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衣冠不南渡 > 第77章 发难

第77章 发难(2/4)

目录

没办法,书在人家的手里,你寒门庶民想要当官,你得去读书啊,那你不投靠世家,你还想从哪里获取知识??

文皇帝其实一直都在致力于大魏的教育事业。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我大魏文皇帝虽然做出了很多糊涂事,但是也不能说对社稷完全没有贡献。

魏文帝曹丕在黄初年恢复了洛阳的太学,设博士十九人,广纳天下的贤才来就读。

太学生在曹髦时期已经达到了两千多人的规模。

当初曹丕按着汉制设五经策试之法,通过考试的可补掌故,太子舍人,郎中等职位。

这在一定程度上淘汰掉了那些酒囊饭袋,为魏国君王们提供了人才来源,同时,曹丕在各地推行儒学,设立庠序,高呼:以太学治天下,以庠序教城邑!

大魏不当人的虽然不少,但是真正有才能的人也非常多,尤其是对比吴国蜀国来说,人才根本就没有中断过,教育机构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可无论是太学,还是各地的庠序,都不能解决大族的问题。

魏晋跟后面的朝代不同,此刻书籍还是稀罕物,印刷术没有出现,纸张还很是贵重,知识还是通过家族的方式来传递,启蒙且不提,高级的知识理论都是被垄断的。

像后来的朱元璋可以大开杀戒,杀的群臣人头滚滚,然后再召其余人来给自己做事,但是曹髦却干不了,这不是曹髦没胆魄,是他没那个基本盘啊,读书人都是大族出身,你将大族杀干净了,那伱靠什么来治理天下?

他又不能开科举来招人,开科举或许能提升官员的水平,可参与科举的还是那些大族子弟啊,寻常百姓连书都碰不到,就是有钱也买不到知识,受教育的资格都没有,你参与个什么考核呢??

何曾说要将这些人统统杀掉的时候,曹髦就问他:杀了他们,该用谁来治理天下?

这并非是曹髦想听何曾的吹捧,这是他的心里话。

本来就没几个能用的人才,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杀,尚书台的几个人,干掉了他们,那谁能来接替他们呢?

曹髦此刻正在打量着麾下的群臣,心里有诸多想法。

荀顗看向了郭彰,郭彰当即站起身来,朝着曹髦行礼大拜。

“陛下,当初文皇帝曾有令,要以政绩来提拔官员,要以五试考核来任免官员,当今的郑公,任意提拔自己的亲信,公然与廷尉勾结,栽赃陷害,将不与自己亲近的人罢免,将自己的人提拔上去,他所提拔的人,看不出平日里的政绩,也不曾通过任何的考核。”

“官员的调动升迁,都因他的一言而定,这使得天下官员寒心啊。”

“陛下,臣听闻,赏罚分明,提拔有序,方才是治理天下的道理,而一意孤行,不顾政绩和德行,以自己的想法来肆意行人事,社稷难安啊!”

郭彰这番话一出,庙堂内一片死寂。

别看郭君一口一个郑袤,言语里都是在责怪郑袤,可他说的是谁,大家都心知肚明。

请访问最新地址

他的矛头是直接对准了皇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仙子们都对我有非分之想 七零娇软真千金把最帅糙汉撩疯了 映月宫 亦如浅 困雾 养育人类,猫猫有责! 福妻祸夫 末世:普攻成神,从暴打绿茶女开始 灵气复苏开局始皇秘法疯狂晋级 宁小姐,周先生服软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