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1-15册) > 第038章|?魏惠王石潭求鲲?三英才炫技逐相

第038章|?魏惠王石潭求鲲?三英才炫技逐相(1/2)

目录

三日之后,陈轸一行数辆马车渐渐抵达安邑城郊,“魏”“使”“陈”等旗帜招展。戚光驾驭居中一辆辎车,陈轸靠厢坐着,二目微闭,开始发福的身躯随着车辆的颠簸而上下晃动。

车辆越来越慢,渐渐停下。

陈轸以为到安邑了,拨开窗帘,探头看下四周,见仍在途中,诧异道:“老戚?”

戚光站在车辕上,向前眺望:“禀主公,是几辆牛车挡在前面,不肯让路!”

“嘿,还有这事儿?”陈轸美美实实地伸个懒腰,“正好坐乏了,下来走走!”说毕跳下车,朝前走去。

戚光跟后。

车队前面果然是五辆牛车一顺溜儿不紧不慢地卡在大道中间,刚好将路堵死。后面四辆没有驭手,车中满载书简。最前面一辆是个篷车,车篷却没安,车上放着两个箱子及一些随身被褥等物。一个约四十多岁的中年士子坐在一床被褥上,手捧一册竹简。

两个军卒扯住走在最前面的一头黄牛。

陈忠上前,眼神示意士子让道。然而,那士子显然见多了世面,对陈忠及两个军士不屑一顾。

陈忠急了,对他略略拱手:“这位先生,你挡道了!”

士子瞥他一眼,慢腾腾道:“你这军士好生无礼!你走你的道,我走我的道,谈何挡道?”

陈忠辩道:“好生无理的是你!你的牛车走在前面,占住大道中间,难道不是挡道吗?”

士子夸张地摇头:“谬矣,谬矣!好生无理的是你!我的牛车在先,你的马车在后。我的牛车走在前面,你的马车走在后面。我的牛车在向前走,你的马车也在向前走,你凭什么说我的牛车挡了道呢?”

陈忠显然让他搅晕头了,愣怔半天,这才转过弯来,学其样子放慢节奏:“你??这么说吧,我们的马车跑得快,你的牛车走得慢;走得慢的牛车挡在跑得快的马车前面,跑得快的马车无法超越,走得慢的牛车就叫挡道!”

“谬矣,谬矣!”士子晃动脑袋,“飞鸟不动,飞矢不行,何况是牛车马车?”

戚光黑起脸,上前喝道:“什么飞鸟不动?什么飞矢不行?今儿我偏就叫你动,偏就叫你行!来人,把他的牛车给我掀到路边儿去!”

众士兵得令,一呼啦冲上去。

士子急了:“嗨嗨嗨,这就是你们大魏国吗?这就是你们的礼仪吗?你们这是强盗!”

兵士哪管这个,开始站位,准备掀车。

士子扔下书简,从车上跳下,指着众兵士大叫:“强盗,强盗,你们是群强盗!”

众兵士齐喊号子,作势发力:“一、二??”

陈轸重重咳嗽一声:“慢!”

众军士停住。

陈轸走前几步,打量他,缓缓道:“客人可是宋国的惠子?”

惠施瞄他一眼:“子不敢当,在下正是宋人惠施。”

陈轸抱拳长揖:“魏人陈轸多有冒犯!”

惠施瞄一眼身后的旗子:“可是魏国的那个上大夫陈轸?”

“正是在下!”

惠施打量他,良久,慢悠悠道:“啧啧啧,好像与传闻中的陈轸不大一样啊!”

“怎么个不一样了?”

“传闻中的陈轸是陈人,眼前这个却是魏人,名实不符,怎么能一样呢?”

“嘿嘿,这个??”陈轸尴尬了,“在下确为陈人,只是现处魏国,所以是魏人了!”

“是现吃魏国的饭吧?”

“这??”

“呵呵呵,”惠施捋须笑道,“吃谁的饭,就姓谁,这也是世间常情嘛!为名实相符,上大夫最好改叫魏轸。”

陈轸猛地想起在洛阳时公子疾曾经调侃自己吃里爬外,越发尴尬,心里窝火,却在部下面前不好发作,亦不想在此恋战,遂拱手道:“先生,抱歉,在下奉王命使秦,因有急务回安邑复命,从人赶路心切,惊扰了先生大驾,还望先生海涵!”说罢深鞠一躬。

惠施回了一个拱手礼:“听上大夫口气,是想走在惠施的前面喽!”

