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开局庶子,嫂嫂请自重! > 第六十二章:脑子不够使的罗秀才...

第六十二章:脑子不够使的罗秀才...(1/3)

目录

贾琮道:“六月院试必是陈御史主考,看来他真是有门路的。

不久再有全省乡试主考资历,没准又要升了.....先生,罗秀才不能留。”

“这是个马蜂窝。”

秦业皱眉,低头看袍下靴子:“捅了他又捅了一个吏部考功司,对你仕途不利。

考功司罗郎中,陈御史未必参得下来。

都察院六科十三道,吏科都给事中与罗耀有交情.....他有封驳之权。”

贾琮沉吟道:“老师和陈御史的会试座师是谁?”

“杨阁老。”

秦业看了爱徒一眼,似是有所疑惑。

“这就足够了。”

贾琮笑着解释道:“并非是学生想主动闹事,而是有些事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罗秀才有无数把柄可借题发挥,一旦......那时可以痛打落水狗。

罗郎中无法反驳,只能寻别的空子,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秦业点点头,他已经麻木了。

对于学生的任何反常手段、思维、名词,都有了免疫力。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有时他身在局中,未必有贾琮看得清楚。

况且他搞建设有两把刷子,搞政治便不行。

要不然何至于进士出身、作风没问题,这个年纪怎么还在厅级混?

秦海为秦业穿戴、打扮整齐,一身五品白鹇补服,补子宽大鲜亮。

贾琮换了一身皂色长衫,腰间束着精致的玉带。

脚下蹬着缎面长靴,俗话说得好,“男要俏,一身皂”。

他这一身打扮,果然为他增添了几分翩翩公子的风度。

师生二人一前一后步出府门,上了早已等候在外的马车轿子。

秦可卿细心地为他们准备了一把油纸伞以防不测之雨,由秦海亲自驾车。

轿夫还是养不起,仍旧坐马车出城。

秦家到底是什么经济水平呢?

红楼原著中还是给出了数字,秦业逝世后,秦钟紧接着病丧。

死前记挂,秦业一生所攒下的银子:“约摸三四千两。”

明朝万历年间,一两白银值两石米(三百多斤)。

按照现代一斤米市均价三块多,一两银子就是一千多块钱。

三四千两,至少四百万人民币。

之前秦业送秦钟去上学,数十两银子还要东拼西凑,为什么又富裕了?

按照原著时间线,那时秦可卿还在宁国府管家。

也就是说,现在的秦家是没有这么多钱的。

凡事就怕对比,宁荣二府的应酬、送礼、排场。

一个月花销上万两银子都是最少的,相对于贾府,秦业就一穷户。

相对于百姓,秦业又算妥妥中产阶级,小富。

至于大楚朝的银子购买力,则有个直观的概念。

贾探春治理大观园,宝姐姐说了:八百两银子,可以在京城买几间房、几亩地。

不得不谈京城的房价,古往今来就不低。

车轮缓缓滚向固安城的东门,街市繁华,与京师的景象迥然不同。

市民的数量比宛平还要稀少,但道路却平整得多。

不过,一旦车轮驶上那些崎岖不平的官道。

仍旧会颠簸得人上下起伏,让人难以坐稳。

秦业不由一问:“你提出的水泥配方,是从何而来的?”

贾琮并不打算隐瞒,侃侃道:“《大学》不是说格物致知吗,学生近来闲暇之时。

见老师司下之人治河,使用石灰、粘土。

便拿了石灰石、粘土、铁矿、石膏胡乱捣鼓

学生就想,以工部的运作,想必是能生产的。”

秦业看向弟子,揶揄道:“又是梦靥开启灵光?灵光保佑?

此乃不务正业之道,你可知北明魏忠贤为何祸国殃民?

因为天启皇帝朱由校不务正业,专爱干木匠活,昏庸无能。

杨镐无能、高第无用,孙承宗、袁崇焕有心杀贼。

然,却无力回天,女真蛮子寇关......若不是我朝太祖英明神武。

江南起兵收复中原、朔北,一统南北,奠定汉家江山。

目今中原腹地,恐怕早成了异族天下,这就是玩物丧志。”

贾琮有理有据:“先生,圣贤有言,格物致知诚心正意,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

见爱徒言辞凿凿,还拿先贤经典举例。

秦业也一时哑口无言,有些碍不下面子。

索性掀开轿帘,朝车外骑马的山子野问道:“水泥之策是否可行?”

山子野闻言,转过身拱手道:“卑职与司下工官探讨、测试过。

贾公子真乃不世出之奇才,此法确实可行。

不过郎中大人,下官亦有两点,其一,铁矿这些是官府管理的。

其二,官窑有待改进,非工部能做主,不能量产。

贾公子设计的这种水泥,附于砖石,粘性、坚韧。

皆叹为观止,相比夯筑,耗费人力财力更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公主成群,赘婿家里放不下了 这个影帝入戏太深 医道官途从省保健局崛起苏榆北高梓淇 算卦太准,一不小心功德爆表啦! 医道官途之绝对权力苏榆北高梓淇 布衣官场 布衣官场苏榆北高梓淇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苏榆北高梓淇布衣官场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全系小师妹,嚣张点怎么了 玄医入世:女神求我别退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