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1-15册) > 第049章|?因情困苏张出山?解宋围孙庞战楚

第049章|?因情困苏张出山?解宋围孙庞战楚(1/3)

目录

翌日午后,四子草舍前面,张仪闷坐于草地上,苏秦坐在离他不远的石几边看书,远远望见鬼谷子、玉蝉儿并肩走来,紧忙招呼张仪,拱手揖礼。鬼谷子、玉蝉儿走过来,在张仪旁边的草地上坐下。

苏秦、张仪见了,依序坐下。

张仪偷眼望向玉蝉儿,恰好撞见她的目光,脸上一红,一颗心噗噗狂跳不止,转过头去。

鬼谷子望向张仪:“张仪,适才见你心神恍惚,可有所思?”

张仪脸上燥热,急道:“弟子在回味先生所传的揣、摩之术。”

鬼谷子笑道:“哦,可有感悟?”

“揣即审时度势,摩即窥人心事。”

“呵呵呵,”鬼谷子点头笑道,“这么解释,倒也简明扼要。悟至此处,已属难得。常言说,知己易,知彼难。揣、摩之术,旨在知彼。你二人若能灵活运用,对手的形势、心事就会了然于胸。孙武子曾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苏秦问道:“请问先生,如果知己知彼,就一定百战不殆吗?”

鬼谷子摇头。

“既然如此,”张仪问道,“孙武子之言岂不有误?”

“孙武子此言,旨在强调知情。如果知情,如果做到知己知彼,你就可能取胜。否则,你只能是一败涂地。”

苏秦又问:“如果知己知彼,捭阖之中可有取胜之术?”

“有两术或可助你取胜,一是权,一是谋。”

张仪急问:“何为权、谋?”

“权即权衡,谋即筹算。权衡是依揣、摩所得,权衡利弊、得失,决出是否出言,是否出手。至于如何出言,如何出手,则需筹算,就是谋。”

“先生是说,权即何时言,谋即如何言。”

“正是。”

张仪心里一动:“请问先生,如果揣摩已成,得失已权,如何出言,可有依循?”

鬼谷子呵呵一笑:“当然,捭阖道术,皆有循依。如果揣摩已成,利弊已权,则可决定如何出言。一般说来,当因人而言。与智者言,依博;与拙者言,依辨;与辨者言,依要;与贵者言,依势;与富者言,依高;与贫者言,依利;与贱者言,依谦;与勇者言,依敢??”

张仪恍然大悟道:“先生是说,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正是。”

“那??如果不是出言,而是谋事呢?”

“也有所循依。一般而言,谋阴不谋阳,谋私不谋公,谋奇不谋正。”

苏秦垂头,喃喃重复:“谋阴不谋阳,谋私不谋公,谋奇不谋正??”

鬼谷子见他眉头皱起,进一步解释:“换言之,善谋者,在阴,在私,在奇。谋事,必阴;谋君,必奇;谋臣,必私。”

先生和玉蝉儿走后,张仪反复咬嚼鬼谷子最后一句话,“谋事,必阴;谋君,必奇;谋臣,必私”,越琢磨越有意趣,恍然大悟道:“师姐如君,谋师姐,必奇。师姐心中是否有我,尚属未知,待我想个奇策,得个实证。若是师姐心中有我,再和盘托出心事不迟。”

张仪闷头苦思一时,一拍大腿:“有了,先生说的是,‘与智者言,依博;与拙者言,依辨;与辨者言,依要;与贵者言,依势??’,师姐面上冷酷,内中却有慈爱,当为慈者,与师姐言,依悲为上。待我作残自己,演出一场苦戏,或能试出她的真心。”

东山谷里有一棵合抱粗的柿树,眼下正值柿子成熟时节,树上挂满红红的果实。黄昏时分,张仪告诉苏秦,说是东山摘果去了。

眼见天色昏黑,仍然未见张仪回来,苏秦大急,因为秋天正是山猫、狍子、野猪等大型走兽猖獗之时,谷中诸人往往在天刚落黑就回谷中,轻易不走夜路。

苏秦寻至草堂,又在谷中喊叫几声,断定张仪出意外了,急急叫上童子、玉蝉儿一路寻去,果见张仪躺在那棵柿子树下,两手紧紧抓着一根断枝,已是“昏厥”。

苏秦大惊,伸手探过鼻息,见呼吸仍在,略略放下心来,低头轻喊几声,张仪仍无反应。苏秦上前,正欲背起张仪,玉蝉儿急道:“苏公子,慢!”

