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从八百开始崛起 > 第1394章 将军家事

第1394章 将军家事(1/4)

目录

唐刀终究是没能赶上大哥葬礼。

那位为彰显对牺牲将领敬重,极其罕见的亲至机场,扶棺椁痛哭,并亲自与张军长那位老上级冯玉将军一起扶灵至北碚双柏树暂厝。

停灵2日后,为张上将举行了盛大国葬!

那位亲笔题写了“勋烈常照”的挽词,冯玉将军的挽联是“抗战来建最大功劳正气千秋死无遗恨,从戎后同半生患难国仇初雪恸失元良。”

唁电从国内外纷纷发往国内,在安延城的那位领导人也托八十集团军驻山城办事处送来‘尽忠报国’的挽联!

而更让云集将军葬礼现场的中外记者们震惊的是,听说张上将出殡,山城竟然有十几万百姓涌上街头,将北碚至青木关梅花山公路两侧站满,形成了一条令人难以置信的立体通道。

而如果有飞机从山城上空飞过,完全可以很轻松的看到公祭地点,因为,由无数的人成群结队还在从山城各处涌向那里。

“我当然知道你,大哥和我虽徐州一别再未相聚,但多有电文来往,你是他最心爱之幼子,光是听你的名字,我的耳朵都已生出老茧。”唐刀温和的笑道。

“小叔叔,我同学说你身高一丈,腰围八尺,每天吃日本鬼子的肉十斤,喝血十斤,每每和日本鬼子开战,一声大吼就能吓死上百日本人!”年龄还未过十岁的将军幼子见到传说中的小叔叔,终于忍不住好奇询问道。

要知道,先前可是由军政部一位副部长上将级将领出面协调,那家医院也就派出一个医生前往中方医院参与会诊,和现在这态度简直是天壤之别。

那是因为西方从未懂过中国,懂过华夏民族!

这个有着数千年传承的国家和民族,无论是动荡纷乱年代的叱咤风云,还是繁盛勃兴时期的埋头苦干,总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万世师表孔子、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三闾大夫屈原、有“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亚圣孟子、有“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刚正不阿的司马迁、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才高八斗的曹植、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关心人民疾苦的诗圣杜甫、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文正公范仲淹、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气浩然的文天祥、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不惧牺牲的林则徐、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光明磊落的谭嗣同.

他们就像大文学家鲁迅所说的“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引领着整个中华民族,哪怕是长夜漫漫,也坚定前行,华夏风骨从未因为什么崖山之战就此断绝。

他的墓就在距离父母合墓的左侧99米,或许,年幼失怙的中国英雄最大的梦想依旧不过是依偎在父母的怀里,做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吧!

只是,战争让他提前长大了。

“廉云已经17,正是求学的年龄,如果你愿意,可以陪着大嫂一起前往米国,既可以照顾大嫂,也可以求学,西方传承虽然不比我中华悠久,但其西方文化也有其特色,可以取其长补我短嘛!而且西方于科技一道当下的确领先全球。

幼子恰出生于1931,正是九一八事变之际,故和其兄姐名字不同,取名卫国。

原来后世传言中将军遗孀听闻将军战死噩耗,绝食七日而亡纯粹是以讹传讹,将军遗孀早在数月前就已然病重在医院救治,张家到如今都还将消息瞒着,张家三子去医院看望时都还得脱下孝服,要哭也只能在家中哭泣。

不仅是父亲已经战死于前线,也不仅仅只是母亲也因为病入膏肓还在医院,更因为临别之时,将军竟然没给家中留下只言片语。

此前不会,此后亦不会!

也直到这时,张家才知道眼前这位年龄不过25,军衔也不过是陆军上校的叔叔能量有多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嫡姐逼我换亲?我揣崽冠宠世子府 凡人:我有一个随身世界 惊悚游戏:越作死竟然越强? 人在朝歌当王叔,你说这里是封神 圣拳! 神豪:月薪三千的我,买下全世界 开局极境横扫诸天 段明曦萧沐宸惨死重生全皇朝跪下叫祖宗免费阅读全文 都重生了,谁还是个恋爱脑 不良人:我在乱世画江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