地一路赶回。

走到十字路口,庄逍指挥车辆拐向一条土路。

路越走越窄,前面再无车辙了。

内臣吩咐里正陪同车夫原地守候,自己与侍从紧跟庄逍,径至濮水堤岸。

三人沿水而行,走有半个时辰,果真望见远处水岸边伫立一人,头戴破斗笠,正持竿垂钓。

持竿者正是庄周。

原来,庄周持草鞋赴市,走没多久,全然忘掉职分,循本能拐往河道来了。春风拂面,万物共生,天地间最好的风景尽在濮水两岸,庄周魂牵梦萦,一刻也不想错过。

内臣见过庄周,长揖至地,说明来意。

庄周闭目良久,从容扬起钓竿。

内臣看过去,长吸一口气,因为庄周手中所持,不过是根普通芦苇,上面更无任何钓钩和诱饵,只有两片苇叶,仍在湿淋淋地向下滴水。

乖乖,这是真正的大才呀,难怪大王要拜此人为师!

内臣叹服,长揖:“楚王诚请先生至郢,欲托以境内之事,待以国师之礼,敢问先生意下如何?”

庄周将破斗笠推向脑后,道:“听说楚有神龟,在云梦泽里畅游三千年,之后被人捉住,塞进竹笼,献给楚王。楚王裹之以锦绣,藏之于庙堂,以其肉献祭天上诸灵,以其甲卜卦社稷吉凶,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内臣互望一眼,应道,“先生所言,乃灵王时异事。此龟堪为神灵,在宗庙里最受尊崇,其甲骨所断所刻,无不为社稷大事、国家纪要。”

“请问二位,”庄周微微一笑,盯住二人,“假定你二人是此龟,是舍身求死而留骨于宗庙呢,还是全身求生而曳尾于大泽之中呢?”

内臣顺口应道:“这还用说,全身求生,畅游于大泽之中。”

“哈哈哈哈,答得好哇!”庄子拱下手,扬起芦苇指向河水中一只因受惊而快速爬走的河鳖,“在下非大楚灵龟,不过一只宋地土鳖,这将曳尾于烂泥淖了。”

话音落处,庄周将芦苇置于脚下,沿河水扬长而去。

内臣先是惊愕,继而与仆从蹽腿狂追,边追边扬手大叫:“先生留步,先生留步??”

庄周置若罔闻,越走越快,见二人紧跟不舍,索性拐入水中,蹚水而去。二人欲再跟从,但试试河水,依旧清冷,且见最深处已经漫至庄周腿根,只好作罢,与庄逍暂回村落。

多年来,楚人一直惦念宋人国土,宋、楚堪称世仇,因而,楚王使臣一进宋地,就被宋国的人盯梢了。

得知二人奉楚威王谕旨聘请属下臣民庄周为国师,宋王偃本就震惊,又闻来者是楚威王宠臣,愈加骇然,急召众臣谋议。众臣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无一人知晓庄周是何人。

宋王问不出个所以然,只好传唤蒙城令。

蒙城令召到里正、监濮令等一行诸人赶至王宫。监濮令即监河侯,得到机缘,遂将庄周、惠施与自己同窗就读等陈年旧事一五一十地尽述一遍,末了提及漆园旧案,为自己洗刷冤枉。当讲到庄周一家断粮,庄周上门学狗叫借粟之事时,众人无不唏嘘。

得知惠施之才远不及庄周,惠施早晚见庄周都要礼让三分,宋王偃更是惊愕。惠施早已贵为大魏相国,比惠施才高几分的庄周却在自己辖内默默无闻,宋王偃脸上本就挂不住,若是此人再被楚威王聘去,叫他情何以堪?

就在此时,军尉来报,楚使已在庄周草舍旁边扎下帐篷,看样子是不达目的不罢休了。楚是大国,宋国本就不敢招惹,此来又是聘贤,在列国不为犯禁。

情势不容再缓,宋王当即决定将现任相国改任太师,空出相位,旨令庄周即时入宫拜相,同时安排专人“款待”楚使,以免他们先一步得到庄周。

然而,大贤庄周却不见了。

楚使、宋臣两拨人马在庄家门外对峙三日,仍旧没见庄周踪影。楚使较上劲了,赖在此地不走。宋王偃面上也过不去,旨令司徒府画出图像,如捉拿犯人般四处张贴,更出动军卒,将濮水两岸如拉网般搜寻一遭,仍旧一无所获。

