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 222 财政之忧

222 财政之忧(2/3)

目录

“梁公行事周密,臣并无异议。”

谢安并不知道桓熙与王猛在三言两语间,就已经敲定了关于他在梁国的官职。

桓熙对谢安的能力,自是心知肚明。

虽然谢安不像王猛一样全面,并不具备出众的军事才能,但是在桓熙麾下,最不缺的就是能征善战的大将。

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二月十二,楚军南渡汉水,班师于襄阳。

郗超身为楚国尚书令,为群臣之首,带领众臣在城郊相迎。

“恭贺楚公,得胜而归,光复旧都,功在社稷。”

郗超上前道贺。

桓温走下马车,握住郗超的手,说道:

“战事固然凶险,可要是没有景兴为我稳定后方,我安能放心于敌僵持。

“景兴坐镇荆州,总揽后勤,调拨军粮,从无短缺,此番收复洛阳,以景兴功劳为最。”

事实上,桓温在为将佐们请封时,就是将郗超表为首功。

当然,最关键的是洛阳之战虽然声势浩大,但是归根结底,桓温与慕容恪打的是一场后勤战。

因此,首功归于坐镇后方,总揽后勤的郗超头上,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郗超凭借此功劳,获封高平县侯。

按理说,以首功收复洛阳,做个县公也是绰绰有余,毕竟光复旧都的政治影响不容忽视。

但郗超之父郗愔为南昌县公,魏晋以孝治天下,这个崇尚孝道的时代,桓温、桓熙父子二人在官爵上并驾齐驱,终究只是特例。

桓温与郗超携手入城,消却了重逢的喜悦,二人必须直面楚国财政拮据的难题。

桓熙通过改革商税,增加财政收入,但这是因为桓熙此前为了鼓励商业的发展,制定了较低的税率。

别看桓熙统治关陇的时间并不长,但在他的政策鼓励之下,关陇地区的商业繁荣更甚江南。

而在江南地区,商税不可谓不重,除了十分之一的关税以外,还有百分之四的交易税,同时,征牛埭税、桁渡税等等,商业上的杂税名目繁多。

桓温、郗超继续在商税上面想办法,用以补贴财政,只怕是要竭泽而渔。

至于苦一苦民众,向他们摊派苛捐杂税,则更不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法师领主:人在异世抽卡成神 无上剑体 我在古玩街捡漏,开局十万倍利润 轩辕剑帝 陈飞宇苏映雪 三国,汉高祖亲自匡扶汉室 入夜,墨总被娇软小撩精钓成翘嘴 叶辰萧初然 上门龙婿 斗罗:我靠读心成为武魂殿圣女 拨动命运长河,我在诸天享尽天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