玉蝉儿弯下身去,拿起张仪的一只胳膊活动一下,把脉有顷,复将他的肢体逐一查验,看到并无外伤,脉搏也无大碍,这才与童子协力将他搀起,轻轻放到苏秦背上。

快到谷中时,张仪总算哼哼唧唧,呻吟出声。苏秦加快脚步,回到草舍,将他放到榻上。玉蝉儿再度检查时,张仪大呼小叫,这儿疼,那儿麻,全身上下竟是没有一处舒坦的。玉蝉儿初修医道,自也识不出真假,左按右扭,折腾约有半个时辰,认定张仪摔得不轻。因见并无明显外伤,推断他可能伤及内脏了。

玉蝉儿自修医以来,虽是读书不少,也治过几桩小病,似此“严重”摔伤还是第一次,因而甚是上心,当日夜间坚持不回洞中,定要陪在张仪身边观察病情。

翌日晨起,玉蝉儿发现张仪的左脚踝有点儿肿胀,伸手一摸,张仪再次惊乍。玉蝉儿找到病灶,忙活半日,调好草药为他敷上,又配几味草药,亲自煎熬,又亲口尝过,才端给他喝。

看到玉蝉儿如此上心,张仪哪里把持得住,内中一酸,泪水夺眶而出,“嗒嗒嗒”地滴进药碗里。玉蝉儿掏出丝绢,为他擦过,小声说道:“张公子,莫要伤悲,蝉儿看过了,只是左脚踝扭伤,并无大碍!这碗药是蝉儿配的,和血顺气,可调内中阴阳,专利跌打损伤,若是喝下,兴许就好了。”

张仪泣不成声,哽咽点头,端起药碗,咕嘟几声,和泪喝了。

玉蝉儿见无大碍,别过张仪,回洞休息。张仪躺在榻上,又流一会儿泪,叹道:“唉,这番苦头,看来没有白吃。只是??蝉儿这样子待我,我这里疑神疑鬼不说,这又装腔作势,弄得就跟真的一样,愧对她也。”

张仪闷头自责一番,心里略略好受一些,七想八想一阵,歪在枕上甜甜睡去。

在玉蝉儿的精心调养下,张仪的“伤势”痊愈得很快。几日之后,肿胀消除,张仪也能“勉强”下榻,“跛脚”走动几步。玉蝉儿看到,开心得如同孩子,出去寻来一根木棒,定要苏秦削成一根拄杖。张仪看在眼里,多出一份感动,坚定了先前的推断。

因张仪之伤尚未全好,宿胥口大集之日,苏秦就与童子一道下山,购置日用物事。次日黄昏,二人返回谷中,张仪自是急不可待地打探山下状况。苏秦将听到的各种传闻略述一遍,多与孙膑、庞涓二人有关,说他们在魏如何了得,说孙膑如何被魏王聘为监军,如何促使魏国耕战兼顾,魏人又如何减赋免税,魏国如何因之大治等,听得张仪心猿意马,两眼圆睁,雄心勃起。

苏秦肩背许多物品,又走了大半日山路,甚是疲累,讲个大略,便拱手告辞。苏秦刚出房门,张仪之心就似被人猛揪一下,陡然一颤。

张仪从榻上起身,在房中来回踱步。几日来,他的身心全都系在玉蝉儿身上,竟将此生的宏图大略,对秦人的深仇大恨忘了个干净。苏秦一席话,将他这份心思重又唤回。是啊,如果选择玉蝉儿,此生只能待在山上,跟随先生终老于林,因为玉蝉儿不是那种贪恋尘世的人,断不可能跟他下山,伴他与世俗之人拼杀。这??

一边是玉蝉儿,一边是壮志宏愿,张仪哪一个也割舍不下,一宿未曾合眼。天将亮时,张仪决定舍弃玉蝉儿,下山搏杀,但在太阳出山、玉蝉儿又来探视他时,这一决心顷刻如烟消散。

这些天来,鬼谷子一直在闭关深修。

傍晚时分,鬼谷子出关,玉蝉儿向他讲述了张仪摔伤一事,也约略述及自己的诊治经过。鬼谷子赞她几句,与她前往探视。

见先生到来,张仪知道隐瞒不住,眼珠儿连转几转,只将扭伤的脚踝示给先生。

鬼谷子扫他一眼:“走几步看。”

张仪装模作样地拿过拄杖,一拐一拐地连走几步。

鬼谷子呵呵笑道:“不是早好了吗?”