正自一筹莫展,有人从魏地回来,说是在魏境看到一人貌似画中人庄周。

如果庄周赴魏,必是去寻惠施。若惠施推举,以庄周之才,必为魏王所用。宋王偃闻报愈加震惊,急召监濮令觐见,当廷晋其为中大夫不说,又将漆园的监管职分悉数返还,旨令他赶赴魏境,务必请回庄周。

前后不过旬日,原本让人头大的庄周竟就闹出如此之大的动静,不仅使漆园失而复得,更使监河侯如做梦般由下大夫一举跃升为中大夫,真正是匪夷所思之事。面对这份突如其来、连先祖也可望而不可即的荣耀,监河侯喜泪奔涌,在详细盘问过报信人后,安排好家事,带足银两直驱大梁。

庄周果是奔大梁去了。

自遇楚使之后,庄周一连晃悠两日,这天见天色黑定,肚子也着实饿了,循路回家,远远望见门外灯火通明,人喊马叫,眉头皱起,忖道:“瞧这样子,楚人想必是不甘白走这一趟。也好,我正存心远游,何不就此成行?”

想至此处,庄周扭头就走,沿濮水上溯半个时辰,一拍脑袋:“有了,久没见到惠施,且到大梁寻他耍去!”

蒙本为宋、魏边邑,不消一日,庄周即入魏境。

此时正值纵亲军伐秦无果而还,魏国境内一片哀恸,几乎村村有号哭,路人皆缟素,天和地也似被某种莫名的哀伤和压抑笼罩了。

然而,这种哀伤、压抑与早就参透了生与死的庄周全然无关。脱开楚人纠缠的庄周一身轻松,漫无目的地游山赏景,想歌即歌,想咏即咏,想睡即睡,想走即走,渴了掬口水喝,饿了随便寻些吃的,真正是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竟连此行的目的也抛诸脑后了。

提醒他的是一次小小意外。

一日,庄子游至大梁城外的一个市集,见人们纷纷围向一块新贴的告示牌,打眼一望,蓦然一惊,因为上面赫然写的是他的名字,画的是他的画像,悬赏十两足金。

细看落款,不是司徒府,而是相国府。

照理说,相国府不事缉拿。

“咦?”庄周拉下斗笠,闪至一边,忖道,“魏国相国不就是惠施吗?我来投他,人还没到呢,他怎就晓得了?我不曾妨碍到他,他却这般拿我,又为哪般?这这这??我这刚得自在,怎就??待我寻上门去,问他个所以然来!”

庄周不由分说,撒腿就奔大梁。

庄周边问边走,将到相国府时,一眼瞥到街边一溜儿跪着三人,是一个女人携一对儿女行乞,每人面前各摆一只破损陶盆,里面杂乱地放着各种施舍。女人还很年轻,看样子二十多岁,模样还算俊秀,只是一脸尘垢,头发凌乱,衣裳比庄周的还要破烂,仅仅是遮个羞处。一对儿女倒是灵秀,儿子五六岁,女儿又小一些,两只大眼紧盯路人,一见有人望来,不管给不给赏,只管伏地磕头。

庄周呵呵一乐,冲这一家人走去。男孩子盯住他看,小姑娘不管三七二十一,接连磕下好几个。女人上下打量他几眼,指着男孩子旁边的空地说:“这位大叔,若是不嫌弃,就跪在那儿吧。此地有钱人多,或能讨个赏钱。”

庄周在她跟前蹲下,两眼盯住她:“你年纪轻轻的,为何在此乞讨?”

“唉,”女人见问这个,潸然泪下,“他阿大战死沙场,公婆伤悲过度,得病走了。家里没男人,有这两个娃子,想改嫁也寻不到合适人家,地卖光了,没有营生,这又遇到荒春,只得离乡背井,舍脸讨点吃的。”

想到也在挨饿的妻子及两个孩子,庄周心里发酸,瞄一下他们破陶盆中的几个铜板,问道:“阿妹,想不想讨到比这个多点儿的钱?”

“多少?”女人问道。

“十两金子。”

“十两金子?”女人吃一大惊,盯他看一会儿,苦笑一下,别过脸去。

“阿公,”男孩子眼睛大睁,“我想去讨!”