陈轸再揖:“有劳先生相让!”

惠施摇头晃脑:“相让可以,但须上大夫与惠施切磋几个命题。”

“久闻先生学富五车,善辩名实,在下早欲讨教,只是今日事急,你看??”陈轸晓得辩不过他,故意看天,显出有急事的样子。

“呵呵呵,”惠施脑袋又是一晃,“在下只听说过心急,未曾听说过事急。上大夫大人,好事不从忙中起哟!”

陈轸怔了下,硬起头皮:“惠子有何命题,在下讨教!”

惠施摇头晃脑:“惠施以为,天与地同尊同卑,山与泽同高同低。”

“这??”陈轸挠头道,“于理不合呀!”

“惠施以为,物方生方死,马生卵,鸡长三足。”

陈轸喃喃重复:“物方生方死,马生卵,鸡长三??”

惠施嘴角浮出淡淡一笑:“惠施以为??”

见所有从人都在看他,自己却无言以对,陈轸火气上涌,顾不上斯文了,打断他道:“什么乱七八糟的,简直是个疯子!”转对戚光使个眼色,气冲冲地走向自己的辎车,跳上去,钻入车篷,扯上帘子。

戚光对众兵士道:“愣个什么,给我掀车!”

众人不由分说,将惠施的几辆牛车连拉带拖,扯到道边。

使团车马疾驰而过。

惠施跳下牛车,弯腰捡起几捆掉落于地的书简,望着远去的尘土,嘴角现出一丝苦笑,缓缓摇头道:“唉,陈轸呀,原还以为你有些才具,是个人物,今日观之,技止此耳,不过有些小聪明而已。小聪明配上此等器量,怎能当得起栋梁呢?”

魏国安邑陈轸府院,护院丁三听到车马声,小跑着赶到大门。

见是陈轸,丁三叩地,既激动又急切:“主公呀,小人总算把你给盼回来了!”

陈轸诧异地盯住他:“哦,出什么事了?”

“小人也不晓得,从昨儿到今儿,安国君府上三次来人,打问主公何时回来,看那样儿是有急事,小人这??正打算派人去咸阳请你呢!”

陈轸略一沉思,转对戚光:“老戚,带上礼箱,去安国君府!”

稍事准备,戚光载陈轸赶到安国君府。

府宰迎出大门,对陈轸拱手道:“呵呵呵,上卿算得准呢,若是再迟些日子,只怕??”故意顿住。

陈轸急切道:“府宰,是何急事儿,能否透个一二?”

府宰压低声音:“是上卿朝思暮想的事儿!”

陈轸屏住呼吸:“你是说??”顿住。

“不瞒上卿,近些时日,我王几次提到立相,我家君上更是几番举荐,王上??”府宰捋须。

“王上怎么说?”

“王上说,陈爱卿倒是一个人选!”

“难道王上还有其他人选?”

“有与没有在下不知,倒是听我家君上说,王上对上卿近日在秦的所作所为颇为满意!”

陈轸嘘出一口气:“都是托了王上的福,得了安国君的光,陈轸不敢居功!”

“呵呵呵,该居功的时候一定要居功。在秦国,拜相封侯看战功。魏国不同。白相国没有上过一次战场,不是照样拜相了吗?”

陈轸拱手道:“谢府宰勉励!安国君这在府上吗?”

“陪王上翠山钓鱼去了。”

“几时去的?”

“昨日申时。看这样儿,今宵又回不来了。上卿若是无事,明日可以进山面君。”

陈轸拱手:“谢府宰指引!”

翠山石潭钓鱼台上,魏惠王、公子卬、朱威三人各持钓竿,埋头垂钓。

朱威的浮漂动也不动,魏惠王、公子卬的浮漂不停抖动。公子卬连连起钩,钓上的多是寸长小鱼。魏惠王眼中虽馋,但迟迟没有起钩。

魏惠王的浮漂再次抖动,公子卬瞧见,憋不住了,急切道:“父王,已经咬上了,起钩呀!”

魏惠王一动不动。

见朱威的浮漂也抖动了,公子卬看过去,叫道:“朱司徒,你的也咬钩了!”

