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铸汉庭 > 第三十一章 更名

第三十一章 更名(1/3)

目录

时值盛夏,关中大地悄悄染上了苍绿色的外衣,盛开着葱郁绿叶的树木渐次错落着。

在长安通往洛阳的官道以南,是有着灰色山脊的骊山余脉,纵使盛夏,其中某些拔尖的山顶甚至还染上了一层银白,那是常年不化的积雪痕迹。

往近了看,仿佛沉默的巨兽一般的骊山脚下。

也就是新丰县鸿门亭的学舍旁,却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帐帷,如同雨后的蘑菇一般。

其中行走的不仅有宫人、妇孺,甚至还有不少身着扎甲,佩着环首刀的西凉军甲士。

那日大宴以后,朝臣们又扯皮了近一个月,大军方才成行。

一开始,李傕和郭汜、张济要求交换人质,郭汜的婆娘偏偏舍不得儿子,又商议能不能给女儿封个君,然后交换女儿当人质。

这能有什么效力?谁又能真正放心?

看不过去的张济出了个主意,拿各自的堂弟、堂侄来当人质。

这几人也算是颇得“开窗掀屋”的三分真味了。

最后达成的协议是郭汜的堂弟郭浦、张济的堂侄张绣,留在长安城当人质,而李傕的堂弟李桓、堂侄李暹留在东归大军中当人质。

李傕据有长安,而以郭汜为主的西凉诸将,则带着天子东归弘农,继而还都洛阳。

但是,但是。

大军刚过了灞陵,刘弋还没来得及附庸风雅地折一支柳条,完成“灞陵折柳”的打卡成就。

郭汜就犯病了。

不知道是脑子抽筋,还是就想给他封邑的百姓耍耍威风,郭汜提出请天子和百官北渡渭水至左冯翊的高陵县参观。

刘弋当然不同意,公卿大臣和西凉军头们也不同意,大家开会讨论也没个结果。

郭汜出乎意料地倔强,就拧巴在这里。

大军沿着渭水两岸行军,北面是郭汜的一万余步骑,南面是张济、杨奉、董承、杨定,每家都是三千到四千的兵力,加起来才与郭汜相当。

没了郭汜,名义上的东归讨贼也开始让人变得心中不安了。

哪怕刘弋有谋划,却也不想在这种离着长安极近的地方跟郭汜翻脸。

本来好好地东归之路,也变得一波三折了起来。

与之相比,天子强烈要求给自己改个名,大臣们都没有过多地反应就通过了这件“小事”。

天子说的一套又一套——“协这个字,就好似朕在旁边看着你们做事一般,朕不喜欢。不如叫弋,弋,谓以绳系矢而射之也。意思呢,就是大军是箭矢,虽然东归,但根子还在关中,有绳子系着。”

当人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有一百个理由;当人不想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也总有一百个借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深空回响 换嫁后,大力美人发家致富养崽忙 谍海青云 师兄,你好香啊! 长生:我的修仙天赋能刷新 凌天苏清雅 这个明星塌房后业绩更强了 迦勒底:为了自由穿梭诸天万界 穿成真千金后,在皇宫签到被读心 泼刀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