看到仍有点跛,玉蝉儿应道:“先生,张公子的脚伤没有全好呢!”

鬼谷子微微一笑,对张仪道:“张仪,扔掉拄杖,跳上两跳,再走走看。”

张仪只好扔掉拄杖,连跳两跳,又走几步,果是不跛了。

张仪笑道:“先生神了,只这两跳,竟就不跛了。”

鬼谷子笑道:“脚本未跛,是你的心跛了。”

张仪知先生窥破自己心事,面色一红,正不知说句什么解脱尴尬,玉蝉儿恍然大悟道:“先生,蝉儿明白了。心为神之主,神为身之主,张公子心先跛,神再跛,然后方是肢体之跛!”

“呵呵呵,”鬼谷子笑起来,“蝉儿,习医道悟至此处,已是难得了。”

“对对对,”张仪急道,“师姐所悟极是。弟子这几日来,整个就是魂不守舍。”

鬼谷子呵呵笑出几声:“张仪,你的心神现在可否回来?”

张仪摇摇头,忽又灵机一动,拱手道:“弟子正有一惑求教先生。”

“说吧。”

“是这样,”张仪的眼睛连眨几眨,“古有一人,志在四方。他日行至一地,见一奇女子,甚爱之,真心与她相守终身。此女却是恋家,虽然爱他,却不愿随他四处奔走。一面是畅游四方,尽其心志,一面是厮守恋人,两情相悦,此人两相权衡,哪一面也难取舍。请问先生,可有妙解?”

“嗯,”鬼谷子沉思有顷,捋须道,“此人的困惑涉及决断,亦为捭阖之术。”

听先生再次讲到捭阖之术,张仪两眼大睁:“决断亦是捭阖之术?”

“是的,”鬼谷子点头,“捭阖诸术中,揣、摩、权、谋仅是手段,决断才是目的。天下最难之事,莫过于决断。换言之,需做决断之事,必是疑难。”

“唉,”张仪叹道,“确实如此,弟子为之辗转反侧,夜不成寐,深受其苦!”

鬼谷子笑道:“看来你是遇到难决之事了。不过,再难之事,终需决断。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张仪急问:“弟子该当如何决断呢?”

“这就须知何谓决断了。”鬼谷子缓缓说道,“所谓决断,就是选择。天下诸事,皆因选择,亦皆由选择。人生之妙,正在于此。万事万物,涉及决断的只有两种,一是易决之事,一是不易决之事。”

苏秦问道:“何为易决之事?”

“易决之事就是当下可断之事,天下诸事,大多属此。”

“易决之事可有因循?”

“易决之事可分五种:一是值得做之事;二是崇高、美好之事;三是不费力即可成功之事;四是虽费力却不得不为之事;五是趋吉避凶之事。”

“不易决之事呢?”张仪关心的是这个,急不可待地问。

“不易决之事也有因循。俗语曰:‘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孟子有云,‘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说的皆是这个。”

张仪再问:“先生,若是再三权衡,仍旧无法决断,又该如何?”

鬼谷子笑道:“古人的做法是,求签问卦,听从天命。”

“先生之见呢?”

“天命不可违也。”鬼谷子边说边缓缓起身,“捭阖诸术,术术通道,无道即无术。诸术之间,互相关联,由一而生十,由十而达一,万不可孤立使用,否则,就会墨守成规,丧失变化之本。”

两人叩拜于地:“弟子谨记先生教诲。”

“古人的做法是,求签问卦,听从天命??”张仪反复嚼味鬼谷子的话,越嚼味越觉有理。

“是陪伴师姐,还是山外驱驰,既然难以决断,何不效法古人,听从天命?”张仪想定,随即关上房门,寻到一根竹简,在正面画了一只蝉儿,反面画了一张大口,口中吐出一条长舌。

张仪画好,跪于地上,朝天地四方各拜三拜,而后起身,将竹签握在手中,默祷一番,闭上眼睛,猛力抛向空中。

张仪听到嘭地一响,知它撞上房顶了。

张仪又候一时,却不见竹签落地,抬头一看,见那竹签不偏不倚,刚好插进屋顶的缝隙里。张仪轻叹一声,拿棍子拨弄下来,又是一番跪拜祷告,再次抛向空中。有了上次的教训,张仪的力道小了许多,那竹签在空中翻几个滚,掉落下来。

