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 第256章 高丽人好辣椒

第256章 高丽人好辣椒(2/2)

目录

对此,朱棣则是咧嘴大笑。

至于郭安,则是不知该恭喜还是该怒骂,那六千个渣男!

不过,这次回来,那些驻守高丽的燕山卫,还算是给他们家中捎回一些家信与钱财。

倒是让郭安心中的愧疚感,少了些许。

等到尚可周等人的船队,再次载着满满的货物离去,没几日。

朱棣也带着朱亮,还有两船货物,往应天府而去。

至于郭安,则是留在北平。

随着秋收之后,农闲开始。

整个北平府,好像才正式开始繁忙起来。

钢铁工坊、棉花工坊、毛衣工坊、白糖工坊,砖窑,都有一群群百姓,开始登记造册上工。

不过,也还有一些觉得家中田地不够的农户们,带着一大家子,开垦荒田。

同时,北平府的一些商贾与士绅、富户们,也都开始修缮房屋,或者修建砖石房屋,又或者直接水泥浇筑的库房。

北平府的劳力,莫名的紧张了起来。

就连那些地痞盲流子,也都消失不见。

还未过上几日,那些士绅富户们,便发现了最大的问题。

砖石不足!

虽然燕王府,与黄村黄员外、郑村郑员外,都在今年建造了好几间砖窑。

但是,这三家的砖窑,远远不够用。

而很多人家的房屋,已经盖了一大半,就剩下房顶,或是院墙之类的。

为了可以尽早建起房屋,这些士绅商贾们,便不得不提高价格,然后去争抢着购买砖石、水泥。

于是,应天府的砖石价格,在短短一个月内,竟然开始疯涨。

连带着,周边州县的砖石,价格也稍涨。

而燕王府的砖窑,还有黄家、郑家两家的砖窑,则是一个劲的招收青壮工匠。

自然,这短短一个月,赚的钱,恐怕是周边州县砖窑一年才能赚到的钱财。

这下,北平府那些,之前没有听郭安劝告的商贾富商们,一个个两眼通红,悔的肠子都要青了。

钱财,谁还会嫌的少?

他们这些年下来,整日费尽心思,冒着被杀头的危险!

给那些百姓放贷,从农户手中夺田地,买奴仆,又或者开那些铺肆,不就是为了给家中子孙后代攒大量的钱财?

而现在,仅仅只是损失一些声名,但却可赚他们几年都赚不到的钱财?

这种好事,他们竟然白白错过了?

“此种好事,绝不能让黄家与郑家独占这么大的便宜事!管家,速速召上几个工匠,去建造砖窑!”

“老爷,那黄家与郑家都已经建了砖窑了,我等再建,岂不是已经落人一步?”

“你懂什么,按照现如今北平的繁华,明年,甚至是后年,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商贾来北平。

而且,北平府还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富户,到那之时,需要的砖石会更多……”

“行了,你这老仆休要多言,速速去寻找工匠,去建砖窑!”

“是,老爷!”

……

“管家,备车,咱要去拜访郭长史!”

“是,老爷!”

“管家,备车,再带些礼品,拜访郭长史去……”

“是,老爷!”

……

在朱棣前往京师,与别的亲王一同觐见老朱的这一段日子,郭安的日子是过的非常舒服自在。

但是,朱棣一回到北平府,郭安的悠闲日子,便一去不复返。

“郭卿,可恨呐,咱那几个兄弟竟然还在眼馋咱与高丽通商之事……

他们竟然在大殿上,请求父皇,也批准他们组建一支船队,去与高丽通商……

他们也不想想,他们藩地那么远,而且他们有那种做生意的脑子没有?

多亏了郭卿的主意,将高丽王京、江华岛、海丰郡变成咱燕王府的藩地,咱这是自家藩地之间通商,才可堵住他们的嘴!”

看样子,朱棣的这次京师之行,很是不愉快,对着郭安就是一阵愤愤不平的吐槽。

“最后,看到父皇很是坚定,他们竟然蛊惑父皇,要求咱给父皇上交一些钱财…

哼哼,咱直接说咱每年,给父皇交一百五十万两银子……

郭卿,你是不知,咱那几个兄弟在听到那一百五十万两银子后,是何种表情?”

郭安缓缓回道:“定然是嫉妒至极,神色扭曲!”

“郭卿如何得知?”

“因为在殿下前去京师的这段时日内,北平府那些士绅们,在看到那两家建起砖窑的士绅赚钱之后,也是这般神情!”

“原来如此!”

朱棣满脸愤愤,“果然,人心不足啊!”

“殿下英明!”

郭安随口奉承道。

长长呼出一口气,朱棣想起什么,便再次说道。

“郭卿,咱决定,趁着这段时日天气还未寒冷,河道未被冰封,先将那一百万两银子运到京师去!”

……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新书推荐: 苏清妤沈之修 假千金被奶娃拐走后,全家霸总慌了 庸仙人 玄学王妃医术超绝,禁欲残王沦陷了 外室进府重生三媒六聘改嫁首辅苏清妤沈之修 锁春宵禁欲权臣破戒后宠妻无度苏清妤沈之修 提前登录十亿年,我竟成至高大帝 重生者太密集,真千金她不好惹 九品血脉:我气运化龙 诸天俱乐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