朱威淡淡应道:“回禀安国君,不过一条小鱼而已。”

公子卬看向自己桶里的几条小鱼,脸色一沉,将安好鱼饵的钩子狠狠甩入水中。

陡然,惠王的浮漂被一股强力拽走。魏惠王瞧准时机,抖钩,钓上一条近尺长的鲤鱼。

公子卬拱手道:“儿臣恭贺父王钓到大鱼!”

魏惠王乐呵呵地将鲤鱼取下,小心翼翼地放入桶中,换好饵食,甩钩入潭,看向公子卬,半是得意半是教导:“卬儿,晓得不,这才是钓鱼。”

“儿臣谨记!”

惠王的钓竿刚甩下去,浮漂又见异动。魏惠王再次起钩,又钓一条鲤鱼。惠王再甩钩,浮漂再动,惠王再钓一条鲤鱼。

惠王喜不自禁,不无得意地将眼角瞟向朱威的浮漂,看到浮漂也被一股大力拉动,朱威却如熟睡似的,眼睛半闭,纹丝不动。

惠王急了:“朱爱卿,有大鱼咬钩了!”

朱威伸出另一只手,做个叩首动作:“回禀王上,不过是一条鲤鱼而已。”

惠王看向自己桶中的三条鲤鱼,沉思不语。

公子卬看向朱威,不无讥讽道:“哟嗬,朱司徒难道欲钓北冥之鲲吗?”

“回安国君的话,朱威只敢钓鱼,不敢钓鲲。”

“请问司徒,何人可以钓鲲?”

“北冥之鲲,当由真人钓之。此潭之鲲,当由王上钓之。”

惠王心中一震,盯住自己的浮漂沉思有顷,转问朱威:“朱爱卿,寡人欲钓此鲲,该如何放钩才是?”

“鲲藏于渊,鱼浮于表。王上欲钓此鲲,不妨将钩下得深些。”

惠王收起鱼钩,将浮漂上移数尺,换上一块特大鱼饵,用力甩入潭水深处。

就在这时,毗人疾步走来。

惠王眼角瞥到,问道:“人呢?”

毗人凑近,小声禀道:“老奴又晚一步,殿下不在宫中,说是出去了。”

惠王眉头皱起:“前日出去,昨日出去,今日这又出去,他都在干什么呢?”

“这??”毗人迟疑有顷,“殿下想是有他自己的事!”

“什么事有国事重要?去,旨令他速来!”

毗人拱手:“老奴遵旨!”

安邑东市的一块空场地上,五辆牛车一溜儿摆开,每头牛前摆草一筐,五头老牛悠然吃草。四辆车上皆是满满的书简,惠施端坐于中间一辆的几大捆竹简上,进入冥思。车辕上竖起一根木杆,杆上挂着一块木板,板上写着“观物十事”:

一、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二、深千里,无厚

三、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四、物方生方死

五、万物皆同皆异

六、宇宙无穷亦有穷

七、今日适越而昔来

八、连环可解

九、大地中心在燕之北、越之南

十、天地一体

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众人无不盯住木板,七嘴八舌:

“诸位,诸位,谁能解一解第七事,今日适越而昔来?”

“你想解什么?”

“就是这??讲的啥?”

“说出来你也不懂!”

“你就说说嘛!”

“其意是,今日你刚刚到达越国,可在昨天,你已经从越国回来了!”

此解一出,观众无不蒙了。

“我说这??怪道看不懂哩,这不是见鬼吗?”

观众笑起来,嚷得越发欢了:

“你们看第八事,连环可解。谁有连环,让他解解看!”

“什么第七第八,第一个谁能看懂,解说解说!”

“第五事,万物皆同皆异!要是万物都是一样的,岂不是没有长短粗细、高矮胖瘦了吗?”

众皆哄笑。

“照他这么说,鸡就不是鸡,是狗;马也不是马,是牛。真是可笑!”

“唉,瞧他这几车书,此人想是读出毛病来了。”

????

观众们的闲言杂语,惠子就似没有听见,只是端坐,冥思。

距此地百多步有一处雅致的建筑,门楣上书“眠香楼”三个朱字,大门两侧,几只红灯笼高高悬着。

二楼一间雅室里,一身士子打扮的太子魏申抚琴弹奏,一名绝色女子鼓瑟相和,两个女子在和鸣声中翩翩起舞。

几人正入佳境,远处的哄笑声却时不时传来,坏了气氛。

太子申皱眉:“来人!”

