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贡生 > 第二百八十七章 一锅端

第二百八十七章 一锅端(2/2)

目录

草原人的寿命普遍都在三十岁甚至是二十多岁,如果他们中少了一代人,那很可能意味着一个部族的灭亡,光靠掠夺别的部族的女人来为他们生孩子,也没法渡过青黄不接的一代人。

但族中的老者……尤其是那些没有体力做活的,则对于部族来说没什么太大的价值,把他们放过去告知大明军队的意图,也算是发挥了他们的余热。

……

……

当晚一直没有发生战事。

也是大明远征军在这一战所表现出来的素养太过可怕,周围即便还有部族的有生力量,甚至也有火筛留守部分在外圈的人马,此时也不敢轻易来营救。

王守仁在天亮之前就布置好。

每过一段路,都会留下一名族中的老者,让他们停下来把话带到。

远征军士兵在经过一夜轮番休整之后,精神明显好了很多,天亮后又可以精神抖擞继续南下。

但要往猫儿庄走……对于士兵来说,还是举步维艰。

就算是下马步行,也比现在队伍的行进速度更快,尤其是那么多牛羊,根本不听使唤,有牧民相助,也无济于事。

牛羊自行都会去找寻有水草的地方。

王守仁此时也放平心态了。

索性没法在不遇敌的情况回大明边关,那就不在意走快还是走慢,反正也会遇到,反正之前用的威慑法也不见的能起效,那就稳扎稳打,王越能通过昼伏夜出二十多天抵达威宁海,他凭什么不能用二十多天把这些战利品带回大明呢?

“这么走,不行啊。”

曹顺是军中唱反调最多的那个人。

当天中午时,也没有埋灶,将士们现在倒也不缺口粮,从蒙郭勒津部的存粮中,他们找到了很多的肉干和各种粮食作物,现在属于想吃什么吃什么。

很多马匹拉着的马车上,满载着鞑靼人的老弱妇孺,他们一路上也没什么悲鸣,似乎也料到了当俘虏的下场就是被人当牛羊一般赶着走。

这么行进的结果,就是王守仁不时就能得到各处有鞑靼人接近的传闻,但也出奇的,没有任何一路人马敢直接靠近。

一来是因为这些人马的数量都不多,他们知道跟大明远征军的实力没法正面抗衡,再加上他们本身不属于同一个部族,短时间内也没法结成同盟。

对于土默特等部族来说,别看他们平时跟蒙郭勒津部是盟友,但若是蒙郭勒津部的大后方被大明一锅端,那蒙郭勒津部的草场就会为他们所有,现在他们还不如去防备火筛抢他们的牛羊和女人……难道要为了蒙郭勒津部的这些人畜,去跟大明直接交恶?

再加上现在蒙古右翼主要部族力量,都在西边准备跟达延汗决战,现在大明的军队只把蒙郭勒津部的大后方给掠夺了,没动他们的基本盘,他们现在保护自己的族人还来不及,至于抢回蒙郭勒津部族人的事情,也只有火筛自己才能做得出来。

眼下战事才发生一天,火筛很可能连消息都还没得到,其回兵还需要几天,所以一切都还显得那么平静。

“现在靠近我们的人马,多都是蒙郭勒津部的人,除了有昨日战场上逃走的人之外,还有他们从周边集结的一些人马,目前看来兵马数量在一两千之前,还不具备跟我们一战的实力。”

第二天晚上。

好像逃难一般的队伍,终于走出了威宁海的区域,但也只走出了二十里,这还是王守仁各种催促和通过杀人立威等方式才达到的效果。

当晚的军事会议上,关敬代表大明的夜不收,也就是斥候传来了消息。

曹顺听到此消息之后,一脸欣慰之色道:“那就好,那就好。如果一切顺利,到猫儿庄,大概用个五六天,或许鞑子还没反应过来。”

“不会的。”王守仁道,“我们在到猫儿庄之前,就算胡虏只能集结一两千人,他们也会冲杀过来。”

曹顺不解道:“他们不怕我们把他们的族人都给灭了?”

