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人生1984 > 第167章 好大的排场

第167章 好大的排场(2/2)

目录

李云海看着她靓丽的身影,消失在院子深处,这才离开。

李云海是懂自己父亲的,李德明那一票,的确是投的李明水。

李云海在省商业局工作,在省城又有一定的人脉圈子,以后乡里、村里要跑什么项目资金时,多一个人说话,总归是好事。

三个竞选人,也是投票人,代表各自的家庭投了选票。

邵玉清是个聪明人,一听这履历,就觉得这里面大有文章。

全场哗的一声!

邵玉清也有些发怔,他报完之后,才发现有些不对劲。

由于国内计算机教育资源匮乏,人们主要通过电视台、报刊和书籍来获取计算机相关知识。

经过李云海的一番操作,父亲成功的当上了族长和村支书。

李云海拿出一支笔,在本子上指指点点,说道:“对,我们寒假只开20个班,只招收1000个学生。每天晚上从七点上到九点,两个课时。礼拜天也是如此,上午和下午休息。”

20个班级,总计需要支付1万6千元的课时费。

这是不记名投票,谁也不知道哪个村民选了谁。

再加上李云海一系列的神操作,李德明当选的几率,并不比李明水低。

林芝噗嗤笑道:“我就是个科员,连个副主任科员都不是,这算哪门子的高升啊?”

林芝却十分低调,只说自己在省文化局工作。

林芝朝李云海挥了挥手:“好了,我中午去找你,你不用来接我。再见!”

这样的人家,岂是万元户可以比拟的?

随后,三个竞选人各自上台,说了一番竞选词。

人工费用的支出,加在一起,是万元。

80年代初,我国大多数家庭并没有经济能力购买电视机,相关的计算机培训班也不多,于是报刊和书籍成为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首选方式。

每户只派一个代表投票,每票只可以选一个人。

刘燕他们高兴的拍手叫好。

但是,要学习和掌握计算机技术,只看不练是不行的。

事实也证明就是此人在作怪。

业务不熟练的老师,他则会一对一的进行辅导。

“哎呀,李云海同志,你可真是年少有为啊!这么年轻,就已经开起了大工厂!300人的工厂,那可了不得了!”

邵玉清自然相信他的话,讶道:“是吗?那你家修这房子的钱,哪里来的?”

有些村民不会写字,就让会写字的人代笔。

邵玉清看了看结果,抬头扫视全场,缓缓的说道:“我就不绕弯子了,直接宣传投票结果。张永江同志,得票63票。李明水同志,得票225票。李德明同志,得票225票!”

沈秀兰、梅青等人,都加盟了四海电脑培训学校。

40个老师,是轮流上课的,谁有时间谁来,都有时间就听从学校排班。

唱票结束。

李云海哈哈一笑,说道:“邵领导,此事说来话长,请各位先到屋里喝茶。”

朝中有人好做官。

李明水当的是秘书,想一步到位当上村支书,难度其实也很大。

来人是村里的张五婶,她把自家的女儿带了过来,说道:“李云海,我家大妹子19岁了,在县里读过高中,回家务不了农,干不了重活,你就给她安排个事做吧?”

沈秀兰哇了一声:“这个可以做!两块钱一个小时,如果能全部坐满,一个小时就能赚两千块钱,一天满座五小时,就能赚一万!那20天下来,能赚20万!”

就连张永江也知道,自己就是陪选。

“好,那就开始吧!”邵玉清坐了下来。

李明水短暂的难过之后,也接受了这个结果。

这里面如果没有人操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想把工作单位从县里调到省城,邵玉清明白有多么困难。

李明水不由得看了一眼李德明,两人居然能打成平手!但他心里明白,实际上算他输了。

纷纷乱乱了二十几分钟以后,开始投票。

张五婶看着李云芳记录下来,高兴的道了谢,带着女儿离开。

而邵玉清投李德明这一票的理由,也称得上光明正大。

邵玉清四十多岁年纪,穿着黑色的夹克,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刮得干干净净,他先打量李云海两眼,见此人虽然年轻,却有一股沉稳内敛的气质,身材挺拔高大,眼睛里隐有精光闪烁,暗喝一声好个好生!