从人走进。

太子申看向他:“外面为何喧哗?”

从人拱手道:“禀报主人,刚刚来了一个怪人,赶了五辆牛车,上面装的都是书,车上插着一个怪牌子,引众喧哗了!”

“怪牌子?什么怪牌子?”

“写的全是字,好像是鸡有三足,引众人发笑。”

“鸡有三足?”太子申沉思有顷,起身,朝鼓瑟的女子拱手道,“天香,请稍候片刻!”便转身离开。

天香送他一个笑,起身,鞠躬,送行。

空地上,看热闹的闲人越聚越多。

太子申带着仆从直走过来。

一褐衣观众瞄见他的士子打扮,叫道:“大家请让一让,有学问的人来喽!”

众人扭头,见太子申果然不同凡响,纷纷让开。

太子申走到牛车前面,盯住木牌上的观物十事。

所有目光射向魏申。

太子申显然也是不解,朝惠施抱拳,揖道:“先生,晚生求教!”

惠施选在此地摆摊,候的显然就是太子。见他发问,惠施的眼皮微微睁开一道缝,斜睨他一眼,未予理睬。

太子申再揖:“先生,晚生求教!”

惠施仍旧没有理他。

有人看不下去了,大声叫他:“怪人,有大学问的人论理来了,快睁眼!”

众人起哄,嬉闹声不断。

惠施纹丝不动,眼睛未睁,中气甚足:“请讲!”

那人兴奋道:“快听呀,怪人开口了!”

更多观众围拢上来。

太子申盯住惠施:“请问先生,观物十事,可有破解?”

惠施的眼睛依旧闭着:“天地万物,有立自有破;观物十事,有观自有解。”

“请问先生,何为‘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万物皆同,何分大小?”

太子申沉思有顷:“‘其深千里,无厚’,又作何解?”

“万物皆同,何有厚薄?”

太子申又是一番沉思:“‘天与地卑,山与泽同’呢?”

“万物皆同,何论高低?”

太子申如坠雾中,憋得脸色通红:“那??请问先生,如何理解‘物方生方死’呢?”

“万物皆同,何言生死?”

太子申思考有顷,拱手:“何为‘万物皆同’呢?”

“至大无外,千里无厚,天地同卑,生死同时,万物有何异哉?”

太子申茫然道:“先生这样颠来倒去,互为问答,晚生愚笨,当真是越听越糊涂了。”

惠施缓缓睁眼:“这位士子,变化之理原本如此,非惠施饶舌也。”

“惠施?”太子申吃一大怔,拱手再揖,“先生可是宋国治名实之学的惠子?”

惠施拱手:“正是在下!”

太子申一脸兴奋,正要再说,一人挤进,在他耳畔低语数句。

太子申略怔,朝惠施拱手,赔笑:“先生,晚生有个急务,他日再行讨教!”

太子申随来人匆匆走出人群,走向一辆轺车。

太子申跳上轺车,疾驰而去。

惠施收回目光,闭目,再入冥想。

戚光驾车,悠然行在通往翠山的衢道上。一辆宫车从后面疾驰而来,欲超车,而陈轸的车却走在正中。

宫车驭手打个响鞭,大叫:“前面的,让一让,让一让!”

戚光听到声音,回头见是宫车,紧忙让道。

宫车从旁疾驰而去。

宫车车帘没拉,戚光透过车窗,瞄到了太子申,扭过头,小声对陈轸道:“主公,是殿下!”

“跟上!”

戚光扬鞭加速,马车疾驰。

太阳快要落山了。

石潭钓鱼台上,几人仍在垂钓,魏惠王的眼睛眨也不眨地盯在浮漂上。浮漂静静地浮在水面,随微波起伏。

魏惠王感到怠倦,伸个懒腰,看向朱威道:“朱爱卿,此潭别是无鲲吧?”

“回禀陛下,”朱威应道,“钓鲲非同钓鱼。鱼见饵忘生,鲲视情赴义。王上以情、意属之,想必此鲲也在观望,看王上之情是否真,之意是否切!”

“寡人之情是否真,寡人之意是否切,此鲲又怎会晓得呢?”

“既然为鲲,就非凡物,莫说是王上情意,纵使王上起心动念,他也能感知。”

魏惠王纳闷道:“寡人这??已经情真意切了呀!”

