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洪武生存指南 > 第197章:亲耕大典

第197章:亲耕大典(3/3)

目录

迷信啊。

因此还忍不住看了看老朱。

祖上洪福齐天,自己……也行个礼,从您这里夺一些,转移支付一下,不过分吧?

嗯。

老朱当然不可能知道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在想什么,见朱塬看过来,笑着道:“莫要多想,这是你应得的。”

哦。

这是我应‘夺’的。

好吧。

当然知道老朱的意思,只是笑了笑。

老朱却很有兴致:“塬儿,俺看这抽水机,这……已是很能用了呵?”

朱塬能够感受到老朱的迫不及待,想想道:“祖上来之前,塬儿还和姑爷说话,也说起祖上昨天的吩咐,加派更多人手制造这蒸汽机,刚刚也有斟酌。未来……就算三年时间,若是不计成本,三年之后,每年生产几万台蒸汽机,应该是没问题的。几万台……足够覆盖京畿了。再然后,一年覆盖一个行省,我觉得应该也没问题。”

老朱飞快盘算:“一年覆盖一个行省,这……只怕是连三十年都用不到了呵。”

“只是一个理想状态,”朱塬说着,侧耳听了听,说道:“这次还不错,直到我刚刚离开,12台蒸汽机都还在持续运作。不过,嗯,还在明州时,我一直都在推广一个‘耐久’的概念,这蒸汽机,包括各种部件,目前的一个主要难点,也就在这里。”

老朱下意识重复:“耐久?”

开了口,倒也已经想起。

早前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在明州时,多次的书信上,都提过这一点。

那水力作坊,还有那在之前的岱衢大捷中大放异彩的轮船,其中一个关键限制,就是‘耐久’问题。

另外,那滚珠轴承,看似简单的一个小东西,却能够改善无论是车辆轮船还是作坊机械等方方面面,其中核心,也是因为耐久。

滚珠轴承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各种运转器械的耐久。

就像轮船。

轮船是很早就已经出现的一种船型,但,为什么明明运转效率更高,却没能得到广泛推广,千百年来反而一直都是风帆和桨橹为主,关键……就是传统的桨轮,缺少滚珠轴承的支持,因此显得非常不耐用,花费超过帆船很多的成本制造一只轮船,结果,短短几个月,核心的桨轮系统就因为快速磨损出了状况,比起那些结构简单可以用三五年甚至十年八年的帆船,即使后者严重依赖风力,该如何选择,也是可以想见。

现在,蒸汽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就说外面那一排蒸汽机,每一台的造价……虽然没有仔细估算过,但少说也是数千贯。

这样昂贵的一台机械,甚至,暂时还不是那么耐用,之前稍微运作几刻钟就会坏掉,也就根本不存在推广的可能性。

老朱一旁,见自家祖上问了一句,就又是恍然又是思索,朱塬稍稍等等,说道:“没错,耐久是一方面,接下来,工匠要钻研的一个主要方向,就是如何让蒸汽机的结构更加稳定,在我看来,一台机器,能够连续不断的运作一天,其实都是少的。能够运作满一个月不出现太大故障,才算合格。”

老朱点头:“这些个……都你来操持,需要什么,只需和我说一声。”

朱塬答应着,又继续道:“除了耐久,其实,还有一点,就是成本了。”

这个……

老朱刚刚也想到,笑着道:“俺知道,你说过……要……唔,扩大那规模,造的越多,那成本,也就越低了。”

“这叫‘规模效应’,”朱塬道:“具体到蒸汽机,降低成本的另一个关键,还是材料,祖上,咱们还是必须尽快转向用钢铁制造蒸汽机。”

祖孙两个在宴会现场这么讨论着,却不知道,先农坛的外坛,因为皇帝陛下的开恩,一拨又一拨的百姓得以进入参观,然后,当看到那‘突突突’地惊天动地般运作的一排蒸汽抽水机,诸多百姓,比起那之前下意识跪拜的耆老,更是不堪。

天不亮时就赶来这边还遇到了少年平章车驾的孙三和齐伯等人也跟随人流得以进入。

当看到那一整排黄澄澄的蒸汽机,再看那不断涌出水流的十二条水管,本来只觉得孙三道听途说很不可信的齐伯直接也跪了下来,一边念叨着‘老天爷’一边砰砰砰地对着那些个蒸汽机磕头。

这东西,人间怎能有啊?

除了许多震惊到腿软的百姓,还有一些乡绅,大着胆子找到留在这边维护蒸汽机运作的官吏。

想买!

