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一剑吞鸿 > 446章 云程发轫,干霄凌云(上)

446章 云程发轫,干霄凌云(上)(2/2)

目录

九司之长大良造赤温,率先出列,

这位名义上统御大秦九道近八十万将士的兵马大元帅,眼大鼻大、耳大口大,广额浓眉、相貌粗野。

众人见其声如洪钟,言语中有着一丝骄傲,对苻毅拜首言道,「陛下,高句丽虽只是个弹丸之国,但其乃九生之地,吞并于此,则有虎视汉奴中原之威,万不可失。且,我大秦将士骁勇,借此机会与汉奴掰掰手腕,小试牛刀,一展国威,一雪前耻,岂不快哉?臣以为,汉奴东境兵马久输战阵,弱不可堪,可遣一上将,携兵马十万,走水路驰援高句丽,出其不意,定能一战定鼎。」

赤温的话极具感染力,当他说完,全场仅是认可之色。

苻毅听完,心中也多了那么一丝美意。

其实秦国自己家里的情况,并不比刘彦强多少。

刘彦那边儿是百族萌动,而自己这边,八柱国也不是什么好鸟。

八柱国原本就是十分强大的草原部落,当年,刘渊雄才大略,以吞天之勇,方才半打半说地将这八个部落收服,虽然名义上隶属大秦王庭,但其军事和政治上的自主性十分突出。

为了压制、削弱八柱国,不管是刘渊父子还是他苻氏父子,都想了极多的办法,比如八柱国头衔二十年一换、限制八柱国直属兵马、建立天狼九卫、吸纳寒门士子入仕、笃信道教等等,甚至就连建立城池和汉化秦人两件事,也并非真心为了强国考虑,其中多多少少带了些削弱八柱国的意思。

一系列举措,的的确确让八柱国消消停停蛰伏了将近一个甲子,其实力也大为衰弱,不过归根究底,真正稳坐钓鱼台的原因,还是三代大秦君主皆是铁腕治国、强权处事之辈,不然,以草原人穷兵黩武的虎狼性格,王位还真就是你家坐完我家坐。

你信公理我信强权,如是而已。

刚刚苻毅之所以心中甚美,并不是因为八柱国的衰弱。

是只因苻毅刚刚接手这庞大帝国时,大秦与大汉完全就不是一个水平上的国家,那个时候,大秦帝国还没有从五十年前的那场战争中修养过来,可以算得上百废待兴。

经过他苻毅数十年忍辱负重夙夜匪懈,两代人披星戴月筚路蓝缕,终于换得技高一筹,怎能不叫人心欢雀跃。

但是,一想到‘你家坐完我家坐这几个字,苻毅那股子心欢马上消失于无形,这几个字好似鞭策,时刻警示着苻毅要为子子孙孙打下坚实基业,苻家的帝国,绝不能像刘氏父子一般,两代而终啊!

......

咳咳!

不经意的几声轻咳,将苻毅唤回人间。

苻毅抬头,见是自己的老师,九门之长大贤良雷弱儿。

苻毅和刘彦都选择了自己的授业恩师作为文臣之首,这一点,两人倒是很像。

只见大贤良雷弱儿轻声言道,「陛下,满座朝臣无异议,该您决断啦!」

苻毅旋即温柔一笑,开口言道,「朕在继位之初,时常羡慕刘彦左有丞相吕铮、右有大将军陶侃,可以倚为臂膀。日子久了,朕才更羡慕自己,只因朕有雷弱儿和赤温,大贤良

智调藏于胸怀,大良造权略应时而发,有此一文一武,天下谁人可挡我秦军雄风啊!哈哈。」

在苻毅灌满朝堂的朗声大笑中,赤温和正欲说话的雷弱儿皆是一怔,两张老脸同时一红,垂手不语。

在朝臣的传统印象里,苻毅此人虽奉亲虔恭,但日常里却刚肃严整,极少称赞臣子,今日突然夸赞,倒让一生见惯风雨的两人受宠若惊,不经意间羞红了脸。

「陛,陛下。」

雷弱儿整理思绪,轻步出列,老气横秋地道,「我大秦与高句丽国既结盟约,便为盟友,今日盟友遭难,我大秦作为泱泱大国,自当守信驰援,如作壁上观,恐威信扫地。对于大良造的建议,臣,附议!」

「好一个将相和!」

苻毅拍手,笑看殿下诸臣,「诸位卿家,你等还有异议否?」

大秦君王素来不懂得‘怀柔二字如何书写,久而久之,文臣武将全部养成了刚烈的脾气,一言不合就开打,再加上主政主军的雷弱儿和赤温意见相致,其余人纷纷拱手,齐声叫喊道,「臣,附议!」

没错,是‘叫喊。

在天下人的眼中,大汉帝国始终是上圣之国,他秦国历来都被冠以北地蛮夷的称号,对于这样的称号,苻毅不服,他麾下不逊色于大汉朝堂的文臣武将们,不服。

二十年来,他们卧薪尝胆,坚忍不发,今日,终于要出兵驰援高句丽国,与大汉兵锋相见,这个扬眉吐气的机会,怎能让人不心中激荡,又怎能不喊上一声,一吐胸中积郁呢!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天开青云秦兵出,席卷天下谁人敌!

目录
新书推荐: 我的两个师父倾国倾城 恶姐当家:只要脸皮厚顿顿都吃肉 性感寡妇,在线发癫 桃园风流小神医 我是唯一的玩家 九转归幽 斗罗V:我重生为蛇,多子多福很合理吧 雾色归京 全家一起穿六零 烟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