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四百零四章:朱允炆出访燕国的小心思!

第四百零四章:朱允炆出访燕国的小心思!(2/4)

目录

徐妙云扭头看向朱雄英。

朱雄英努力装作一本正经,矜持抿唇,眼神余光带着些求助,看向徐妙云:四婶儿,拜托了!

徐妙云立刻意识到,朱雄英肯定和朱元璋说了采绿的事。

说实话。

若非疼爱雄英。

她作为采绿的师娘。

真不想采绿踏足皇宫。

一入宫门深似海。

这其中,太多的尔虞我诈了。

皇宫本就有太多明枪暗箭。

采绿作为她和四郎的弟子,必然有人仇视、抵触。

徐妙云收起对未来的担忧,含笑点头,“前段时间,收到消息,他们听说山东出现了大面积风寒,孩子们就决定先去山东看看,当初,东旭他们成婚时,江宁县令方孝孺曾亲自去恭贺,听闻孩子们有意游历天下,也代其父方克勤,邀请孩子们去济宁……”

对于方希直的善意。

他和四郎是支持的。

济宁,鲁国故都。

历史文化悠久。

是东夷文化、华夏文明、儒家文化、运河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回、史家左丘明家族皆诞生于此。

太白楼、太公庙、曲阜孔庙、宝相寺……

若要了解华夏文化,体验风俗民情,济宁是孩子们旅程中,一定要有的一环。

“采绿很聪明,学习东西也很快,要说有什么缺点,那就是有些大大咧咧,别人对她的恶意,她转头就会忘记,不会放在心上……”

父皇、母后可能已经知道了。

但她作为采绿的师娘,必须把这些告诉父皇、母后。

可别到时候,采绿真做了太孙妃后。

又嫌弃采绿。

朱元璋、马秀英听着,相互对视一眼。

老四这些学生,他们一直就有关注。

当雄英告知他们,认定大眼姑娘采绿时。

他们也派人仔细调查了采绿。

这个姑娘也很优秀。

和苏春晓的优秀不一样。

老四这些学生,基本各有各的特点。

仿佛,老四和妙云丫头,就善于挖掘孩子们身上的优点。

就比如那个喜欢吃红烧狮子头的大眼姑娘。

妙云丫头说这丫头的缺点是大大咧咧,不会把难受的事情,记在心里。

其实这就是优点。

这大眼姑娘的胸怀格局大。

朱元璋收敛思绪,笑道:“咱当初去土桥村,见到这个大眼姑娘就喜欢的很,觉得很有眼缘,没想到,雄英也喜欢。”

“祖父,我也喜欢采绿师姐!”

雍鸣突然故意插嘴。

朱雄英扭头,握拳吓唬。

雍鸣低头偷笑:“大哥,我还喜欢其他师姐,我喜欢师姐们偷偷给我好吃的。”

噗!

马秀英、朱元璋被逗笑。

徐妙云含笑瞪了眼。

朱元璋含笑看着雍鸣,抬手点了点,“你爹身上那点脸皮厚,无赖劲儿,全都让你学去了!”

……

一家人一直聊到午后。

朱元璋、马秀英表态,他们对这门婚事没有意见。

只要朱标同意,等北征之后,就把这件事情定下来。

不过,朱元璋提出一个要求。

北征后。

采绿不能跟着回东番了,要让采绿留在马秀英身边。

说白了,就是让马秀英亲自教导。

朱雄英想要反驳时。

徐妙云替采绿答应下来。

当初,她和大嫂七八岁时,也在母后身边待过两三年,得到母后亲自教导。

那段时间,她在母后身上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虽然宫内规矩多,但采绿能有这个机会,是采绿的福分。

母后大风大浪走来,知识以及阅历沉淀的智慧,采绿能学到一两分。

对采绿将来在皇宫生存,都受益无穷。

徐妙云出宫时。

朱元璋特批雍鸣和祈婳跟着回府。

朱元璋知道,海军将领、海商来了金陵,肯定要去朱府拜访。

朱棣不在。

朱府做主的就是徐妙云和朱棣的嫡长子雍鸣。

雍鸣现在接触这些海商,有利于将来继承朱棣创下的基业。

……

果如朱元璋猜测。

徐妙云带着朱雍鸣刚刚回府,娜仁托娅就匆匆来报,海商们全都在议事厅等着。

徐妙云把小祈婳和金豆子,交给娜仁托娅,就带着雍鸣赶往议事厅。

“大伙儿说说,王爷此番北征之后,会不会立国?”

