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狼烟晚明 > 一百四十七章 相持

一百四十七章 相持(2/2)

目录

户科给事中乔南星(字尚白)给圣天子上了一道《十可虑》的折子,表面上表达的是对川省战事胶着的忧虑,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位乔大人矛头指的还是孙杰在保存实力:“……八可虑,夫将也,慨然奋勇,破釜沉舟,百二秦关可破、顿兵不进已逾半载,果缺粮否?试问半载耗粮几何?九可虑,兵为将有,只知将命而不知有国、十可虑,国战怯、私战勇,其受两百年天恩岂无羞惭无地之愧哉……”正途出身、专业找碴儿的乔大人笔锋如刀,字字诛心,轻飘飘一句话就把孙杰此前的胜利说成“私战”,若不是顾忌孙家根深叶茂在朝中颇多奥援,指不定还会骂出什么难听的话来。

其实,乔南星此举也并非全然是哗众取宠。乔大人有个同年好友蒋元标(字时瞻),几个月前接替了俞朝智,时任陕西道监察御史。为了讨蒋大人欢心,临洮府曾给他组织过一场表演:一个壮汉手持大刀接连斩下三颗牛头——这位威风凛凛的大将,便是兰州中护卫指挥使卢光宇。卢将军太符合蒋大人对武将的认知了:大字不识、力大无穷、满脸横肉、对自己还毕恭毕敬!聊到张虎,卢将军轻蔑地一撇嘴:“倘是遇到某,能在某刀下走过三合,某便是狗子养的!”掷地有声的朴实话语给蒋大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说的太好了!武将嘛,上阵杀敌才是唯一的正途,运筹帷幄那是咱们饱读诗书的文官的事,轮得到你想那么多么?给本官冲就是了!兵嘛,死多少本大人拍着胸脯给你补多少……

本着为国求才的美好愿望,蒋大人有意栽培卢光宇,所以跟京师的几个好友说了自己的想法。经过一番认真的计划分工,乔南星是负责带头开火的。

果然如大家所料,圣上还是为孙杰开脱,于是兵科给事中高世扬出场了:“臣素闻宁夏中护卫指挥使卢,忠勇无二,其人之勇不逊关张,在陕有‘百人敌’之誉。臣愿保举该使平逆,与孙帅共收南北夹击之效!”

听到有人才能帮孙杰夹击张虎,圣天子断没有不准的道理。考虑到已经跟张虎纠缠了半年的孙杰的感受,圣上把言官们要求给卢光宇刻一方“平逆将军印”的奏折留中了。一个月以后,以工部侍郎修伟(字宏范)为帅、直殿监(给皇宫扫地做卫生的)内监安玉贵为监军、宁夏中护卫指挥使卢光宇为将的平逆大军便雄赳赳地从陕西向南进发了。

大明是一个补丁帝国:为了防止布政使按察使沆瀣一气就打个巡按御史的补丁、为了防止他们扯皮再打个巡抚的补丁、为了杜绝几个巡抚之间的互撕就打个经略的补丁、因为卫所兵不能战就打个以民为兵的补丁、为了防止武将纵兵扰民畏敌怯战,就打个临时指派文臣领兵的补丁、为了防止文官霸道武将胡闹或者两个家伙联手贪污军费,就再打个太监做监军的补丁……

这一路大军威风凛凛,尤其是卢光宇,为了显示勇武,每到一处繁华的所在,总是把上衣脱个精光,在马上给大人们耍一阵花刀,把一众州县的文官们看得如痴如醉,纷纷挥毫赋诗为其一壮行色——好吧,其实大家都知道卢将军是谁推荐的,所谓不看僧面看佛面嘛,多表现些支持,未来自己这个鸡蛋筐里被蒋大人挑出的骨头便会少些……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如果没有本地文官在场组织的话,见到大军的百姓们往往逃散一空,甚至南巴寨、着泥寨(今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阳汤寨等寨子如临大敌般地紧闭了寨门,村民们执械上墙,防贼一样防着自己的官军,把卢将军气得怪叫连连,若不是有修大人拦着,早就在陕西境内大打出手了!也委实怨不得卢将军生气,这般百姓实在太过不知好歹:大军平逆总要吃喝,对不对?拿了你些猪羊鸡犬难道不是理当如此么?大军的物资总要有人运,抓几个人抬一段又怎么了?

常言道,兵贵神速。平逆大军以日行十几里的平均速度,终于在三个多月以后接近了广元,这时,孙杰已经把张虎赶出了保宁府。如此大功怎能让孙杰独得?卢大将军二话不说便发动了对广元的袭击,从而留下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

*这是古代将领计算后勤保障的一种通行的算法。辅兵与战兵比例为1:1时,携行物资单程极限为18天、2:1时为25天、3:1时为一个月。因为民伕自己也要吃饭,时间越久,负粮人吃掉的就越多,能够背负的总量固定,替战兵携带的额外物资就越少。如果考虑到回程,则要减半、没有现成的官道可走时也要减半、需要通过山林等艰苦地形时至少再次减半——密林中在不迷路的前提下,行军速度可能每天仅仅两三里而已。孙杰这还是把自己的辅兵当作半个负粮民伕计算后的结果。

【节日陪娃,停更几天。读友们节日快乐。】

目录
新书推荐: 都重生了谁还会心动 穿出兽世:成为病娇霸总掌心鼠 斩妖除魔:我镇压诸天亿万妖魔 混沌剑帝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我在洪荒卖刮刮乐,圣人乐坏了 苏牧黄君柔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替嫁医女:重生后,世子请离我远一点 苏牧黄君柔免费阅读无弹窗 爱到这么爱 苏牧黄君柔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