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顽贼 > 第三百二十章 人力充足

第三百二十章 人力充足(2/3)

目录

刘承宗点头对这个数字予以肯定,让军器局官员带自己去衙门,道:“边走边说,每副军备都有什么?”

这次师成我看向何信,何信道:“回大帅,    一副军备有兵衣两表里、钵胄一顶、身甲一领、腰刀一柄、弓一张、弓弦二条、臂盾一面、箭三十枝、撒袋一副;两副加鸟铳一支、锡鳖药袋一对、药筒三十只、铅丸三百颗、火药六斤;三副加长矛一根、长牌一面。”

说着,师成我已经吩咐军器局吏员从库存中取三副军备过来。

刘承宗听着何信的报告就笑出声来,皱眉问道:“我不记得你在朝廷的军器局干过啊?”

这种军备按副的计算方式,非常有大明太祖皇帝的个人风格,    充满了对官吏的不信任感。

简单来说,如果不按副来计算,这九百六副军备就可以说成各式军备十七万余具,如果把甲片也算上,能说成三十万余具。

何信摇头道:“回大帅,小老儿可没在军器局干过,是西宁,三将军主持俱尔湾时,从西宁卫的军器局招来一些匠人,朝廷军器规章便也来了。”

刘承宗笑着应下,原来是承运干的。

他已经发现问题了,军器局生产能力不足,制造装备也有严重的滞后性,装备规制,仍是适用于一个战兵两名辅兵的小组装备。

这不禁让他感慨,    元帅府诞生于这个时代是幸运的,各方势力没有下限、自然环境由约束着他们的上限,    士兵们对他的要求也很低。

人们都非常忠诚,    哪怕他只有这一点点可怜的军械生产能力,整支军队使用的几乎除了抬枪火炮之外没多少自造装备,就凭吃得饱一口饭,    就能打出千里江山。

没过多久,军器局吏员就带十余名学徒携三副军备送至军器局衙门。

刘承宗一看果然没错,这就是三人战辅兵小组的装备,只是里面的兵衣、铠甲他都没见过。

这让他非常无奈,随他南征的将士很多人穿的都是明军军服,少数老兵则一件狮子营时期的冬衣穿一年,包括巴桑营在内的大多数士兵穿的都是不一定合身的缴获装备。

兵甲更不必说,有啥穿啥、有啥用啥。

他们可怜的制造能力、遥远的二府距离,让元帅府军队远没有达到造啥用啥的条件。

兵衣是夏冬内外两身,内衣为土黄色交领右衽中衣中裤;外衣为有牛皮加强胸、背、裆、腿、臂部防护的长至小腿的棉袄与棉裤,配宽幅腰带两条、行缠两副、皮靴一双。

铠甲则是以一件以铜焊工艺连接的半袖铁锁子甲为主,做工上乘;配皮垫铁护胫与护臂一副。

看兵衣的时候刘承宗还比较高兴,能看出元帅府的毛皮富裕,但是等他看见铠甲就不太满意了,指着锁子甲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刘承宗寻思,我的军器局就把我的士兵当成杂兵了呗,都穿着这玩意就上战场了。

平心而论焊接好的锁子甲并不差,但刘承宗觉得这套铠甲缺不少东西,冬衣和锁子甲搭配是极好的重兵内衬,但外甲呢?没有外甲。

不能说所有人都是轻步兵吧。

以至于刘承宗对腰刀、长矛、盾牌和鸟铳直接失去仔细看的欲望,自个儿的军队要靠这身锁子甲争天下,那肯定是没指望了。

最关键的是他的军队没有军饷,拿啥买铠甲配件,意味着士兵在第一次上战场之前根本没机会买铠甲。

师成我起初还没明白他问这话是什么意思,随后才反应过来,是大帅对这铠甲不满意,便道:“大帅,铁臂缚和布面甲,都可以由军士后期自配。”

“自配?”刘承宗皱眉道:“我看军器局的制造能力不差,需要士兵自配?”

何信有点尴尬,坐在边上不敢说话,师成我突然醒悟刘承宗生气的原因,顿时轻松了,解释道:“大帅息怒,请恕属下直言,元帅府久经征战,西宁许多事情在大帅南征后有了变化,各部互不同属,物资调配不周,兵甲军备要考虑成本。”

刘承宗道:“接着说。”

“过去大帅在时,各部都向大帅协调,不论何事,大帅可一言而决,但南征之后一切照旧,新事则人人不敢僭越,全靠勉力维持。”

师成我一一说道:“如三将军主持俱尔湾市场,练兵营军官想吃鲜菜,可我军旧例只有口粮肉干酱菜醋布配给,好在俱尔湾市场尚有盈利、三将军亦有威望,能调配鲜菜供给练兵,无非算作成本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我负责嘎嘎乱杀,反派负责貌美如花 顾北笙傅西洲结局 沙雕春风吹满地,恶毒公主逆天命 春生江上 顾北笙傅西洲免费看小说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顾北笙傅西洲免费阅读全文最新章节 顾北笙傅西洲全文免费 重生八零,钓系美人超会撩 顾北笙傅西洲全文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