“好小子,”庄周冲他笑笑,起身,“想要钱,就跟我走!”

男孩子站起来,拿起陶盆,跟着庄周就走。女人见儿子随从庄周扬长而去,连忙起身,拉起女儿急跟于后。

庄周寻到悬挂告示的地方,取下递给那孩子:“拿上这个,跟阿公取金子去!”

母子三人将信将疑,跟从庄周径至相国府前。

庄周一手拉起一个孩子,头前闯去。

毋庸置疑,几人全被门房拦住。

庄周示意,孩子举起手中的告示牌。门房这也看到了,又将庄周上下打量一番,奔进去禀报。

不一时,一个家宰模样的走出来,拱手:“先生可是庄周?”

“正是在下。”庄周亦回一揖,“宋人惠施可在?”

“主公进宫去了,很快就回。”家宰看一眼女人及两个孩子,以为是他家人,拱手,“庄先生,府中请!”

“且慢,”庄周从孩子手中拿过牌子,指牌道,“赏金还没兑付呢。”

“是了,是了。”家宰笑笑,使人取来十两金子,递给孩子。

望着黄灿灿的十小块金子,女人与两个孩子目瞪口呆,良久,方才“扑通扑通”跪在地上,磕头连呼恩公。家宰这也明白原委,轻笑几声,携庄周入府。

一杯水未凉,惠施散朝回府,听闻庄周已经入府,一改往常的慢动作,三步并作两步地直趋客堂,人未进门,声音已经钻入:“庄兄,庄兄—”

庄周黑丧起脸,侧过身子,给他个背。

“庄兄,想杀吾矣。”惠施跨步过来,见他这般动作,一把扯住他的胳膊。

庄周一把甩开,鼻孔里哼出一声。

“庄兄??”惠施略吃一惊。

“庄兄?”庄周冷笑一声,“这辰光叫得倒是亲昵!”顺手拿过木牌,朝他直塞过去,“这个牌子上,可是相国大人手笔?”

“呵呵呵呵,”惠施笑过几声,接过牌子,看也不看,扔到一边,“在下就晓得庄兄是这反应,昨晚还为这个与人打赌来着。”

“这等反应?”庄周又是一声冷笑,两眼直逼过来,“姓惠的,我且问你,庄某犯下何等王法,或又何时何事招惹你了,你竟使出此等下作手段,四处悬赏缉我?”

“呵呵呵,庄兄,且听在下一言。”惠施又是一笑,在他对面坐下。

“说吧!”

“庄兄既没犯王法,也没招惹在下,在下之所以缉拿庄兄,是因为有人前来府上,密告在下说:‘庄子已来魏国,欲抢相国之??’”

“哈哈哈哈,”未及听完,庄周爆出一声长笑,笑毕谑道,“南方有鸟,其名为鹓(yuan)鶵(chu),相国大人可曾听说?”

“未曾听说。”

“鹓鶵乃一奇鸟,一年两度,春日发于南海,飞抵北海,秋日发于北海,飞抵南海,沿途飞越千山万水。此鸟品性高洁,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有鸱(chi)一只,偶得腐鼠,正自喜而啖之,忽见鹓鶵飞掠头顶,乃惊恐万状,仰天奋爪,斥道:‘吓!’今朝相国难道也想为这区区相国‘吓’我不成?”

“哈哈哈哈!”惠施亦出几声长笑,两手击掌,连声,“精彩,精彩,这些年不见,庄兄口舌越发精进了。”

“非关口舌之事。”

“嗯,的确非关口舌之事。不过,庄兄难道不想问问是何人来我府上,又为何事讲出那般话吗?”

庄周略略一怔:“请讲。”

“监河侯!”

“监河侯?”庄周先是吃一惊,继而作色,“这个吝啬小人,他来做啥?”

“呵呵呵呵,”惠施指他笑道,“庄兄,你这叫不识好人心哟!”

“此话怎讲?”

惠施遂将因他而起的诸多事端一五一十尽讲一遍,庄周这才明白是自己误解了监河侯,急问:“监河兄呢?”

“在下打发他回去了。什么大楚国师、大宋相国?在庄兄眼里,这些不过是鸱鸟爪下的一堆腐鼠而已。”

“谢惠兄遮挡了。”庄周拱手谢过,目光瞄向旁边的牌子,“在下还有一事不解,既然惠兄已经打发监河兄了,为何还要缉拿在下?”