张仪不敢看它,闭眼又是一番祷告,方才睁眼。

竹签赫然落在面前,朝上的是正面,赫然入目的是那只蝉儿。

张仪长吸一口气,将竹签双手捧起,小心翼翼地放在心窝上暖有片刻,再次跪拜天地四方,再次默祷,再次抛向空中。

竹签再落,朝上的依然是蝉儿。

“天命不可违也??”想到鬼谷子的话,张仪长叹一声,捡起竹签,默默地又跪一时,眼中泪出。

张仪跪在房中,越想越笃定,心境也豁然开阔起来。既然上天为他育出一个玉蝉儿,他就不能逆天而行。想到玉蝉儿的种种好处,想到自己何德何能,竟能与这样的奇女子长相厮守,张仪禁不住喟然长叹,跪地誓曰:“苍天在上,张仪誓愿遵从你的意志,在此谷中与师姐玉蝉儿朝朝暮暮,长相厮守,让那山外热闹、国仇家恨均做过眼烟云!”

誓毕,张仪一身轻松,站起身来,打开房门,径到苏秦房前,敲了敲,不及应声就推门进去。苏秦正躺榻上,见是张仪,起身招呼道:“贤弟,请坐。”

张仪却不睬他,顾自站有一时,方在地上正襟坐定,郑重说道:“苏兄,仪方才断出一件大事,第一个告诉苏兄。”

观他一本正经的样子,苏秦知他不是在开玩笑,遂正襟坐起,敛神问道:“贤弟请讲。”

张仪遂将自己与玉蝉儿之事,尤其是这些日来所受的熬煎及方才的决断和盘托出,末了说道:“苏兄,非在下不愿出山与兄共谋大业,实乃天命不可违也。是上天为仪育出蝉儿,是上天让仪离开河西,是上天让仪前往周室,是上天让仪遇到公主,是上天安排公主变成蝉儿,是上天让仪来到鬼谷??是的,一切皆是上天安排,天命不可违也。”

苏秦的表情由惊诧到沉思,而后抱拳贺道:“贤弟既已做出决断,在下别无话语,在此贺喜了!”

张仪亦抱拳道:“仪谢苏兄美意!”

苏秦迟疑一下,抬头问道:“贤弟此意,师姐可知?”

张仪摇头道:“在下也是刚刚断出,尚未告诉师姐。再说,师姐这人,在下的这番心思,真还无法出口。在下此来,一是告知苏兄,二也是请苏兄拿个主意。”

“贤弟本是风流才子,”苏秦扑哧笑道,“这种事情,却让在下出主意,岂不是有意让在下出丑吗?”

张仪亦笑一声:“就凭苏兄对雪公主的手段,在下真还佩服得紧呢。苏兄莫要谦逊,这个主意,非苏兄拿出不可!”

想到姬雪,苏秦黯然神伤,低头思想一阵,缓缓说道:“贤弟真爱师姐,是该表白出来。先生年迈,终将仙去。师姐本是金贵之躯,有贤弟作陪,此生也不至于埋没在这山野之中。再说,依贤弟资质,与师姐本也是相配的,在下??”略顿一顿,抱拳又揖,“在下再次贺喜!”

张仪急道:“在下谢了!究竟有何主意,还请苏兄快说!”

苏秦略想一时,在张仪的耳边如此这般。

张仪频频点头,连道:“妙哉!妙哉!”

翌日午后,玉蝉儿正在溪边漂洗衣物,张仪走过来,蹲在一边,二目含情,痴痴地凝视她,盯得玉蝉儿极不自在。

玉蝉儿微微一笑,招呼他道:“张公子,看这样子,伤势全好了!”

“好了,好了!”张仪回过神来,连连抱拳,“此番亏得师姐。若不是师姐,在下这条小命,真就没了!”

玉蝉儿笑道:“开始见你摔得挺重,后来发现,其实你哪儿也没伤到,不过是扭了脚脖。”

“师姐是说,”张仪震惊,“在下是??装出来的?”

玉蝉儿又笑一声:“装与未装,还不是你自己知道?”

张仪略略一想,抬头问道:“师姐是何时看出来的?”

