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的祖父是秦始皇 > 第一百八十六章 草原上的孝子贤孙

第一百八十六章 草原上的孝子贤孙(2/3)

目录

但也只能有这一席之地了。

虽然孟西白三氏的支持,对于自己来讲,无异于雪中送炭,他心中感激,但他也不愿意,自己出生入死,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大后方,直接变成孟西白三氏的后花园。

但即便如此,孟西白三氏的影响力依然水涨船高。

三千子弟兵,几乎尽数出自眉县之地,哪怕有三分之一的不是孟西白三氏之人,但依然占据了自己手下的大多数。如今这些人,经过匈奴和河西走廊一战,几乎是人人立功,摇身一变就要成为军中的中下层官员,等朝廷详细论功的消息一到,这些人恐怕就要散入陇西数十万大军之中,成为陇西大军的中流砥柱。

至于,一直跟随在自己身边的墨家子弟,他不是没考虑过,而是经过多方考虑,觉得并不合适。

跟其他几家学派相比,墨家的这一群人的理论和做派,更纯粹,也更崇高。

若是给他们一个关中的小县城,让他们去施展自己的政治理念,在自己的支持之下,或许还真能在这片土地上打造一个小型的乌托邦,但要是给他们一个稍大一点的地方,或者是像河西走廊这种民族成分复杂,民心尚未归附的新城,闹不好可能会出大乱子。

草原民族,慕强而不慕德。

跟他们讲道理,估计都没讲拳头的效果好,让这群有道德洁癖的高尚之士来这里,这是让双方都难受,智者不取。

不过,包括墨家矩子禽在内,所有的墨家子弟都有了用武之地。

武威、张掖、酒泉和敦煌的修建和规划,悉数交由墨家之手。

……

就在赵郢在河西走廊忙得热乎朝廷的时候。

草原上的气氛,却很有些诡异。

先是,匈奴大单于头曼,风风火火召集起了大大小小几十个部落的青壮,拉起了几十万的大军,在王城附近,厉兵秣马,枕戈达旦地等待着赵郢大军的到来。

结果,等了个寂寞。

不,也不能算是等了个寂寞,因为在赵郢大军消失之后的第四天,九原和上郡的二十多万大军就全线前移,推到了长城之外,在赫赫有名的秦朝大将军王贲的亲自率领之下,拉开了阵势,对匈奴做出了咄咄逼人的攻势态势。

头曼就更不敢动了。

一个先锋军,几万人,就一日之间,推平了自己手下最为强大的四个部落,如今几十万大军压上来,说不紧张,那绝对是假的。

但要说多胆怯,那也未必。

头曼虽然老弱,但也不是吓大主,他虽然震惊于赵郢大军表现出来的可怕战斗力,但他更相信自己身后的几十万匈奴大军。

但让他摸不着头脑的是,王贲的大军明明已经出了长城,但行军的速度却慢得像只蜗牛,到后来,干脆就停下不走了!

瞧那架势,就跟跑到草原上来,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观光旅游似的。

但他也不敢率领大军扑上去主动迎战。

毕竟,秦军那支战斗力极度可怕的先锋大军,忽然就没了影子,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忽然冒出来给自己捅上一刀。

于是,大秦和匈奴相处的历史上,就出现了极为诡异的一幕。

秦军大将军王贲,率领十几万大军,驻扎在长城之外,威慑匈奴,匈奴几十万大军,紧紧地围拢在王城附近,与秦军隔空相望。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十几日之后。

然后,头曼单于就听到了一个让他瞠目结舌不敢置信的消息,那支在草原上神秘消失了的秦军先锋,竟然突击进了河西走廊,短短数日之内,就彻底扫平了河西走廊全境。

曾经强大一时,连匈奴都不得不退避三舍的月氏,自月氏王以下,举族投降!

依然是那支一日之内扫平了遫濮、且末、当阗和屠各四大部落的先锋部队,依然是那位传说中年仅十六的皇长孙赵郢!

草原上没有新鲜事。

别看这个时代通讯并不发达,但这些草原民族只有自己交流的手段,更何况,对于这个消息,无论是坐镇在冷龙岭下的李信,还是威慑匈奴的王贲,都没有丝毫想要封锁的意思。

“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月氏王坐拥几十万大军,手下精兵强将无数,怎么可能不是秦军的对手,就算不是秦军的对手,又怎么可能败得如此之快……”

大帐之内,一脸赘肉,身材臃肿的头曼单于,眼珠通红,呼呼直喘,如同困兽一般,不时地撕扯着自己的衣领。

“那个赵郢,难不成还会妖法不成……”

但没人能回答他这个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替身修炼:开局绑定绝世女剑仙 陛下重生后亲自教娘娘虐渣 穿越年代,恋爱脑觉醒后赢麻了 她藏起孕肚,偏执霍少找疯 我死当天,顾总和白月光订婚了 她在娱圈摆烂的日子 小奶团被抢人生,五个舅舅来团宠 穿书七零:冷面军少夜夜洗床单 重生后,偏执大佬的小撩精野翻天 斗罗2:和霍挂比金手指后成团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