“呵呵呵,”惠施笑道,“庄兄试想,如果不用此法,在下何以请到庄兄呢?”

“诸事已经过去,你请在下做啥?”

“解闷哪。不瞒庄兄,在下自来魏地,是天天烦闷哪!”

“哦?”庄周故作惊讶,“在这一隅之内,你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了,理应志得意满、心想事成才是,又因何烦闷呢?”

“唉,”惠施长叹一声,“一言难尽哪。庄兄之快活,在于逍遥自在。在下之快活,在于天地名实。”指向外面,“可你看看,满城金碧辉煌,满街绫罗绸缎,却难见到能让在下吐一时之快的活物,岂不闷哉?”

“唉,”庄周亦出一声长叹,“在下寻你,是想邀你游于天地之间,你寻在下,却是要逞口舌之强,于你可得快活,而于在下,岂不闷哉?”

“走走走,”惠施显然急不可待了,起身扯住庄周,“这就后花园里耍去,让你见识一下什么才叫花草。不瞒你讲,近年来在下口舌发僵,唯有园艺功夫大有长进呢!”

二人走至后花园中,尚未欣赏园艺,家宰急追过来,说是又出战事了,殿下紧急召请,要他即刻入宫。惠施苦笑一声,两手一摊,朝庄周做个无奈动作,请他园中自在赏游,便匆匆上朝去了。

这场战事,仍旧发生于秦、魏之间。

战端仍是由庞涓挑起来的。

从安邑东出大梁,魏人只有两条道可走,一条是横穿中条山,经此渡口至陕,取道崤塞,东至洛阳,再沿河水南侧官道抵达大梁,另一条是取道王屋山与太行山交错处的轵关陉至南阳盆地,经由孟津渡河。两条道互为倚重,就军事而言,任何缺失,对魏人而言都是不可容忍的。

函谷一战,陕邑、曲沃失守,秦人直接控制太阳渡,威胁茅津渡,而这两大渡口是沟通安邑与大梁的主动脉之一,这让深谙地势利害的庞涓如鲠在喉。庞涓暗调兵力,兵分两路不宣而战,一路攻打陕邑,一路攻打曲沃。由于事发陡然,陕地秦人猝不及防,陷于绝境后失守,曲沃却得函谷关守军及时驰援,勉强保住。

司马错震怒,一面急奏咸阳,一面调动秦军集结函谷关,矢志夺回失地。庞涓亦紧急部署,同时疾驰大梁,奏报朝廷,力主与秦复战,夺回曲沃与太阳渡,确保大魏血脉畅通。

魏王不上朝,国事依例由太子申主持。

前伤未愈,这又复战,任谁心里也是憋堵。是以无论庞涓如何解释,甚至让人把军事沙盘抬到宫里,指沙盘反复讲解陕、曲沃诸邑战略地位之重要,声称自己有绝对把握收复曲沃,将秦人封堵在函谷关内,太子申仍旧黑丧起脸,朱威别过脸去,白虎一言不发,惠施更是两眼闭合,似是睡去了。

“诸位,诸位,”庞涓急了,“前线已经开战,秦人大规模集结,欲夺回陕邑,甚至还叫嚣抢我崤塞,断我大魏血脉,将士们正在浴血,在下迫切需要粮草辎重,需要后备兵员,求请诸位了!”说着连连拱手。

“庞将军,”朱威长叹一声,缓缓应道,“在下不是不想与秦人开战,只是??将军晓得,这几年的存粮,该吃的吃了,没吃的让秦人一把火烧了。时下又遇荒春,各地皆有饥民,至于后备兵员,眼下正值春耕,人手本就??”

朱威越说越慢,讲不下去了。

“司徒大人?”庞涓看向白虎,向他递眼色。

“庞将军,”白虎非但不帮话,反倒附和朱威,“在下赞同上卿大人,眼下与秦开战,时机不妥,望将军三思。”

在此场合下,庞涓晓得势单力孤,气呼呼地别过脸去。

“惠相国,”太子申看向惠施,“武安君要求与秦开战,朱上卿、白司徒认为时机不妥,敢问相国是何决断?”

