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6章 白鹿塬上

第6章 白鹿塬上(2/4)

目录

老武吸溜一口汤,提醒儿子,“你以前跟着老道没种过地吧?一亩地最多只能种桑二三株,桑树十步一树,枣一步一树。三丈一树,八树一行,种不了太多的。”

这话让怀玉很怀疑,一亩地就种两三棵桑树?

老武指着院子下的河坡地,“瞧,那里就有几颗桑树,你看一棵桑树要占地多少!”

怀玉顺着往那一瞧,嗬,那一棵桑树冠如华盖,又高又大。

“这是古桑吧,咱们养蚕种的桑不应当是矮矮的那种吗?一人高左右,年年修枝?”

“桑树苗刚栽时很小,但会长大,也不会年年修枝的,一亩二百四十方步,十步一树,最多能种三株,一般都是种两株,树小时再套种些豆子。”

寻常百姓之家,有丁就有租调庸。

一亩地植桑两株,辛苦采桑养蚕,一年可织绢帛半匹,朝廷一丁调绢两丈,一匹四丈,刚好就是一亩桑所能织的半匹绢。

武士恪虽然是老军伍,但穷人出身,对农桑之事很熟,他没保留的传授给儿子。

“一户人家大约也就能种桑五十株左右,一年能养蚕十筐,可产丝十二斤左右,可产绢十二三匹,再种上些麻,还可织布五六匹。”

“一年才织十二三匹绢、五六匹布?”怀玉问。

“嘿嘿,虽说男耕女织,可妇人哪里轻松,农忙时节要下地帮忙,每日又要洗衣做饭照顾一家子,还要缝缝补补做衣服鞋袜,每天也只能晚上抽空纺织。”

有些商贾请专人纺织,专业的织女速度还是很快的,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厉害的三日断五匹,老织工甚至夜晚摸黑都能纺织不影响。那些顶级织工,复杂名贵的散光绫,每匹值万钱,她们两月就能完成一匹。

普通农妇每年绢布产量都差不多,一受桑、蚕量的影响,二是家务太多。

至于说唐代的桑树,其实一直以来都是树桑,怀玉说的那种是后世的地桑,要定期修剪,截干留枝,这样能控制生长,方便采摘,甚至每年出叶早,产量高,但需要更多的肥料,以及更多的人工精细管理。

而初唐不管是种粮还是种桑,都属于粗放式管理,既缺肥料也缺劳力,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去反复修剪。

另外树桑有个好处,是可以间种粮食,每亩桑地大约还能收正常一半的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影视科技:我七岁打造了机械永生 让你写家庭,你在现场写教父? 快穿:清冷女配撩疯反派失控索吻 气运被夺?小师妹摆烂带飞全宗门 养成系男友里包恩 阳间恋爱指北[综英美] 玻璃灯 陆长生叶秋白 带着快递驿站穿年代 恋爱要从退队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