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人在缅北,打成最强轻步兵 > 第119章 大战将近!

第119章 大战将近!(1/4)

目录

一声令下,演习开始。

战壕中的红方好整以暇,在到达有效火力范围之前绝不开枪,而正在以单纵队队形向战壕目标点前进的蓝方则更没有用开火拖慢前进速度的打算。

场面既安静又诡异,一直到双方距离拉近到300米左右,蓝方进攻的号角终于吹响。

前出的掷弹手开始向前投掷烟雾弹,两名榴弹步枪手对堑壕前突弯曲处发射枪榴弹。

训练弹就像一个大炮仗一样在红方佣兵面前爆开,他们不为所动,但导演却直接宣布了3人出局。

于是,战斗正式打响。

枪声密集响起,激光线条在烟雾中乱飞,虽然大部分被阻挡,但仍有少量最为击杀指示的激光穿透了烟雾,射向了蓝方的方向。

——

可这并没有造成任何杀伤,因为蓝方根本就没有打算以烟雾作为掩护。

在留下一名机枪手作为火力压制之后,剩余六人组开始以惊人的速度进行突击,300米距离瞬间被拉近到200米,所有人抢占掩体,开始进行最后的冲击前准备。

动与静的转换,就在一瞬间。

变速,就是堑壕冲击战的精髓!

这个时候,蓝方全部隐蔽在树丛、岩石或者是地面褶皱之后,红方的直射火力失去目标,有限的爆炸物则根本没办法造成有效杀伤。

4挺轻机枪在持续开火维持压制态势,但问题是,7人组的分布实在是太散了!

是的,他们人数很多,可弹药终归是有限的,平均一人占据超过300平米的活动范围,哪怕是有3人一组对单个目标进行压制,都无法完全限制住蓝方的行动!

以至于,蓝方甚至还能在火力持续的间隙,轻松自如地转换掩体,并且继续向前突进!

这就是攻守双方的优劣转换。

很多人以为,在遂行冲击战斗、或者干脆叫做“阵地突击”战斗中,守方是优势极大的一方,只要对着面前不断扫射,哪怕是一只兔子也跑不过去。

但事实上,这是典型的刻板印象。

实际情况是,在攻守双方兵力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武器装备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守方的优势确实很大。

但如果一次阵地突击战中,双方的人数都在百人以下,甚至20人以下,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因为,守方的火力密度,根本就没办法覆盖广阔且地形崎岖、掩体众多的战场,根本就无法形成有效的压制!

我不往前冲,你能怎么样?

枪声一停我就跑,枪声一响我往地上一趴,打?你打个锤子!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陈沉穿越的第一仗,明明人数相差并不大,但他所在的同盟军连队,却被缅方咬得死死的、甚至连人数也被咬到只剩20几个。

因为守方的活动范围是有限的,而攻方则是接近无限的。

这种活动范围的差距,会将守方的压制力无限稀释,甚至稀释到根本无足轻重的程度。

这个时候,红方的白狗也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

己方消耗了大量的弹药,演习预定的弹药基数已经打掉了一半,但他们居然连蓝方一个人都还没有打掉!

而且,对方都已经突进到150米范围,马上就要开始最后的冲击了!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压制就是慢性死亡,不压制,等对方冲到30米之内,那己方的优势火力就全部失效,将被迫进入近距离作战节奏,那时候就是纯粹赌命了。

怎么办?

白狗的脑子飞速旋转,他试图收缩防线,增加火力厚度,但就在他命令下达的一瞬间、在防线内人员开始调度的一瞬间,对方的指挥官敏锐地捕捉到了火力变化的征兆。

最后的冲击立刻发起,掷弹手再次使用烟雾弹遮蔽,同时使用爆炸物进行火力压制。

火力组占据优势点位全力输出,机动组则按照FM战术规范侧翼突进。

胡狼和陈沉两个精确射手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在100米不到的距离内,他们从侧翼打掉了3个机枪点位。

红方的火力瞬间弱了下去,被烟雾弹分割的战场中,蓝方已经突进到了30米以内。

接下来,就是彻彻底底的短兵相接。

什么枪法、什么装备,在堑壕战中都失去了意义,唯一决定胜负的,就是一个字:

快!

又是一次变速,蓝方在进入堑壕之后首先做了一次整队,仅存的五人分成两组,分别从两侧发起进攻。

交错的火力让那个白狗出现了误判,他错误地把相对较多的兵力投放在了带有轻机枪的那一侧,反倒让有两个精确射手压阵的机动组如鱼得水地进入了直接行动的节奏。

这已经不是战斗,而是收割了。

速度提到极致,无论是射击还是运动,胡狼和陈沉配合默契。

在某一瞬间,陈沉甚至找到了以前做IPSC训练时的节奏

进入堑壕30秒,战斗结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易孕体质七零长嫂凶又甜程惠高远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穿越兽世成稀有雌性:大佬追着宠 穿越:从八佰到巴顿 易孕体质七零长嫂凶又甜 重生黑猫他们都叫我诡异之主 退婚后,前任小叔缠上我 武道:我七十老头,一枪挑翻修仙者 假千金退婚傅少贼心不死沈思傅司年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我的昆明姑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