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靖难攻略 > 第124章 渡海登莱

第124章 渡海登莱(2/4)

目录

李权回答着朱允炆,闻言的齐泰也道:

“太孙,依照常理,从南京前往登州一般需要十五日,而渤海王只花了十二日就抵达了登州,看来他急于就藩。”

齐泰说的很隐晦,但殿内的众人都听出来了。

齐泰还是怀疑朱高煦心怀不轨,但朱允炆一如既往的笑着起身。

他走到齐泰面前,善意笑道:“我知道先生想要为孤巩固地位,但高煦当下既然已经到了登州,那想来渡海也就在这几日。”

“以吉林之地意图心怀不轨,先生还是太高看高煦了。”

朱允炆还是一如既往的不欢迎朱高煦,毕竟这半个月来,几乎是他自去年大教场考校后最高兴的一段日子。

不仅赶走了朱高煦,还剪除了晋王的许多羽翼,就连云南平叛的事情也是连战连捷,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这种时候齐泰的谏言,别说朱允炆听不进去,就算他说给老朱听,老朱恐怕也会嗤之以鼻。

为了绕开话题,黄子澄也对朱允炆作揖道:“殿下,四川行都司及乌蒙等府已经派出了山工,想来只需要三个月就能探明当地是否有金银铜矿。”

“好……”朱允炆微笑颔首,如果他能确定朱高煦所绘的第二张矿图也有金银铜矿,那今年的秋税就可以继续以钞抵税了。

想到这里,他看向了齐泰:“先生之见,乌蒙等六府的土司势力如何?”

“若是当地探查出金银铜矿,当地土司是否会如云南土司般举兵叛乱?”

面对这个问题,对天下兵马都司如数家珍的齐泰没有过多犹豫,自然点头道:

“那乌蒙山、大雪山(大凉山)一带罗罗甚多,动辄掳掠行人上山为奴,为人刁馋懒坏……”

“此山中罗罗土司不仅对行人如此,便是对本族人也是动辄打杀,呼之为牲畜。”

“如此贪婪蠢笨之人,即便不会举兵劫掠矿场,也会对官道形成威胁。”

“依臣之见,当在平定侬贞祐后下旨,令魏国公率大军平定乌蒙山、大雪山等罗罗土司,将其民从山中俘出,安置河谷,编民百户为里,五里为乡,五乡为镇,五镇为县,五县设府。”

“不仅是此地需要如此,对广南、临安等地土司之民也当如此。”

不得不说齐泰对地方上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这也难怪朱元璋会在询问过他天下卫所事宜后,将他派到兵部。

在他说完,黄子澄也急于表现,因此作揖道:“日前户部知印张水清上疏,言云南、四川诸地皆处边夷之地,民皆啰啰。”

“朝廷虽以当地头人为世袭土官,然当地三纲五常之道,懵然不知,朝廷宜设学校,以教其子弟。”

“臣以为,应当在四川及云南诸地设置儒学,以此教化土民。”

“这倒是个好办法……”听到黄子澄的话,朱允炆也微微颌首,先不提他喜欢儒学,单黄子澄的这个办法就能解决土民与汉民不知其所语言的困境。

不过想要施行这个政策,摆在朱允炆面前的难题就是需要一大批读书人前往云南、四川等地教授儒学。

“此办法虽好,但国子监中贡生大多还在地方上督促衙门修建堰塘水渠,天下读书人鲜少,若是要教化云南、四川等地,恐读书人不足。”

“这……”黄子澄倒是没想到这一遭,不过他反应也很快,当即作揖道:

“我可与汉中教授方孝孺商榷,若是朝廷愿意予他弟子官职,兴许能在西南大兴文化。”

“若是如此,当记现在一大功!”听到黄子澄的话,朱允炆也热切的给出了承诺。

得到承诺的黄子澄也连忙回礼,保证道:“太孙请放心,臣定不辱使命。”

“太孙”见黄子澄那高兴的模样,齐泰不得不站出来泼冷水道:

“六府土司虽然武功不盛,但身居山中,难以捕捉。”

“以臣之见,不必急于招抚六府土民,而是应当将目光放到云南上。”

“云南?”朱允炆皱眉:“先生不是说侬贞祐被平在即吗?”

“侬贞祐虽然被平在即,但侬贞祐在云南五百余家土司中并不算大土司。”

“云南土司之中,以麓川最为强盛,其次为蒙自、丽江、弥勒州、元谋、勐缅、永昌、王弄、阿迷州等处土司。”

“这其中,丽江与弥勒州、阿迷州、元谋等处土司还算服从王化,也能听从朝廷节制,可其它的土司就对朝廷阳奉阴违了。”

“当下平定侬贞祐后,理当观望其余土司情况,若是没有再生叛乱,方可开采金银铜矿,大开西南儒学。”

齐泰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不过朱允炆听后却豁达一笑:

“先生还是太杞人忧天了,自麓川败于黔宁王(沐英)之手后,西南的大土司还有几个敢于跳梁?”

“此次侬贞祐与越州土目阿资被平,云南土司恐怕人人自危,哪还敢捋朝廷的虎须。”

说罢,朱允炆摆摆手:“好了,二位先生可以先去忙衙门里的事情了,孤已经知道接下来应该如何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避孕失败我怀上首富两个继承人 避孕失败我怀上首富两个继承人许初愿薄宴洲 创业系神豪:我要供养百万员工! 长生,从重瞳开始 四合院:穿越傻柱,逼疯全院 法师领主:人在异世抽卡成神 无上剑体 我在古玩街捡漏,开局十万倍利润 轩辕剑帝 陈飞宇苏映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