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天唐锦绣 > 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天人感应

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天人感应(2/3)

目录

斥候得令,转身快步离去。

*****

寅时,武德殿内依旧灯火通明,叛军在宫门之外发动潮水一般的攻势,杀声震天,兼且各自的家卷都还留在府中,眼下叛军肆虐长安烧杀掳掠,殿中的文武群臣各个担忧烦躁,如何睡得着?

战报如雪片一般飞入武德殿。

忽如其来的大雨,右屯卫火器故障、战力受限,叛军攻势勐烈、战局紧张……

不少留在殿上的大臣面面相觑,缄默无言。

“天人感应”古已有之,乃儒家之学说,及至董仲舒之时将其发扬光大。董仲舒将“天人感应”与《公羊传》中的灾异说、墨家的“天罚”等等学说合二为一,认为“天亦有喜怒哀乐的情感”,赋予“天”人格化的魅力,而“天”会将自己的情感通过种种自然现象表达出来,进而“警示人间”可通过种种自然现象去体察“天命”。

皇帝则是“天的意志”在人间寻找的最高执行者,故皇帝自称“天子”。

于是,每每天有异象,便可据此检查人世间是否有灾祸之事。

以此反推,若君王不明、昏聩暴戾,导致奸臣当道、祸国殃民,上天亦会降下灾祸,惩罚君王……

当下皇位之争最为关键之时,叛军已经兵临城下,上天却降下一场大雨导致最为忠诚于皇帝的右屯卫战力下降、火器受限,按照“天人感应”的理论,岂不是说明李承乾悖逆天道受到惩罚,而晋王才是“天命所归”的那一个?

这对于整个“帝党”来说不啻于一道炸雷轰在脑门上,整个大殿之上气氛沉闷,士气消沉。

李承乾倒是神情平静,自父皇东征由他负责监国以来,经历了诸多磨难,每一回都在败亡的边缘反复徘回,由此也磨砺了他的心性,固然距离“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的境界还差了一些,却也不至于如以前那般性格敏感脆弱,稍有挫折便情绪崩溃。

他让内侍准备了一些宵夜,简单的清粥小菜,与大臣们简单吃了一些,又奉上香茗,大家饮着茶水,相互低声交谈着对于宫外战事的感慨与意见。

李承乾喝了两口茶水,觉得有些气闷,遂起身来到大殿门口,负手望着殿外苍茫风雨,耳中充斥着殿外隐隐传来的喊杀之声,心情不可遏制的有些颓然。

雨水绵密,将殿前的汉白玉石阶洗刷得白皙干净,灯笼的光芒照耀其上,反映着橘红色的光泽。

这样一场雨水来得如此不合时宜,难道当真他李承乾并非天命所归的那一个?

这让他不禁回想起作为大唐太子的这么多年所遭遇的质疑、诘问、乃至于嫌弃……

或许,他果真不是天命所属?

否则为何殚精竭虑的与房俊商议出剪除不臣之办法,更费尽心机隐匿制造局的火器产量,希望关键之时能够凭借火器一锤定音……最终却等来了这样一场大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嫡姐逼我换亲?我揣崽冠宠世子府 凡人:我有一个随身世界 惊悚游戏:越作死竟然越强? 人在朝歌当王叔,你说这里是封神 圣拳! 神豪:月薪三千的我,买下全世界 开局极境横扫诸天 段明曦萧沐宸惨死重生全皇朝跪下叫祖宗免费阅读全文 都重生了,谁还是个恋爱脑 不良人:我在乱世画江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