“第二天早上,”玉蝉儿笑道,“就是熬药让你喝的那日。”

张仪傻在那儿,怔有许久,方才问道:“那??师姐既知在下是装出来的,为何没有说破,反而煞有介事地为在下诊病?”

玉蝉儿扑哧笑道:“张公子装病,必是想为蝉儿提供机会,好让蝉儿习悟医道,蝉儿谢还谢不过来呢,为何要去说破?”

见蝉儿想到这层意思,张仪悬着的心略略放下,顺口说道:“不瞒师姐,就凭那棵柿树,在下岂能摔下?在下这么做,一半是寻个乐子,一半也想??试试师姐的医术。不想师姐果是医术高超,连在下是装的,也能看得出来。”说完傻笑一下,依旧痴痴地凝视她。

见他目光怪异,玉蝉儿又笑一下:“张公子,蝉儿好看吗?”

“好看,好看,简直就跟仙女似的!”

“谢张公子夸奖!”玉蝉儿笑一下,赶客道,“张公子,要是没有别的事儿,蝉儿还要洗衣服呢。”

“师姐,在下??”张仪欲言又止。

“张公子,”玉蝉儿抬头望向他,“有话直说,莫要烂在肚里。”

“师姐,”张仪横下心来,“是??是这样,在下方才想起一个故事,觉得好笑,不知师姐愿意听否?”

“好呀,”玉蝉儿嫣然一笑,“蝉儿许久没有听过故事了。”

“师姐听说过师旷吗?”

“略有所闻。”

“师旷隐居于白云山中,音乐已臻化境。他收弟子四人,三人是师兄,一人是师妹。师妹一点就通,甚是灵透,师旷唤她灵儿,最是宠她。三位师兄无不喜爱灵儿,但真正爱她的却是中间一个,名唤弓长。弓长为人爽直,从心底里挚爱灵儿,曾对天起誓,此生非她不娶。”张仪故意打住,目光望向玉蝉儿。

玉蝉儿两只大眼眨也不眨地凝视他,从表情上看,听得入心。

张仪接着讲:“时光如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弓长的爱情有增无减,却始终未敢向灵儿表明心迹。”

“哦?”玉蝉儿惊讶,“为什么呢?”

“因为,”张仪缓缓说道,“灵儿之心不在男女之爱,只在音乐和孝道。灵儿多次在几位师兄面前表白,她要献身于音乐,追随师旷终老于野。”瞥一眼玉蝉儿,见她仍用大眼凝视他,咳嗽一声,“一晃又是数年,三位师兄行将辞师。弓长之心极是痛苦,夜夜徘徊于山道上,望着灵儿的窗子发呆。离别一天天临近,弓长的煎熬也一天天加深,他的心几乎崩溃。有一日,他终下决心,向灵儿表白。”

“哦?”玉蝉儿瞪大眼睛,“弓长是如何表白的?”

“就像这样,”张仪略顿一下,一口咬破自己手指,望着滴出的血道,“他咬破手指,给灵儿写下一封血书,书曰:‘天苍苍兮,野茫茫兮,若无日月,天地失其光矣!风清清兮,夜冥冥兮,若无灵儿,弓长失其明矣!’”

玉蝉儿忖思有顷,赞道:“嗯,弓长写得好。可??爱在两情相悦,弓长这么挚爱灵儿,灵儿是否也爱弓长呢?”

张仪脱口而出:“当然爱呀。”

“哦?”玉蝉儿颇为诧异,“灵儿之心,张公子如何知道?”

“在此世上,唯弓长与她息息相通,值得她爱。”

玉蝉儿微微一笑:“如何相通?”

“这??”张仪略略一想,“灵儿灵透,弓长也灵透;灵儿有慧心,弓长也有慧心;灵儿将自己献予音乐,弓长也决心将自己献予音乐;灵儿愿随先生终老于林,弓长也愿随先生终老于林??”

玉蝉儿打断他:“灵儿是如何回答他的?”

“在下不知。”张仪摇头,充满期待地盯住玉蝉儿,“师姐,假设你是灵儿,如何作答呢?”

玉蝉儿扑哧一笑:“张公子,我是蝉儿,是玉蝉儿,不是你说的那个灵儿。”

张仪心里一颤,仍旧坚持:“是这样,咱们??师弟之意是,假设师姐就是那个灵儿。”

“张公子真逗。”玉蝉儿又是一笑,“好吧,假设蝉儿是灵儿,灵儿就会这样回书弓长:‘天苍苍兮,野茫茫兮,星辰普照,天地和其光矣!风清清兮,夜冥冥兮,慧心大爱,弓长何失明矣!’”