王守仁反问道:“人被我们带进关内,跟杀了,还有何区别?”

“这……”

曹顺回答不出来。

“无非是生死的问题。”王守仁自己补充道,“到那时,若火筛不降,那他的部族人丁将会彻底不在。而留守的人马,也不会被善待!会成为首先被正军威的人。”

这意思是,火筛回来后发现族人大部分都被明朝一路三千兵马的远征军给带走了,而他本身也留下了四五千兵马驻守,就算这四五千兵马只是预备役,火筛为了振奋军心,也会先把这群不作为的家伙给杀了。

而这批留守的人马也知道自己所为既不容于族人,也不会为火筛所接受,所以他们现在就是在等机会袭击过来。

他们也在观察大明军队的破绽。

“所以最好,还是要主动打出去。”王守仁给出战略。

“还打?”

曹顺显得不能理解。

押送着这么多的人口牲畜往南走,马车上还运着那么多的财货,光是牛羊皮就有几十马车……对方不敢靠前,应该是烧高香了,但这位王家少将军则好像根本不怕事,总能整出一些邪乎的。

“让马指挥看准机会,带兵冲杀出去,也不必迫切应战,将贼寇驱走五十里之外,也可!”

王守仁给出了具体的方略。

……

……

当晚就没有连夜驻防,到半夜之前,人马继续行进。

王守仁充分理解了张周给他的战略意图,在草原上尽可能不去打夜战,尤其是夜晚的奔袭战,否则很可能会令大明将士在没有太多标志物的草原上迷路。

晚上他不会去推行什么驱赶狄夷的计划,一切都要等天明之后。

天蒙蒙亮时,王守仁抬头看着天色,马仪也得到轮换,过来找他述职。

“马指挥,三天之内,必须要将背后跟着的麻烦给除掉,否则到猫儿庄周遭,遇到前后夹击,我军会很被动。”

王守仁也是在告诉马仪。

让你驱赶狄夷,只是权宜之计,最好还是能一次把背后跟随的一两千骑兵给吃了。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专心致志对付猫儿庄等处所驻扎的蒙郭勒津部的前旗人马。

马仪问道:“张制台不是说,会给我们扫平南下的道路吗?”

“以目前我们行进的速度,宣府的兵马是不可能到猫儿庄的,大同镇的兵马也未必会听令调遣北上,即便北上速度也不会太快,一天能行一二十里路便已是好的,至少要等五六天之后,才有一线机会与边镇的兵马会合。”

“但以我料想,满官嗔部前旗的兵马,在闻讯后会从猫儿庄等处北上,最迟三天就会交兵。”

王守仁对大明边军的尿性是有所了解的。

张周是已经下令让大同镇和偏头关出兵。

但偏头关人马不可能到猫儿庄来接应,也就是说张周的嫡系人马,王琼和朱凤不可能来驰援,指望大同巡抚洪汉,虽然看上去比马中锡靠谱一些,但洪汉在执行军令时也不会太迅捷。

至于张周自己……王守仁也不敢报以太大的希望,就在于宣府到猫儿庄路途遥远。

其实更要命的是,王守仁缴获的战利品太多,行进速度太慢,以至于会耽搁往猫儿庄去的时间……

之前的看法,是火筛前旗兵马在遇战事后会西撤,但现在王守仁把火筛部的老巢连根拔了,火筛前旗人马的家眷估计也在其列,他们怎可能会把家都丢了,自己往西跑呢?

这也让王守仁深刻认识到。

功劳小了不值一提。

功劳太大,把火筛的老巢一锅端了,也是麻烦事,很可能自己葬身草原回不去中原。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新书推荐: 顾北笙傅西洲免费阅读全文最新章节 顾北笙傅西洲全文免费 重生八零,钓系美人超会撩 顾北笙傅西洲全文阅读 得分第一 海贼:我的皮城科技遥遥领先 顾北笙傅西洲全文免费阅读小说 娇软贵妃是细作 都重生了咋还学医呢 穿成反派老婆剑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