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晋血山河 > 第233章 人心惶惶

第233章 人心惶惶(1/5)

目录

李睿这几天在棘阳、穰城、堵阳等地跑来跑去,忙着安置俘虏、修缮房屋、收敛遗体,同时捣鼓一点好东西。

这三个县的耕地面积稳居南阳郡前三,土地肥沃,粮食产量也颇高,最重要的是,冬小麦种植面积都挺大。

这年头的小麦真的不大受待见,得官府动员、劝导老百姓种,老百姓才勉为其难的种一点。大家都知道小麦的产量比粟高很多,但奈何太难吃了,都不爱吃……啥?你说磨成面粉就可以加工成各种美味的面食?亲,你真是太天真了,磨盘从哪来呀?知不知道一直到隋唐时期,开磨坊依旧是一门很赚钱的生意,连杨素这种权势滔天的人物名下一项很重要的产业就是数量众多的磨坊?小老百姓我想弄一副磨盘?先数数兜里有几个钱吧!

但饥荒逼得老百姓不得不寻求改变。在天灾、战乱的双重打击之下,老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已经是常态了,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想的不再是好不好吃,而是能不能吃,能不能吃饱!于是,这几年关中、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区,冬小麦的种植面积开始大幅增长,比如说南阳就一口气种了三十多万亩。

长势还挺好,只可惜由于战乱,种下这些冬小麦的老百姓要么死了要么逃了,这些冬小麦几乎成了无主之物。

李睿对这些小麦是非常重视的,因为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得依靠这些小麦来熬过下半年了。

只是,这些小麦的长势实在不怎么样————在这个时代的人眼里已经是长势喜人了,但在他看来简直不像话,放到现代要是在风调雨顺的年景有好几个县的小麦长成这个鬼样,只怕有关部门的人能让上头骂到狗血淋头。他琢磨了一下,估计是土地肥力不足导致的。这年代给土地补充肥力的手面非常有限,一个就是日常积累下来的人畜粪肥,一个就是草木灰,还有一些诸如塘泥之类的,然后就没了。要命的是,小麦对肥力的需求是相当大的,肥力跟不上,产量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没办法,只能作最后的补救了。

好在,在新疆长大的他并不缺少这方面的知识,毕竟他也是要上学的嘛,在上学的时候认识了不少来自各大农场的朋友,时不时受邀到新疆建设兵团的农场玩一把农家乐,耳濡目染之下,也学了不少关于种田的技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穿越七零之病弱知青美满人生 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 让你导演爱情,你给我导只猴 满级悟性,从剑阁守剑开始 高手下山:七个绝色师姐把我宠上天 四合院:从轧钢厂保卫员开始 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杨鸣夏阳 重生之悠闲人生 张轩沈颖官场贵人相助我青云直上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官场贵人相助我青云直上张轩沈颖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