“回禀殿下,”惠施微微睁眼,拱手,“军国大事,当由王上裁决,臣不敢动议。”

惠施将皮球踢到惠王那儿,庞涓自是无话可说,当即动身求见魏王,被毗人拦在门外。庞涓候等两个时辰,见惠王仍不传见,晓得再等下去也是白搭,又担心秦国出兵报复,只好长叹数声,驱车出城,连夜驰奔渑池大营,部署应急防务去了。

见庞涓这般好战,众臣皆是叹气。

“就眼前困境,”太子申看向惠施,“先生可有良策?”

“伐秦、征战皆是外务,”惠施应道,“眼前纵亲未散,纵约仍在。既涉外务,殿下何不求问外相苏秦呢?”

“对,对,”朱威连声附和,“当初伐秦时,苏相国就坚决反对,向我提过此事,只是孤掌难鸣,无法说服王上与庞将军,才致这个结局。”

“听说苏子前时来过,”太子申思忖一时,看向几人,“近日却是没他音讯了。你们有谁知道苏相国人在何处?”

“当在赵国。”惠施闭目应道,“庞将军怀疑赵人与秦暗结,王上也存疑虑,苏子解说不清,赶赴赵国查询真相去了。”

“白司徒,”太子申转向白虎,“你走一趟邯郸,一是代父王问聘赵侯,二是拜访苏相国,就眼前局势请他指点。如果苏相国能拨冗光临大梁,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回禀殿下,”白虎略一迟疑,“王上那儿??”

“父王那儿,自有本宫奏报。”

白虎赶到赵国,问聘过后,径直造访苏秦府,将魏国危势详述一遍,拱手道:“苏大人,纵亲伐秦无果,近十万将士喋血,伤者不计其数,魏国好不容易恢复起来的元气再次伤损,武安君却无视国情,再请用兵。王上抱病不朝,朝臣束手无策,殿下与惠相国皆请大人赶赴大梁,指点迷津。”

“唉,”苏秦叹道,“白兄有所不知,武安君和陕地之争,不过是大海一涛,眼前危局也不在魏国。”

“不在魏国,又在何处?”白虎吃一怔道。

“在纵亲国之间的嫌隙和猜疑。”

“确是如此。”白虎吸口长气,“尤其是武安君,他认定是赵人出卖魏国。”

“出卖魏国的不是赵人,而是楚人和齐人。”

“楚人和齐人?”白虎惊愕。

“是的。”苏秦微微点头,“纵亲缔约之初,在下听闻魏王与楚、齐有意伐秦,即现忧虑,与赵侯谋议,赵侯所忧与在下趋同。在下晓得伐秦枢纽在魏王,前往劝谏,不料魏王深信庞涓,借省亲之名将在下支开,终致此战。至于庞涓猜疑,不过是中了秦人离间之计。”

“秦人离间之计?”

“旬日之前,李义夫将军入宫禀事,在下已将实情查明。就李将军为人及战局进程判断,其言可信。秦人为破纵亲,远交燕国,挑起燕、齐争端,齐兵借此脱离战场。楚人借口不服水土,出人不出力。剩下三晋之军,皆听庞涓调遣。庞涓抢头功,令赵为后军,驻守陕、焦,不料前军受阻,崤塞遭袭,李义夫自告奋勇,回夺崤塞,秦人却隐身不出,故意陷害赵人。李将军误以为秦人劳兵袭远,已经撤回,又认为此番伐秦,非赵侯所愿,遂引军自回上党。赵侯已责其失误之罪,削其职爵,让其闭门思过了。”

白虎沉思良久,抬头:“敢问大人,既然已结纵亲,齐、楚怎能这般言而无信?”

“不瞒白兄,”苏秦叹道,“齐、楚入纵,动机本就不纯。话说白了,齐、楚两国都想借合纵弱魏!”

“弱魏?”白虎两眼大睁。

“一旦纵成,魏必伐秦。伐秦若胜,楚、齐坐享其成;若败,魏、秦两败俱伤,楚、齐亦坐享其利。”

“利在何处?”

“利在弱魏。就远说,魏虎踞中原,这是齐、楚都不想看到的。就近说,黄池、陉山之事,他们也都记着的。”

“是啊,”白虎倒吸一口冷气,“可武安君他??”