“王上来此初衷,不是为鲲,而是为桶中鲫鲤。王上钓上鲫鲤,欣欣然,此鲲想必早已看在眼里了。”

魏惠王拿起水桶,将桶中三鲤哗地倾入潭水,看向朱威:“寡人腾空此桶,诚意求鲲,实意用鲲,如何?”

朱威看向水桶:“此器可容鲫鲤,不能容鲲!”

魏惠王沉思有顷,决然道:“好吧,如果真有此鲲,寡人就以社稷相托,如何?”

朱威拱手,激动道:“我王真有这般情意,此鲲必定上钩!”

公子卬总算是听明白了,转对朱威,脸色阴沉:“请问司徒,此鲲究竟是谁,明说出来就是,莫要在此鲲来鲲去,吊人胃口!”

惠王盯住朱威:“朱爱卿,此地并无外人,但说无妨。”

朱威迟疑有顷,拱手道:“既然我王诚意相求,臣就直说了。在臣眼里,此鲲不是别个,是公孙衍!”

公子卬不由得打个惊战。

惠王看向水桶,自语道:“公孙衍?”

公子卬盯住朱威,心中暗骂:“好你个朱威,这不是想置我与陈兄于死地吗?”

惠王显然没有想到又是公孙衍,一时怔了,两眼直盯水桶。

公子卬这也向桶瞄去,仰天爆出一声长笑:“哈哈哈哈,朱司徒绕来绕去,我道是个什么鲲呢,原来是条泥鳅!”

朱威两眼盯住惠王,急切道:“王上?”

惠王显然也觉失望,放下渔竿,缓缓站起身子:“辰光不早了,若是此鲲,就留待他日再钓吧!”说罢转个身,大步离去。

公子卬也扔下钓竿,给朱威个白眼:“这个棍(鲲)留给你了!”便也紧追而去。

惠王、公子卬没走几步,毗人引太子申疾步过来。

太子申跪地叩道:“儿臣叩见父王!”

惠王沉脸问道:“这几日都干什么了?”

太子申支吾道:“儿??儿??儿臣??”

惠王厉声:“说呀!”

“逛市集去了。”

“市集?所为何事?”

“儿臣??儿臣只是随便逛逛??想??”

“随便逛逛?”魏惠王呵斥道,“自河西陷落,寡人日夜忧思国事,恨不能在一日之内重振大魏雄风,收复失地。可你呢?身为太子,一无用心,四处浪荡,寡人使人三番五次寻你,你却??”

太子申再叩:“儿臣知罪!”

惠王鼻孔里重重哼出一声,拂袖而去。

惠王、毗人一路走向翠山别宫,见陈轸远远跪在地上。

惠王顿住步,看向毗人:“所跪何人?”

毗人看过去:“想必是陈上卿,方才臣接殿下时,看到后面是他的车!”

“是陈爱卿吗?”惠王大声叫一句,三步并作两步走过去。

陈轸手脚并用,膝行迎接:“王上,是臣,臣回来了!”说着连连叩首。

惠王走到近前:“陈爱卿呀,寡人盼你多时了!”扶起他,亲热地挽起他的手,“走走走,咱屋里说去!”

公子卬也跟过来。

陈轸抽出手,对公子卬一揖:“臣轸见过安国君!”

“哈哈哈哈,见过,见过,你来得正好哩!”公子卬热情地挽起他的胳膊,跟在惠王身后,走进宫门。

这个夜晚,翠山别宫灯火通明,食品丰盛。惠王主席,公子卬陪坐,两双眼睛只在对面的陈轸身上,聚精会神地听他畅谈此番使秦的精彩叙述。

陈轸侃侃叙毕,末了轻叹一口气:“??唉,王上呀,商鞅真也算是一条汉子,车裂是他自选的,说是要死个壮烈!臣请饯行,公孙贾允了。臣举酒到他跟前,此时的他,已被绑缚于五车之交,满脸是灰土。臣将酒水洒在袖上,为他洗面,好让他走得体面??”

惠王急切问道:“商鞅他??没说什么?”

“他哭了。他??他说出了此生最悔恨的一桩事。”

“是什么?”

“离开魏国,离开王上,投秦哪!”

惠王长长叹出一口气。

公子卬不屑地说:“死到临头方才明白,他也是够蠢了!”