他主动伸出手来,呵呵笑道:“李云海同志,幸会。不知道你在省城哪个部门工作?”

邵玉清问不出什么来,也只能作罢,但他已经认定,林芝的家世背景肯定不一般。

各个机关、企事业单位懂电脑知识的人,看到这边的招聘启示,也前来应聘。

很多的装修材料在县城都买不到,省城也不一定有卖。

在他想来,农村人能盖多大的房子?顶多就是四间房,两层小楼吧?即便是这样,也需要几千块钱才能建得起来。

李云海仍然回到林芝身边。

李德明说是自家大崽在省城做买卖赚回来的。

林芝看看石板村小学,问道:“云海,你是不是在这里读的书?”

张永江和李明水等人,见邵玉清都答应了,他们也自然同意。

李云海谦虚的笑了笑:“我是和人合伙开的。”

邵玉清想了想,说道:“李云海同志,你以后如果再招人,可以找我,我帮你到其他村招工。”

邵玉清微一沉吟,说道:“那好吧!最后这一票,就由我来投。我先说明,我对几位同志都没有意见!我就是出于一个考虑,族长当村支书,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不然的话,族长和村支书若是起了冲突,们听谁的?”

“李德明同志,恭喜你,以226票,当选为石板村新一届的村支书。”邵玉清起身,和李德明握手。

三个竞选人,都在紧张的期待,等着结果出来。

邵玉清又问他在哪里读的书,什么时候毕的业。

这个价格绝对具有吸引力!

每个前来应聘的人,都愿意成为四海电脑学校的兼职教员。

沈秀兰、梅青等人都是拿固定工资。

按理来说,李云海应该回梅山县工作,顶多能进县署,那就是最好的去向。他怎么会进入省里的单位工作?还是商业局这样的好单位?

李云海有如一个巨大的问号,留在了邵玉清心中。

办公人员每个月是50块钱,四个人便是200元。

摸清李云海的底细后,邵玉清直犯嘀咕。

简洁就简洁一点吧!

而且家门前还停着一辆双排双座小货车!

就让他李德明去折腾吧!

同乡圈子,这就是现成的人脉圈子,谁不想挤进去呢?

没有关系,还要绕上三圈,套套关系呢!

石板村并没有什么人物在外面当官作宰。

民办学校为增值税纳税人,征收率为3%,20万收入,要缴纳6千块钱的税。

林小凤笑着说道:“可不是嘛,在工地上,穿高跟鞋也不方便。”

工地的进展很快速,其中厂房建得最快,差不多要建完了。

报名时间截止到放寒假的前一天为止。

沈秀兰现在是四海电脑学校的校长,梅青是副校长。

邵玉清还想和李云海聊聊天,旁边的李明水笑道:“领导,时间到了,可以开始选举了。”

寒假一个月的培训班,李云海可以净赚17万!

沈秀兰也飞快的算了这笔账,觉得李云海真是厉害,很赚钱呢!

不过,前提是要招满学生!

1000个学生啊!

李德明虽然是后来者,但已经当选为李氏族长,他的支持率也会很高。

于今之计,张永江的建议,也算得上是一个好建议。

张永江却道:“邵领导是乡里来的领导,他应该也有一票,大家说是不是?要不,咱们就把村支书的人选,交给邵领导来决定吧?”

李德明是个本分人,有一说一的说道:“邵领导,我哪有这个能力啊?我就守着几亩薄田,还有屋前这片枣林。一年忙到头,只能保住一家人的开支,让几个娃有学上,没有一分余钱。”

没想到李德明家里,居然建成了这么大的三层洋房!

四海电脑培训学校的注册、办证、师资力量的认证、内部培训,等等。

新任村支书最大可能,就是在李明水和李德明之间产生。

唱票人不停的喊出选票上的名字:

于是,邵玉清将这一票投给了李德明。

邵玉清于是侧面打听林芝的来历。

他赶紧起身,伸出粗糙的双手,紧紧握住了李德明的手。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短短几天时间,自己的身份,摇身一变,居然成了族长,又当上了村支书!

李云海一见她这身打扮,笑道:“姑姑,你这身行头可以,下工地最合适了。”

梅青以手支颐,看着他,问道:“李经理,那总共上多少天课?学费定多少呢?”