“不能怪他,”苏秦轻叹一声,微微闭眼,“武安君是个好战将军,他的目力所及,只有杀戮。”

听完苏秦一席话,白虎豁然洞明,当即邀他同赴大梁,消除魏、赵隔阂。只要魏王想通,三晋和好,纵亲就可继续履约。

苏秦大以为是,正欲起程与白虎一道赴大梁,公子哙赶至,说是齐人似无诚意归还十城,子之将军几番使人交接,全吃闭门羹,并说燕王震怒,已加拨军卒三万,车三百乘,诏令子之武力催讨。

见事出紧急,苏秦只得修书一封,托白虎捎予魏王,便赶赴蓟城善后。

庞涓突袭谷地,夺回陕邑。战报传至秦宫,秦王急召诸臣商议对策。群情激愤,纷纷要求与魏开战。

“王上,”在崤山险遭不测的司马错早欲复仇,慷慨陈词,“曲沃、陕、焦诸邑,背依函谷,进可攻,退可守。攻北可经由渡口,直取安邑,攻东可直取北崤塞,直抵洛阳,攻南可直取南崤道,直入宜阳,实乃战略要冲之地,是以庞涓与我争夺!”

“以爱卿之见,该当何如?”

“与魏开战!”司马错挥拳,“前有六国,我尚不惧,今只有一魏,臣誓夺回陕邑!非但夺回陕邑,臣还奏请攻夺崤塞,占领渑池,打通东出之路。同时,出兵收复临晋关。河西之地,不能容魏人插足!”

众臣纷纷附和,与魏开战声沸沸扬扬,充满朝堂,唯有坐在臣辅首席的张仪一声不响。

“张爱卿,”秦惠王看过来,“你如何看?”

“回奏大王,”张仪微微拱手,“臣以为,眼下我不宜对魏开战。”

“哦?”秦惠王倾身。

“非但不宜开战,臣还建议将曲沃诸邑,包括太阳渡还给魏人,与魏睦邻。”

公孙衍走后,秦王再没拜相,张仪名为左相,实际是秦国的唯一相国,内政、外交一手独揽。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张仪初任相国即遇挑衅,照理当雷厉风行,借挫败纵军锐势,一举打通崤塞才是,不想他竟在这朝堂之上公然孵软蛋,实在有损威仪,大煞风景。

众臣面面相觑,有嘘声发出。这些人中有许多与公孙衍相善,张仪代公孙衍为相,他们原本不服,这又见他如此犯软,无不生气,尤其是武将。但张仪眼下是百官之首,众臣忌惮,几乎是不约而同地看向司马错,显然指望他能反驳。

“敢问左相,”司马错不负众望,略略拱手,沉脸问道,“是害怕魏人呢,还是害怕庞涓?”

张仪微微一笑,闭上眼去,没有理睬。

“左相大人,”司马错脸上挂不住了,声音激昂,“六国纵亲,数十万人马压境,我且不惧,单单一个魏寇,敢问左相大人惧在何处?”

“是呀,是呀,”众臣纷纷附和,声音不齐,但话是一样的,“请问左相大人惧在何处?”

“诸位,”张仪朝众人拱手一圈,“在下只惧一个,因小失大,得豆丢瓜。”

张仪的“得豆丢瓜”四字,让在场人再吃一惊,只有秦惠王表情释然,显然明白了他的所指。一声重重的咳嗽之后,惠王宣布散朝,但留下张仪、公子疾、司马错和公子华四人。

“张爱卿,”惠王冲张仪微微一笑,“讲讲你的瓜吧,国尉等不及了。”

“呵呵呵,”张仪朝司马错笑道,“此瓜本是国尉所种,要讲也该国尉来讲才是。”

直到此时,司马错方才明白张仪所指,半是迟疑:“左相所指,不会是巴、蜀吧?”

“正是巴、蜀!”张仪点头,“纵亲军溃退,纵亲列国无暇顾我,我将有至少三年时光,正是图谋巴、蜀良机。巴、蜀乃后备粮仓,蜀道虽远,但若遇到饥荒,有粮就比无粮强。再说,巴、蜀之民骁勇善战,堪为上乘兵源之地??”顿住话头,给出一个笑。

最后一句显然是说给司马错的。

“可??”司马错显然听进去了,吸口长气,“庞涓那厮如果得寸进尺,又该如何?”

“国尉尽管放心,”张仪笑道,“不是吹的,天底下没有人比在下更清楚他了!”

“爱卿不是虚言吧?”惠王忙问,“难道苏秦也看不明白他吗?”