张仪怔道:“师姐,你??这么说,并不喜欢弓长?”

“喜欢。”玉蝉儿顺口说道,“可喜欢并不是爱。张公子,你想,莫说灵儿心存音乐,即使不存,如此灵透的她,怎能爱上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呢?”略顿一顿,“还有,弓长爱灵儿,却是不知灵儿。灵儿喜欢什么,灵儿欲求什么,灵儿关注什么,灵儿悲伤什么,弓长一无所知,因为弓长从未读懂灵儿之心。灵儿怎能爱上一个不知其心的人呢?”

张仪傻了,好半天,目瞪口呆。

“张公子,”玉蝉儿又道,“换过来说,如果你是弓长,灵儿喜欢你、爱你,可喜欢的只是你的外在,爱的只是你的表象,从不知道你的真心,不知你为何而喜,为何而悲,你会爱上她吗?”

张仪总算缓过神来,不无尴尬:“师姐,这??”

“好了,”玉蝉儿嫣然一笑,“张公子,蝉儿的衣服洗好了,这要回去晾晒呢,哪有闲心为一个毫不相干的古人劳心费神?”说完捞起水中衣物,放进木桶里,提起木桶,朝他又是一笑,款款离去。

张仪的表白真还触动了玉蝉儿的心事。

在草坪上晾衣物时,她的动作越来越慢,索性将手搭在绳上,停下来。怔有一时,玉蝉儿才又缓缓动作起来,将衣物搭好,提上空桶,若有所失地回到草堂。

草堂里只她一人。

玉蝉儿怔怔地坐着,茫然地望着窗外。已是深秋,落叶较前几日更多了,无论有风无风,长在树上的叶子都在往下落。

是的,叶子到了该落的时候。

玉蝉儿望着窗外大大小小、纷纷扬扬、飘飘荡荡的片片叶子,心事更重了。不知过有多久,玉蝉儿轻叹一声,喃喃吟道: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

惠而好我,携手同归。

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莫赤匪狐,莫黑匪乌。

??

玉蝉儿正自吟咏,觉得身后有动静,扭身一看,见鬼谷子不知何时已从洞中走出,笑吟吟地站在身后,赶忙止住,脸色绯红,不无尴尬地低头说道:“先生!”

鬼谷子在她面前坐下,慈爱地望着她,接吟:“??惠而好我,携手同车。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忖知鬼谷子已经看破自己心事,玉蝉儿将头垂得更低。

“蝉儿,你这心事,可否说予老朽?”

玉蝉儿将头又埋一时,陡然抬起,面色也恢复正常,轻声应道:“先生,其实也没什么,方才是蝉儿胡思乱想,现在好了。”

“哦,”鬼谷子依旧笑吟吟的,“能否说说,你都胡思乱想了些什么?”

“是些世俗妄念,蝉儿把控得住。”

鬼谷子笑道:“这个世上,只有两种人心无妄念,一是死人,二是神人。你二者都不是,有此妄念,为何要把控它呢?”

“这??”玉蝉儿嗫嚅,“蝉儿既来谷中随先生修道,就不该??”

“不该如何?”

“不该再生情心。”

鬼谷子笑了:“既然生了,那就说说它吧。”

“是这样,”玉蝉儿略顿一下,缓缓说道,“蝉儿本已断绝俗念,一心向道。可??这些日来,这颗情心竟在不知不觉中一点点萌动。蝉儿抗拒它,压抑它,平息它,可??它游来移去,总也不走,稍有触及,就又鲜活起来。先生,难道蝉儿??”说到这儿,不无忧心地望向鬼谷子,“真的完了?”

“哈哈哈哈??”鬼谷子大笑起来。

玉蝉儿窘道:“先生为何发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诸天从吸功大法开始 名捕夫人 神豪:炮灰女配靠摆摊成顶级富婆 末世让你囤物资,你却囤女神? 虐骨情深,病娇小叔又疯了 五旬老太守国门,英子我要迪士尼 恶女重生,凭什么还是白月光 情绪值男神 开局一把斩魄刀,打造最强雾隐村 退婚后,发现孕检单的盛总疯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