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 第十章 头盔

第十章 头盔(2/2)

目录

普鲁士的头盔风波倒是给奥地利人提了个醒,他们也该设计新头盔了。奥地利的设计绝不能步普鲁士的后尘,一定要大方、得体、实用....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换源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

于是乎,奥地利帝国政府内部又吵成了一团,梅特涅亲王主张继续沿用匈牙利风格布皮盔,甚至是匈牙利骠骑兵经常佩戴的毛毡帽。

这种装备的好处是美观、实用、廉价,但是这玩意在防噼砍方面毫无作用,且经常会被士兵在上面搞得装满五颜六色的装饰品,影响整体观感,会给对方一种很弱,给普通民众一种杂牌军的感觉。

科罗拉夫伯爵访问专家,并且找了奥地利最有名的铁匠家族,为奥地利帝国的骑兵设计出了一种,他自认为是完美的头盔。

这种头盔比普鲁士的头盔更大,更坚固,用上等的皮革包裹着铁板,可以防御绝大多数的斩击,甚至能在50米距离挡住散弹的攻击。

(他们的实验是钢珠无法击穿头盔,至于头盔下面的脑袋会变成什么样就不归他们管了。)

头盔顶部更是有一个用黄铜制造的半圆形插槽,可以用来放大量装饰物,比如将高耸的羽毛扎成一个半圆形什么的。

(实际上这就是后来奥地利帝国骑兵制式头盔)

为了军容齐整,还可以统一将头盔上的半圆形装饰物换为黑、金两色,这样更能凸显奥地利军人的气质,以及帝国的财力。

当然,老书友都应该知道,凡是奥地利人以实用为目的生产的产品就没一个实用的。

科罗拉夫伯爵的头盔也一样,这玩意在不装羽饰的情况下重量高达公斤。

公斤是个什么概念呢?有人肯定会说美国大兵单兵装备重量高达53公斤来说事,但还请搞清楚,这是十九世纪。

而且哪怕是美国特种部队使用的高端战术头盔战斗全重通常也不超过公斤,同一时期普鲁士的尖顶盔重量不过才-公斤。

二战时期着名的m35重量也不过是公斤,如此对于可知科罗拉夫伯爵的头盔有多离谱了。

当然他也不完全为了安全和仪容考虑,这种头盔的价格非常高,其中会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其中自然也包括他自己的。

梅特涅要求维持原样也是如此,因为他要维护那些支持者的利益,军队采购从来都是香饽饽,除非是弗兰茨,否则谁都想要狠狠赚上一笔。

对于双方的争执,皇室想看军方的态度,但是其实军方在这件事上没什么态度。因为图拉尔伯爵自己就亲自上过战场,他觉得头盔这东西对于骑兵来说,有没有完全没区别,还不如弄个胸甲实用。

毕竟头部中弹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性,而且向头部噼砍完全是鞑靼人的做法,那早就被证明过时了。

曾经俄国派鞑靼骑兵和俄国步兵合围匈牙利的骠骑兵,但结果是2000骠骑兵轻易地撕扯开了鞑靼人的阵形。

之后上万鞑靼骑兵在逃跑中冲散了俄国步兵的队列,导致俄国大败。之后沙皇看清了鞑靼骑兵虚弱的本质,便开始了一系列歼灭活动。

书归正传。

军方没有态度,让这场争论只能被搁置,实际上一直到了1848年,奥地利帝国终于在科罗拉夫伯爵掌权后才决定使用这种头盔。

m35,乃至m42盔头在设计上都不难做到,因为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弗兰茨能轻易造出这种头盔,但这种头盔的外形却与十九世纪中期的风格严重不搭,违和感十分严重。

试想一下,拿破仑、威灵顿,一个带着亚德里安钢盔,一个头顶飞碟,然后卡尔大公带着一群顶着m35的骠骑兵,那是什么场景。

(亚德里安钢盔是法国着名钢盔,飞碟是指一战时期英国着名的飞碟盔mk-1,m35二战德军经典头盔。)

目录
新书推荐: 副作用词条修仙:我只会持强凌弱 联盟:什么?几个老头也能夺冠? 替身修炼:开局绑定绝世女剑仙 陛下重生后亲自教娘娘虐渣 穿越年代,恋爱脑觉醒后赢麻了 她藏起孕肚,偏执霍少找疯 我死当天,顾总和白月光订婚了 她在娱圈摆烂的日子 小奶团被抢人生,五个舅舅来团宠 穿书七零:冷面军少夜夜洗床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