“当然能,”张仪应道,“不过,苏秦看明白的是他的正,臣看明白的是他的邪。此人邪大于正,所以苏秦拿他束手无策。”

“对,”公子华点头应道,“据在下所知,此番伐我,苏秦极力反对,却被庞涓设计支开,耍得团团转呢!”

“那??孙膑呢?”公子疾问道。

“邪不压正。孙膑不屑与他斗邪,所以那厮害怕,才设计害他!”

“咦?苏秦亦是一身正气。既然邪不胜正,为何庞涓害怕孙膑,却不怕苏秦呢?”

“呵呵呵,这个嘛,”张仪笑道,“叫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庞涓与苏秦不在一个层级上,苏秦之正,压不住其邪。庞涓与孙膑在同一个层级上,庞涓之邪压不住孙膑之正。”

“爱卿呢?”惠王兴趣来了。

“至于臣,”张仪拱手应道,“与庞涓虽说不在一个层级,玩的却都是邪。他邪,臣比他更邪。呵呵呵,以邪对邪,他玩不过臣。听说那厮在黄池摆出什么王八屎溺阵,一举擒住齐将田忌,可有此事?”

“有有有,”公子华乐了,“天下传为美谈呢!”

“什么美谈?”张仪鼻子一哼,“那个计是在下手把手教他的!”

言及此处,张仪顺口讲出当年鬼谷里的那桩恶作剧,听得众人乐翻肚皮,无不竖拇指大赞张仪,尤其是惠王,反复征询每个细节,细细品味。

一番言笑过后,惠王转入正题,诏命张仪出使魏国,以曲沃诸邑与魏睦邻,秦人退回函谷关,恢复战前格局。

张仪受命去后,惠王转对司马错、公子华、公子疾,伸拇指赞道:“晓得什么叫大才了吗?大才就是,在关键辰光,永远晓得瓜与豆的差别。曲沃、崤塞、临晋关,这些都是豆,不过是寡人的点心,随时想吃,伸手就可捏一粒,巴、蜀却是一只大香瓜呀,你们将此香瓜搁在枕边,只让寡人闻香味,叫寡人何能睡得着呢?”

“臣想得小了。”司马错揉搓两手,憨憨地笑了。

“司马爱卿,”惠王看着他笑道,“魏国元气已伤,庞涓折腾不出名堂。有相国去哄哄他,啥事也就没了。你把精力腾出来,这就整顿三军,挑选五万精壮,准备山地战。”

“臣领旨!”司马错朗声应过,拱手退出。

殿里只有公子华与公子疾了。

“华弟,”惠王转向公子华,压低声音,“苏秦可有音讯?”

“前时在邯郸,不久前驰往蓟城去了。”公子华应道。

“蓟城?”惠王似吃一怔,盯住他问,“做什么去了?”

公子华摇头。

“恐怕是奔燕、齐十城去的!”公子疾接道。

“是了。”惠王点头,沉思良久,转对公子华,“眼下纵军虽有缓解,但苏秦仍是心腹大患。吩咐黑雕,加派人手,监视此人的一举一动。”

“这??”公子华面现难色,“苏子身边不止一个飞刀邹,近来好像另有高手,臣弟疑为墨者,防范极严,任何人也接近不得。前时有两个黑雕近前窃听,刚过围墙就被发现,所幸逃得快,对方也似不想结怨,尚无大碍。”

“华弟,”惠王看向公子华,“你的其中一个小雕该当振翅了。”

“秋果!”公子华、公子疾几乎是不约而同。

“她人何在?”

“天香带她到大梁历练,在太子申府中做宫女!”

“召她回来,寡人要见见她!”

大梁一年,秋果成熟多了。

然而,无论她多么成熟,当跪在偌大宫殿里面对大秦之王的时候,秋果仍旧紧张,紧张、激动、兴奋、害怕??心里的各种忐忑似乎全都表达在她脸上的两朵红晕里。

“你就是秋果?”惠王盯住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养儿防老?黏妻娇王带娃苦苦熬! 东宫妖妾 万界酒馆,开局韩跑跑师父找上门 前妻闺蜜直播,我修仙者身份曝光 衬衫吻玫瑰 龙珠:我,雅木茶,诸天最强 穿越古代,做大哥真难 玄学大佬替嫁,九千岁宠上天 无敌五皇子 斗罗:带着英灵纵横绝世唐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