“唉,是呀。”陈轸长叹一口气,“商鞅活得糊涂,死得却是明白。商鞅劝臣,无论如何都要守在魏国,都不要离开王上。他说,魏王是个好君王,是他错投了主子,经营一生,却落个这般下场,活该啊!”

惠王眼睛湿了,泪水流出。

陈轸斜惠王一眼,哽咽几下,愈加动情:“王上呀,臣伤感啊,臣伤悲啊,臣的眼泪是止不住地往下淌啊。臣说,公孙兄的话,轸一定转奏王上。臣将一壶酒全都喂给商鞅了。臣说,公孙兄,喝吧,喝下去吧,你一喝下去就一了百了了。臣说,待会儿要是疼了,公孙兄就叫出来。”

惠王的泪水流得更多。毗人递过来手绢,惠王接过,擦拭。

陈轸从袖中摸出一块羊皮:“这是商鞅的绝命书,是用他的心和血写的,臣请王上??御览!”

毗人接过,递给惠王。

惠王接过,扫一眼,递还毗人:“收起来,寡人慢慢欣赏!”盯住陈轸,“商鞅叫出来没?”

“当然叫出来了!五辆车子一动,商鞅就发出一声惨叫,就像这样,‘啊—’。”陈轸夸张地学商鞅惨叫,叫到一半,声音戛然止住。

公子卬显然不过瘾,纳闷道:“咦,怎么不叫了呢?”

魏惠王白他一眼:“他还能叫吗?”又看向陈轸,长长一叹,“唉??”

公孙衍正在自己的书斋里秉烛疾书,朱威走进来,神色沮丧地坐在他的对面。

公孙衍蘸下墨水,在砚上拭几下,看向他,扑哧一笑:“司徒大人,嘴噘得那么高,可以拴头驴了!”

朱威回他一个苦笑:“写什么呢?”

“没事儿干,练练字。”

“唉,你呀,唉!”朱威接连轻叹,摇头。

“你摇什么头?”

“再这般颓废下去,公孙兄怕就真正没事儿干了!”

“嘿,”公孙衍将笔尖触到简上,又顿住了,抬头看他,“瞧你闹的,在下不晓得该写啥了!”

朱威惊讶道:“咦,你不是练字吗?”

“练字也得讲个章法呀!”

朱威听出话音了:“什么章法,在下瞧瞧!”说着伸手拿起一块竹片,就灯细看。

公孙衍眼睛闭上。

朱威看完一片,又拿第二片,接着是第三片、第四片。

“怎么样,在下的书法有长进吧?”

朱威不可置信道:“公孙兄,这些全是你写的?”

公孙衍猛地睁眼,白他:“不是我写的,也总不至于是你写的吧?”

朱威指着一片片写后尚未串起的竹简:“就这些?”

公孙衍歪头,努嘴:“那些全是。”

朱威顺着看过去,见公孙衍身侧整齐地码起九册已经串好的竹简。朱威随手拿起一册,迫不及待地读起来。

读有一阵,朱威放下竹简:“这就是你练的字?”

公孙衍笑笑。

朱威吸一口长气:“你得给它们起个名字!”

“随你叫去。”

“你打算写多少?”

公孙衍指指案上的散简:“一共十册,这是最后一册。”

“就叫‘兴魏十策’!”

“是十册!”

朱威断然道:“是策,不是册!”

“好吧,就叫策。”

“你何时动念写这个的?”

“方今天下形势万变,列国奇招频出,朝令夕改,唯独魏国因循守旧,依然在沿用六十年前文侯所定规制,早已不合时宜,流弊甚多。近段时间在下心血忽至,参研列国成法,针对魏国时弊,写出这些文字,见笑于朱兄了!”

朱威寻到绳子,将九捆竹简摆进去,眼巴巴地望着公孙衍。

公孙衍被他看得怔了:“盯住我做什么?”

“写完呀,写完了我好串连成册,拿去呈献王上!”

公孙衍起身,从朱威手中拿回竹简:“省省心吧,我的朱大司徒,还是让这些竹片留在这儿吧!”

“这??”朱威怔了,“不给王上看,你写这些干什么?”

“耍字呀!”

朱威急了:“公孙兄,眼下正是关键时刻,王上前日召在下去翠山钓鱼,不为别事,只为磋商相国人选!”

“选上谁了?”

“公孙衍哪!”

