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三百八十九章 诺奖来信

第三百八十九章 诺奖来信(3/4)

目录

范德瓦尔斯很自信地说:“学习的问题你不用担心,这些人连拉丁语与希腊语都会,再学个中文有何难。”

李谕不好意思打击他们,只好说:“总之实在是太感谢了!”

有了这批教师,李谕多少放下了心。

要是等国内有足额优秀的师范毕业生分流到中小学,起码还要再过十几年。

国内几所新成立的高校,刚开始几年的毕业生大部分去了政府岗位,或者在高级一点的学校任教。

李谕很快就给他们订好了船票,先由国内的京师大学堂接应,到地方正好先学一阵子中文。

——

目前的诺贝尔奖评委会不得不考虑政治因素,从而搞一些迫于无奈的平衡,比如颁奖要很小心地考虑国别,一定要照顾到几个大国的均衡,尤其是英国、德国、法国这欧洲御三家,哪个都得罪不起,另外荷兰属于超级有钱的,也要照顾。

所以你要是看前几年的诺奖颁发情况,基本是雨露均沾,不多偏袒。

如今李谕横空出世,又接连拿到了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普鲁士科学院院士、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等等头衔,诺贝尔奖评委会对于授予他诺奖也有了把握,起码都不得罪。

再说李谕的这些成果的确太厉害,又有几个大佬的提名,名正言顺。

等李谕回到柏林时,正好收到了斯德哥尔摩的来信。

寄信的自然是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委会,李谕展开信件:

“尊敬的李谕先生:

“11月12日的会议当中,瑞典科学院决定将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金授予你,以表彰你热力学以及射线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

“这个决定,将于12月10日正式公布,此前将封锁消息,那一天同时颁发奖金和金奖章……

“12月10日,我们将通过瑞典科学院的名义,举行授奖仪式,现诚挚邀请你的到来!

“按照诺贝尔基金委员会章程第九条的规定,你必须在授奖后的六个月之内,在斯德哥尔摩进行一次题为《得奖的工作》的公开演讲。如果你能按照规定的日子前来,建议在会后几天之内履行这个任务。

“瑞典皇家科学院希望你能光临斯德哥尔摩,请接受我们最崇高的敬意!”

李谕的手多少还是有一些颤抖的,这可是科学界最高的荣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穿成虐文小白花,癫飞所有人 我夫郎是二嫁[穿书] 给死对头上坟却把他气活了 胎胎多子,我靠生子修炼成神 都末日了,恋爱系统才来? 心挣 领主:从文明到群星 满级开局从贵族学院开始 狗勾能有什么坏心思[穿书] 全民:散人垃圾?我精通全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