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靖难攻略 > 第303章 苛捐杂税

第303章 苛捐杂税(2/3)

目录

虽然已经是十月末,但此刻官道两旁四周的耕地却依旧有不少人在劳作的身影。

在后世的农村,除了少部分地区以外,冬季无疑是农闲时刻,尤其是农历的十月尾巴,很多农民都会赋闲在家。

相较于后世,古代的农民可以说是全年无休。

“看样子还得忙到冬月中旬……”

朱高煦的声音在马车内响起,熟悉江南农务的他只是一眼便知道了百姓们在忙碌什么,需要忙碌到什么时候。

冬季是农民整修农田和耕牛的最佳时机,他们往往会利用冬至这一节气的休整期,对农田进行整地修整,清除杂草并翻耕土壤,以便为明年的春耕做好准备。

同时,他们还会检查耕牛、骡子、挽马的体况,给予适当的养护,使它们在来年的农田作业中发挥最佳效能。

如今的耕田间,便充满了修整耕地的农民身影,以朱高煦的经验来看,这些农民起码要忙碌到十一月中旬乃至下旬。

以朱高煦的体感来说,他觉得明初的气温要比后世冷,因此等到十一月中下旬,兴许江南一带也已经进入零度以下了。

届时这些百姓为了修整农田,少不了会在手上留下一些冻疮。

等入了腊月,他们还不能休息,等抓住时间将收获的粮食加工为成粮,同时制作酱料等食物。

一些家境不好的,还会在家里编织草鞋、簸箕等商品,以此赚取额外的收入。

看着他们的情况,朱高煦倒是没有打扰,而是默默记下这一切,同时拿出了一本文册记录。

在这本文册上写明了各省的田亩数量,以及人口数量,还有需要缴纳多少税粮,平均每亩税粮食多少斤等数据。

大明的田赋是定额,随后根据百姓的上、中、下三户身份平均分配定额的田赋。

这样的好处是从纸面来看,百姓的负担都不大,但坏处就是一旦执行起来会有许多可以偷奸耍滑的地方。

把上等水田改为旱田,把上户身份改为下户都是小儿科了,过分些的直接把上等水田改为山地,甚至伙同地方官员,勾结他们把本该属于自己头上的赋税转嫁给毫无背景的平头百姓。

站在朱高煦的角度,他是希望不要弄得太繁琐,而是一刀砍下,直接定为十赋一。

但是治理国家不能凭借个人想法,还得根据现实情况来进行更改。

田赋十赋一、商税十税一的政策已经在山东施行了,可由于官员数量不足,永乐元年的山东税收情况并不如朱高煦预想的那么乐观。

朱高煦翻到了代表山东的那一页,其中写了许多关于山东的税收,由于朱高煦废除了山东的杂项税收,因此整页纸上十分干净简短。

【山东布政使司有田五千七百四十六万二百余三十七亩六分地,实缴田赋四百五十二万三千四百六十七石半,商税三十六万四千七百二十五贯三钱四厘。】

今年山东缴纳了四百五十二余石税粮,相比较洪武年间二百八十五万的税粮,直接增加了一百六十七万石。

看上去百姓的负担加重了,但实际上是减轻了,因为山东并没有进行徭役,也没有征收各类人丁丝绢的杂项,只保持了在各县城门收取的商税,数目也十分可观。

但即便如此,它却并没有达到朱高煦的预期。

因为按照山东的亩产来说,田赋起码能收到六百万石以上,商税也不应该这么少。

这比他预期的少了近一百五十万石,原因就在于这次完全彻底按照十赋一和十税一进行的,只有青州、登州、莱州这三个州府的百姓,以及三个州府的所有县城。

离开了官员最多的这三府后,另外的济南、东昌、兖州三府想要贯彻这个政策就开始困难了。

“保持一比四百左右的官民比例就保持基本收税,不过还得考虑吏治问题……”

朱高煦呢喃着,他算了一笔账,就是他在山东投入的官员数量,以及在青、登、莱三州投入的官员数量。

在老朱的制度下,正常一个县是五名职官搭配二十到七十名不等的胥吏。

胥吏的俸禄在洪武十三年定下标准,此后几乎再无大变。

其中,一、二品衙门的月俸二石五斗,从上到下依次递减,到了六品衙门则是月俸一石,并不算太低。

在册上的吏为五万五千余人,但没在册的却有十余万人,而这群人的俸禄则是地方衙门拨给。

在这样的制度下,曾经的青登莱三府的地方官员数量不到二百人,胥吏一千二百余人。

他拿下青登莱三府后,又调渤海一千四百余名吏目加入其中,因此当地官吏数目为二千八百人,百姓则是在迁移之下波动较大,但也保持在一百八十万左右。

算上税务司的三千官员中的一千五百人,今年的三府赋税收取中动用了整整四千三百官吏。

在这样的局面下,三府两千余万亩的耕地缴纳了二百八十万石,接近改制前山东全省的税粮缴纳情况,而掌握另外大半田亩的济南三府却只缴纳了一百七十二万石。

“得更换地方胥吏成自己人才行。”

大致算了一下用人成本和税粮收取情况后,朱高煦便决定了要调渤海毕业的学子南下山东。

今年渤海会在腊月毕业两万学子,而这也是渤海学子毕业浪潮的巅峰。

当这批洪武三十年就学的学子们毕业后,渤海平均每年的毕业数量会下降到一万人,而辽东的学子还没完成五年学业。

不过只要撑到永乐三年结束,等洪武三十二年入学的十余万辽东学子毕业,那自己手上的人就足够了。

届时不管是对山东大兴教育,还是把山东基层胥吏全部换血都足够。

至于今年毕业的这两万人,朱高煦也不准备全部投入南下为官的队伍中。

他想要从中选出一些优质的人才,专门投入到数理化的研究中,毕竟科学才是生产力。

为此,他早早就让亦失哈将他自己所出的数理化考卷印刷,提前两个月运往了渤海。

等到年末毕业考的时候,只要有人能脱颖而出,那他们就会被朱高煦投入课题研究中,根据朱高煦提供的思路,向着各个方向去研究,去完善基础数学、物理和化学,同时发明改进一些现有和没有的科学产物。

朱高煦不是全知全能,他只能给出他知道的方向让人去研究,具体能否成功他也不知道。

他真正的战场还是得解决大明的弊病,例如毕业的这两万学子。

“眼下辽东有五千官员维持局面,但明显不够用,先留一万在当地吧……”

朱高煦呢喃着,同时将这件事情记录在文册上。

过后,他又稍微计算了一下,如果加上在山东的渤海胥吏和税务司官员,再加上可支配的这一万学子,那就是一万四千四百人。

如今整个山东人口是五百万左右,因此将这批人完全作用到基层的话,那基本能实现对山东从下而上的掌控,山东也能作为新政策的试点运行,并在成功后推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总裁夫人携多个马甲为你护航白苓傅琛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横推名门正派,我的修为无限暴涨 普攻永久加生命,这个弓箭手有亿点肉! 修真:我在宗门养灵鹿 从超能密武到肉体爆星 巫师:成为万界炼金供应商 总裁夫人携多个马甲为你护航白苓傅琛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总裁夫人携多个马甲为你护航白苓傅琛 总裁夫人携多个马甲为你护航 全民:神话降临,我提前氪金百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