这等好东西,若是能买回去一台,自家田地,也就不会再受这春旱之苦了。

因此,只要朝廷开价,哪怕要个一两千贯,也有人想要弄回去一台。

只需要一台。

就算一台出水慢一些,耐不住可以一直出水啊。

已经仔细问过了,这东西,虽然眼下烧得是煤炭,但,烧柴火也行,因为只需要把水烧开。

不过,得到的结果,当然是不买。

打发走询价的乡绅,一直守在这边的钟合再次上到近前,一一检查了一遍全部的12台蒸汽抽水机,不想再被纠缠,就转到了一旁稍远一些,与金三护汇合,很是满足地笑着道:“这次也是上天保佑,12台机器,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出故障。”

“是呵。”金三护抬头看了看天,也带着笑,说道:“这等……简直夺天地之力的东西,俺刚刚就再想,会不会受到上苍迁怒哩。”

“造福万民的东西,怎可能被上苍迁怒,”钟合摇头,转向那些或震惊或感叹或跪拜的百姓,又有些遗憾:“可惜了,刚刚一位乡绅想要买这蒸汽机来着,俺只能婉拒……这东西,如何能卖。”

“再过个一些年,就能了。”

就在昨天,老朱拍板做出决定后,朱塬也第一时间让人把事情通知了机械工厂这边。

开始的计划中,未来三年,每一座机械工厂增加到2500工匠,两座一共5000人。

转眼间,名额就扩大了六倍,可以达到三万。

甚至,金三护就忍不住想,只要自己两个能够操持,别说3万,10万人,皇帝陛下都会准许。

毕竟这东西,实在是太有用了。

当下这灌溉不说,两人也没有忘记去年他们在少年平章宅第内给百官进行的演示,若是能有千千万万台蒸汽机,这大明,也就翻天覆地,正是进入少年平章所说那工业时代。

到时候,不说其他,就只是耕作一项。

按照少年平章私下里偶尔说起的,有了各种大型机械,将来,从耕地到收割,全程都可以用机器来完成,一台机器,能抵得上千百人的效率。

那将是何等的景象啊!

金三护正幻想着,又有几位百姓见他们穿了官服,大着胆子凑过来,询问一番,又是想要购买机器。

当然还是只能拒绝。

这次,一群百姓却不甘心,恁好的东西,朝廷捂着算怎么回事,其中一个老者还吵着,若是金三护两个不愿意卖,他们就要去求见皇帝陛下。

见皇帝?

金三护只能详细向老者解释,蒸汽抽水机……不仅打造起来麻烦,而且本身价值也非常昂贵,暂时还不适合向民间推广。

老者还是不依,摇着头:“大人,俺都看过哩,不就是一个锅炉,一个活塞,再加上那水泵么,若不是这春播在即,急着用,等俺回去了,让俺村子里的后生慢慢打造一些个,也是能用。”

金三护:“……”

不得不说,眼前老者……说的还挺有道理。

就是一个锅炉,一个活塞。

那抽水的……结构也是再简单不过。

可是……

金三护想要把事情说的难一点,更多再讲一些其中的门门道道,却忽然发现……反驳不了啊。

这蒸汽机,确实简单。

因此还想到了少年平章当初的一些说辞。

大概也就是,因为这蒸汽机结构足够简单,他们才能够在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里,把这东西造出来。

现在,强行往复杂了说……简直昧良心。

嗯。

那就不说了。

不过,还是不能卖的。

这东西,今天演示过,等搬回机械工厂那边,就要改造成机床,专门制作各种各样的蒸汽机部件,那才是紧要的事情。

金三护不答应,眼前自我介绍来自宁国府的老者果然就去见了皇帝陛下。

老朱听到礼官通报,也果然见了对方。

攀谈一番,蒸汽机……当然还是不能卖的,不过,听老者只是看过,就将那机器分析的头头是道,再一问,老者读过书,且他所在村子里上上下下都很擅长制作各种机巧,皇帝陛下就主动发出了邀请,希望老者并挑选一些族人一起为朝廷效力,共同参与制作蒸汽机。

两家机械工厂,恰好都要人啊。

结果不错。

老者虽然还念叨着春耕,但听皇帝陛下一番许诺,还当场给了他一个八品官,很快就答应下来。

洪武二年二月十七的这一次亲耕大典,也在这种圆满的热闹当中,顺利结束。

不过,因为这次亲耕大典引发的余波,却刚刚开始。

不仅是亲耕大典之后,《大明月刊》编辑部就开始为下月的专题文章做准备,而且,因为皇帝陛下特意安排百姓参观现场的蒸汽抽水设备,一时间,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从金陵到京畿再扩散到周边各个行省,乃至整个天下。

无数百姓也越来越知道,朝廷制出了一种非常特别的抽水设备,可以源源不断地从地下抽取井水,灌溉农田。

因为太多人亲眼看过,消息确凿。

虽然吧,亲耕大典之后,老天还是没有落下一场雨,但,无论是江南的江浙还是江北的两淮,百姓们因为天久不雨的焦躁情绪莫名地消失了不少。

既然天不下雨,朝廷紧跟着也出台了措施。

核心是‘人定胜天’。

要求各地官员积极组织百姓兴修水利,尽可能保证春耕时节的基础灌溉需求。

另一方面,为了安抚民心,皇帝陛下还提前宣布,今年只要是受灾地区,赋税都会进行减免。

不仅如此,赋税减免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朝廷还会对百姓进行赈济。

当朝廷的诏令发出,普天之下,处处都是感恩之声。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新书推荐: 长生:我的修仙天赋能刷新 凌天苏清雅 这个明星塌房后业绩更强了 迦勒底:为了自由穿梭诸天万界 穿成真千金后,在皇宫签到被读心 泼刀行 直播被骂,我靠黑粉系统赚翻了 迟到的亲情比草贱,我走你们哭什么 都市圣手医仙 穿成反派白月光了,但主角是我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