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靖难攻略 > 第391章 新年气象

第391章 新年气象(3/4)

目录

“倘若关内的新政各省也跟着执行,那五六年后的中学学子数量恐怕也不会低于五十万,历年毕业者不下十万。”

“对于朝廷来说,早年用官学学子担任胥吏是不得已的办法。”

“如今官学学子数量已经饱和,那么就得想办法从数量提升为质量了。”

“殿下英明。”宋礼没有拍马屁,他是真的觉得朱高煦这个先满足数量再提升质量的办法很不错。

至少就现在来看,凡是推行了新政的地区,不管是行政效率还是税收数量都得到了提高,百姓生活也比之前滋润了许多。

“今年的定额是四千万石,虽然看上去很艰难,但只要北方的北直隶三地新政推行成功,那四千万石的定额还是很容易满足的。”

朱高煦提起了增加定额的事情,这在他看来是必然的事情,而群臣也早已习惯了朝廷定额每隔两年就会增加的情况。

在今早的大朝会上,户部尚书郭资公布了大明去年的人口和耕地、财政情况。

七千六百余万口,五亿八千余万亩,朝廷财政收入为田赋加军屯五千二百万石,以及各类税收八百余万贯。

折色下来,朝廷财政收入接近三千万贯,平均每个百姓贡献四百文的税收。

不过要是按照正常的粮食亩产和十税一的税收,那光凭土地上的粮食税收,大明就应该到手七八千万石,折色近三千万贯。

当然,朱高煦并不打算按照这个方式把税收收上来,而是认为要留给百姓一部分。

因为他很清楚,大明的官员胥吏并非没有贪腐,只是贪腐的事情没有检举到他面前罢了。

在他看来,每十亩能收一石粮就已经十分不错了。

“今年估计还是寅吃卯粮的一年,不过今年过后就好了。”

朱高煦瞥了一眼户部送来的奏疏,心里也不免想到了在孝陵里面躺着的老朱。

“爷爷啊,您看看,您攒的这些钱粮,孙儿到现在还没用完呢……”

朱高煦有些得意,同时也不免想起了大手大脚的朱允炆。

得亏自己动作快,要不然朱允炆手快继续给江南免两年税,自己就真的得抓破脑袋搞钱了。

“北直隶三地报名学子数量有多少,是否受到影响了?”

朱高煦询问宋礼,宋礼闻言颔首道:“自然是受到了些影响,过去一年报名的学子数量只有四十六万,不足三地总人口的半成。”

“嗯……”朱高煦想了想,随后才道:“对于不安排孩子上学的百姓,除非特别贫困,不然罚其父兄。”

“若是特别贫困,那便迁徙其前往关外或安南、贵州,发放耕田给他们。”

朱高煦很清楚当下新政推行中不会有很贫困的家庭,因为他去年入秋时才调了关外十四万头耕牛入关。

这些耕牛按照时间来算,应该已经到了百姓手中了。

如今朝廷又调了三百万石前往三地作为开荒粮,每开荒一亩地可得粮一石。

也就是说,只要肯卖力气开荒,他们不仅能吃饱,还能得到属于自己的耕地。

这样的政策将会持续三年,而三年后这些百姓手中也有了自己的耕地,即便朝廷不发粮食,他们也会自行开荒。

若是河南与北直隶能复耕回两宋时期的耕地数量,那北方的农业经济也就自然而然上去了,之后只要继续加大煤矿、水泥、矿产等资源的开发,北方经济即便无法与江南相比,但也不会比西南差到哪里去。

如此一来,自己的计划也算成功了一半。

想到这里,朱高煦也摆了摆手示意宋礼退下。

待他离开后,朱高煦靠在椅子上休息了片刻,这才命令亦失哈准备步舆。

半个时辰后,他出现在了乾清宫外,隔着老远便听到了朱瞻壑那刺耳的笑声。

下了步舆,他披着狐裘走入宫门,在宫道上边瞧见了打雪架的朱瞻基、朱瞻壑、朱瞻圻等人。

朱瞻基去云南的时候才五六岁,如今已经十一岁了。

这还是他第一次看到厚达半尺的雪,所以拉着朱瞻壑他们便打起了雪架。

瞧见突然出现的朱高煦,朱瞻基不知道的为什么,被吓得愣在了原地。

倒是朱瞻壑不断往他身上扔雪球,但他一点都感受不到。

“小心别感冒了,大侄子……”

路过朱瞻基身旁时,朱高煦伸出手拍了拍朱瞻基的肩膀,随后便越过他走入了乾清宫内。

待朱高煦走远,朱瞻基才反应过来,拿起地上的雪球,一个人追着朱瞻壑两人打。

朱瞻圻因为母亲是张奉仪的缘故,因此很少能看到朱高煦,一见到朱高煦便凑了上来:“爹……”

五岁的朱瞻圻抱住朱高煦小腿,朱高煦见状轻笑蹲下:“在这里与哥哥们好好玩,爹还有事情要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劫在西游?我道心与相俱空 全球寿命抽奖:只有我能指定奖励 1979黄金时代 下阵雨 惊!网恋对象竟是星际最强指挥官 大魔王她回来了[全息] 妖孽仙医 夫人六岁半,沈爷轻点宠 让你写超级英雄,你写小丑? 老实人,但玛丽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