“对啊,我也特别想知道这个问题,若是王爷立国,我是打算迁徙到王爷治下,做王爷的臣民。”

“张兄,当初你可不是这样说的,你好像准备把你家庶子迁徙到王爷治下。”

“嗨嗨,这不是形势发生变化了嘛,这几年,在东番待久了,我每次回咱们中原,总觉得各种不适应,咱们福建还好点,去其他地方,越发感觉难受。”

“可不,我也有相同的感觉,福建氛围还比较接近东番,可咱们大明其他地方,太死气沉沉了。”

……

徐妙云、朱雍鸣来到议事厅外,就听里面传出的议论声。

高兴之余,又有些担心。

这些豪强商贾对东番的认同,恰恰说明了,四郎所做一些文化氛围的倡导是正确的。

可这些话,在金陵说,若是传扬出去。

恐怕又会招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王妃!”

俞靖率领海军将领,坐在左侧,没有参与议论,率先看到徐妙云和朱雍鸣。

海军将士哗啦整齐划一起身。

商贾们后知后觉,忙起身。

“拜见王妃、世子!”

徐妙云牵着朱雍鸣走入议事厅时,众人齐齐行礼。

徐妙云含笑点头,落座后,雍鸣站到了旁边。

“刚才听大家议论的热闹,对于大家喜欢东番的氛围,我和四郎都十分高兴,不过,这里是金陵,大伙儿接下来说话做事,还是要注意点。”

有些事情,必须提醒。

海商们来金陵是为了做生意。

她和四郎则希望,通过海商,把新气象引进来。

不能因为海商们口不择言,影响了利国利民的好事。

“是是是。”

“王妃教导,我们记住了。”

……

一众海商回想刚才谈论内容,纷纷意识到,激动之下,的确有些口无遮拦,纷纷保证。

徐妙云一笑,转移话题,“陛下已经准许你们开办博览会的提议。”

海商们已经从俞靖口中得知了。

可再从徐妙云这里得到确认,依旧高兴。

纷纷笑着交头接耳私语。

徐妙云等待片刻,继续说:“既然要办博览会,就要办的出彩,办的别开生面,给金陵百姓,留下难以忘记的深刻记忆。”

这样,才有利于,新气象的传播。

“你们准备怎么办?有想法吗?”

众海商相互对视。

一名海商起身抱拳作揖,“王妃,此番我们带来的货物,有海外一些果干、香料,还有一些,从西边传来的琉璃制品、另外就是咱们福建乡土村社出产的棉布、丝织品、红枣玉米糕、茶叶、柿饼、炒栗子之类的小玩意儿……”

徐妙云边听边默默分类。

海外的物产,主要是农作物果蔬制品。

手工业制品。

海外根本没法和大明相比。

一直以来,福建的海贸都是往海外贩运手工制品。

“福建的棉布、丝织品?”徐妙云看着海商们,好奇询问:“海贸供需已经无法消化福建产出?”

福建产出的低价棉布、丝织品,四郎一直以来是不希望在大明内部进行倾销的。

对大明原有从事这些行业的百姓,冲击太大了。

“王爷,棉布、丝织品海贸还能消化,我们只是带了少量货品来金陵试水,主要是想推销给朝廷……”

徐妙云看了眼海商们。

这群人的鼻子太敏锐了。

几个月前检阅新军。

这群人只是听说,朝廷对陆军第一镇的纸甲很感兴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重生后恶毒闺蜜求饶了 苏婳顾北弦 从青铜门开始长生不死 与前男友在婚礼上重逢 致命打击:枪火游侠佣兵路 仙工开物 影视科技:我七岁打造了机械永生 让你写家庭,你在现场写教父? 快穿:清冷女配撩疯反派失控索吻 气运被夺?小师妹摆烂带飞全宗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