“哈哈哈哈,”公孙衍仰天长笑,“公孙衍怎就不晓得呢?”

朱威长叹一声:“唉,只差那最后一口气!”说着一拳砸在几案上,“若不是安国君那个搅屎棍子,在下就??”

“呵呵呵,我说朱兄,你就甭再费劲了。在下早就说过,我们这个王上,走不到山穷水尽,他是醒不过来的!”

朱威决然道:“在下这就寻殿下去!”

公孙衍扑哧一笑:“朱兄是去与殿下谈论风花雪月、琴棋诗画吗?”

“唉,”朱威复叹一声,“你呀,死也死在傲慢上。殿下再不济,也是殿下,对不?王上虽说龙体强壮,可他毕竟老了。老秦公薨天,王上深有感触。此番钓鱼,殿下未至,王上大是不悦,使毗人四处寻他呢。”

“呵呵呵,看来不见殿下,朱兄是心不死呀!好吧,见到殿下,你想干什么?”

朱威指下竹简:“将这十策呈给殿下,看殿下是何说辞。”

公孙衍将案上在写的竹简随手摸出一片:“就给他这一片吧。”

“就这一片?”

“他若看得懂,一片足矣。若是看不懂,十册何益?”

夜深了,安邑东市的那块空场地上,五辆牛车整齐地停着,五头牛卧在地上悠然倒沫。一辆马车辚辚驶来,车上跳下一人,是东宫内宰。

内宰对牛车叫道:“有人吗?车里有人吗?”

惠施从一辆车的篷子里钻出来,睡眼惺忪。

内宰嘘出一口气,深鞠一躬:“是惠施先生吗?”

惠施跳下车,看向来人。

内宰又鞠一躬:“你是从宋国来的惠施先生吗?”

惠施回礼道:“正是在下。你是??”

内宰拱手:“在下是东宫内宰。”

惠施拱手:“惠施见过内宰!”

“在下奉殿下旨意,邀请先生至东宫小坐!”

惠施拱手道:“惠施谢殿下厚爱!”

内宰吩咐随员:“将先生的牛车寻地儿安顿了。”又转对惠施,礼让,“惠先生,请!”

是日夜间,惠施入住东宫,与太子申促膝而谈。二人从观物十事谈起,不知不觉中天已拂晓,远处鸡啼。

太阳升起时,太子申仍无困意,扯惠施的手并肩走到东宫后花园的凉亭下面。一名侍女端来两只铜盆,二人洗过脸,漱了口,另一侍女送来早餐。畅谈一夜,也是饿了,二人正在享用美味,内宰走过来,对太子申拱手道:“启禀殿下,朱司徒求见!”

太子申皱眉:“本宫正在会客,让他改日再来。”

“臣讲了,可他??说是急务,定要面奏殿下!”

太子申放下餐具,转对惠施赔笑道:“先生稍坐,申去去就来!”

太子申匆匆赶到前殿,与朱威见过礼,直入主题:“朱司徒,何事急切?”

朱威反问他道:“殿下记得昨日之事否?”

“记得。”太子申心头一凛,“本宫一直纳闷儿呢。司徒可知父王所为何事?”

“王上想请殿下钓鱼!”

“钓鱼就是钓鱼,父王何以雷霆震怒呢?”

“殿下可知王上欲钓何鱼?”

太子申摇头。

“鲲。”

“鲲?”太子申皱眉,“什么鲲?”

“就是国相。王上明为钓鱼,实为商讨由何人继任白相国的空缺。”

“相国的事,父王决定就是,怎么扯在本宫身上?”

“王上若是能够决定,何须待到今日?”

“这??司徒有何见教?”

“安国君一心推举陈轸为相,臣以为不妥。陈轸是何德行,殿下心中明白。若是此人为相,魏国危矣!”

“以司徒之见,当以何人为相?”

“公孙衍!”

“司徒既有人选,直接荐给父王就是!”

朱威轻叹一声:“唉,臣已举荐多次,可王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诸天从吸功大法开始 名捕夫人 神豪:炮灰女配靠摆摊成顶级富婆 末世让你囤物资,你却囤女神? 虐骨情深,病娇小叔又疯了 五旬老太守国门,英子我要迪士尼 恶女重生,凭什么还是白月光 情绪值男神 开局一把斩魄刀,打造最强雾隐村 退婚后,发现孕检单的盛总疯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