然后,李云海坐到教室,让每个老师都上台演讲一遍,又让老师当他的面,实际操作一番计算机。

1000个名额,如果能招满学生的话,可以收到学费20万!

每天两个课时,20天加在一起,每个班就是40个课时。

而是定于寒假的第一天,才正式开班。

李云海的手沉稳有力,握手很有节奏,一点也不像毛头小伙。

李云海把40名电脑老师组织起来,做了一场专门的培训。

李云海组织人手,把二手计算机从仓库搬到了教室。

反正每个班40个课时,算20块钱一个课时,每个班就是800块钱的课时费。

村民们把自己手里的票,放进木盆里。

邵玉清亲自监督整个过程,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中间他还顺便经了个商,赚了这么多的钱。

李云海四下溜达了一圈,跟林小凤说了一声还有事,便来到了南门口。

于是,他又仔细算了一下,说道:“正好513票!每家每户都投了票!”

李云海之前已经找家具厂家订制了1000多台电脑桌。

这边装修结束后,电脑桌也送了过来。

张永江和李明水,本身就是村干部,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讲话也颇有腔调。

当时,电视机刚刚开始普及,于是部分电视台利用电视这个媒介开始播放相关计算机的教育节目,特别是邀请了当时计算机领域的一些专家来授课。

家里的事情告一段落,李云海和林芝回到省城。

接下来,他就要正式开办西州第一家电脑培训学校!

80年代初,计算机已经被全世界公认为是现代化的标志,是实现“四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广大知识分子和青少年纷纷响应国家号召,开始学习计算机知识,想要掌握一门现代技术,学习计算机的热情在全国空前高涨。

这天,李云海送她到单位门口,说道:“中午到我那吃饭?我做几个好菜,庆祝你高升!”

四层楼的教室,也足够摆放1000台电脑。

邵玉清早就留意到了这个标致的姑娘,接过茶来,问道:“这位女同志是?”

所以邵玉清这一票,投给了李德明。

而他心里自然明白,这一切都是大崽李云海策划的。

从那时起,李云海就有了想法,想翻一翻石板村的天。

邵玉清推测出来,李云海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发迹,多半得益于这个姑娘的帮助。

要开计算机培训学校,还需要教材!

由于当时各地区的计算机教学水平不一致,也因为是在试点期间,所以刚开始国家没有出版统一的计算机教材,更多的是由各省市的教育机构组织专家编写本区域的教学书籍。

李云海看了看那个羞涩的姑娘,和她聊了几句,见她口齿清楚,人长得也蛮清秀,便让大妹拿来本子,记下了这个姑娘的信息。

这天,李云海把沈秀兰、梅青喊到一起开了个会。

他心里跟明镜似的,李德明能当上族长,今天又能当上支书,都是因为他有个厉害的儿子!

而且村里的工作,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做,513户人家,几千人口,每天不知道要发生多少鸡毛蒜皮的大小事情。

他又介绍了三个竞选人的基本情况。

李云海则自己编写了一套初级计算机教育课程,印刷了几千本,用来当作教材。

其他还要房租、水电费用、税收、各项杂费。

皮革大楼装修结束以后,正式挂牌成立了“四海电脑培训学校”的招牌。

村民们对这三个人都很熟悉,但该介绍的还是得讲一遍,这是题中应有之义。

李云海哈哈笑道:“这是很理想的状态。”

沈秀兰看他的眼睛里,冒着小星星!

这个男人,怎么这么会赚钱呢?

李云海其实也有一定的担忧,他是在吃螃蟹,阵仗搞得这么大,万一招不到人呢?

万一只能招到一两个班的学生呢?

甚至连一个班都招不满呢?

凡事皆有可能啊!

第二更,8000多字,求月票支持。

目录
新书推荐: 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陈凡钟晴 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 结婚当天,彩礼翻倍 重回2008我只想赚钱养家 煤气罐没用?看好,我只教一次! 火影:全世界都知道我是救世主 很野很欲!这才是成年人谈的恋爱 转生哥布林,但母亲是白毛精灵? 最后的穿越 我仇家有七个绝色未婚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