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测字天师 > 第三百零六章 八里之处

第三百零六章 八里之处(2/4)

目录

俞大猷终于出发了,他带着二百人的队伍,押着十辆大车,皆以铁链锁住,浩浩荡荡地向京城方向走去。

当然,由于沿海地区道路曲折,因此并不总是一个方向,比如刚出发时,他们就需要先向东走。

俞大猷不敢提前设置伏兵,因为他知道白莲教的耳目众多,就是自己的大营中,也不敢绝对保证,没有一个士兵跟白莲教有关系。

他也不可能带着更多人马上路,因为一来那样会打草惊蛇,引蛇出洞的计策就白费了。

二来他这趟的任务,也不允许那么做,否则朝廷会怀疑他是边将作乱,要带兵攻打京城,所以二百人是他能带的极限了。

不过他也在心中计算过,白莲教徒分布虽然广,但人数密度并不大,而且大部分都功夫平平,仓促之间能凑出的战斗力,不可能高过这二百千挑万选的精兵。

另外,由于倭寇对俞大猷恨之入骨,为了防止倭寇趁火打劫,俞大猷提前发动了两次下手极狠的清剿行动,至少把方圆三十里的倭寇都打跑了。

这二百名精兵,很多都是跟随俞大猷多年,被俞大猷亲自训练出来的,虽然不算高手,但战斗力也很强悍。

何况,既然师父明确指出了伏击地点,距离移动营地又不远,就有很多文章可做了。

和倭寇打仗,是很难建立起特别固定的营地的,因为倭寇本身就流动性极强,因此专门和倭寇打仗的部队,其营地也是移动且分散的。

要命的是,在沿海地带作战,骑兵是很受限制的,路况不好,而且大明的骑兵又不富裕,还得留着在北方和游牧民族打仗呢。

所以俞大猷手下的骑兵极少,只能用作通讯兵,主力都是以步兵为主。

十里八里的路,在骑兵眼里就是眨眼之间的事儿,但对于步兵来说,那是需要急行军的,不但耗时间,真跑到了,也是上气不接下气了,很容易被人家以逸待劳。

这也是为何沿海明军明明总数量远超倭寇,但真正一打起仗来,往往都是数量接近,并不能形成太大人数优势的原因。

俞大猷前脚出营不久,就有紧急军情来报,一伙倭寇自海上来犯,正在西面十里外烧杀抢掠,据说人数不少。

留守的副将犹豫一下,还是命令部队出击,去打倭寇,同时派传令兵去通知附近其他营地,一起支援。

俞大猷的队伍行进了八里路了,走到了一片草木茂盛,人烟稀少之地。过了这里,再往前走不远就是官道了。

俞大猷骑在马上,目光扫视着周围的灌木高草,淡淡一笑:「弓箭准备!」

这二百名士兵个个腰带长刀,斜背弓箭,听见命令,立刻摘弓搭箭。俞大猷也不管灌木丛中是否真有埋伏,指着有可能藏人的地方下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李洛结局 九龙乾坤诀 九龙乾坤诀秦天青儿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李洛无删减完整版 李显卫宓冬儿大武第一男人从推到太子妃开始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大武第一男人从推到太子妃开始李显卫宓冬儿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大武第一男人从推到太子妃开始 九龙乾坤诀秦天青儿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秦天青儿九龙乾坤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九龙乾坤诀秦天青儿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