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犁汉 > 第二百七十六章:北上

第二百七十六章:北上(2/3)

目录

在诸多幕僚中,陶黯是张冲认为在大局判断上最优秀者,所以在了解了军中文武的看法后,张冲想和陶黯如何破局。

陶黯果然不负张冲器重,其人倒真的对现在的局势有一点看法,而且还有破局之道。

陶的整天看法和何夔、关羽、张旦等人一样,就是全军到底是向西,还是停留在荥阳地区就行。

目前,军中几乎没有多少人支持继续战斗,尤其是还要跨过大河北上再与一只强悍的汉军

主力决战。现在西进,也是很多人觉得都已经打到洛阳门口了,冲一把的话,没准就能打下洛阳,那是何等的功业?

但张冲知道,无论是荥阳地区还是稍东面的河济地区都不是可守之地。而所谓西进洛阳,在前有虎牢阻路的情况下,能不能打下另说,就是打下了,此时的京都也不是张冲能占据的。

洛阳地狭人稠,没有各地转运粮食入京,实难养活数百万人口。再加上这些京畿地区的人是最拥护汉室的一批人,他们的利益都和汉室一致。此时汉室虽然衰落,但还不是张冲能代替的。

最好的入洛时机是拯救者的身份,而不是征服者。在张冲的时间节点中,凉州的董卓乱洛,将汉室最后一点权威都丧尽后,那时候就是他张冲上洛之机。

所以,西进、留守都不可取。张冲内心知道唯有北上,但他一直没想好怎么北上,他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就救河北黄巾军?这理由显然无法让众将士们接受。

当张冲将这些所虑的都告诉陶黯后,陶黯说出这么一番话:

「渠帅,我曾听你在随军学堂讲: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无。这同样的道理也适用在如今的局势。渠帅,你认为咱们要是退,能退到哪里,哪里又能守住?」

张冲摇头,这也是他明白的,就是此时张冲的泰山军不论退到哪里,下一步都会是汉室全面反扑,根本守不住根据地。最后只能如历史上黄巢等人一样成为流寇,最后在围追堵截中覆灭。

于是,陶黯继续说道:

「渠帅,那汉室为何能号令各方呢?」

此言一出,张冲豁然开朗。是啊,他之所以觉得坐不住根据地,就是因为他是以一隅对天下,无论是人力物力的差距都太绝望。但如果汉室也四分五裂呢?换个说法,就是当这天下不是铁板一块时,汉室的号令没人听了,天下开始到了群雄逐鹿的时候,那泰山军岂不就是压力大减了?

思路一打开,那下面紧接着问题就是,如何让汉室号令没人听?

汉室能号令天下的因素在张冲看来,有三。一个是图谶所神话的天命在刘。这种天命在四百年,尤其是光武还能再造大汉时,渗透到了天下人内心中。二个是,各地方大族与汉室的利益关系,这些公卿之家受汉室恩养,无论是利益还是情感上,他们都拥护汉室权威。三个就是选拔天下良家子打造的南北二军。

本来这三个因素互为表里,在名实力三层都有保障。但汉室自己出了昏招,就是发动了党锢。两次党锢行动伤害了大批原先拥汉的公卿世家的情感和利益,家人枉死,子弟流奔江湖,而这个损害,又破坏了汉室构建的天命观。

因为相信天命,构建天命,维护天命的就是这些公卿世家。现在当中大量人都开始用理论构建反汉的舆论,可以说像太平道的理论构建也是得益于这些党锢分子构建的。

所以,此时的大汉说白了,真正能依靠的就是他那核心武备,可以镇压不服,才能稳住摇摇欲坠的天命。

那问题就越发清晰了。此时大汉统合天下的就剩个武备,那他张冲打汉室核心武备不就行了?

其实,张冲之前就一直这么做。只是过去从来没这么清晰过。

他再一次想起了那句话,谁是我的敌人,谁是我的朋友。

从长远看,豪势们的部曲必然是泰山军的敌人。但现在阶段呢?

从历史上,张冲是知道想要颠覆汉室的就有这些势力。一个就是边地武人集团,包括凉州的董卓,幽州的公孙瓒。一个是公卿之族,代表的就是袁绍、袁术兄弟。剩下的都是趁乱而起之辈,真正乱天下的推动力量就上面两股。

那这时候,张冲和这些人的利益就一致了,都是要

颠覆汉室。这些龙蛇之辈现在还在蛰伏,那他张冲何不就帮他们一把,我就专打汉军核心主力,灭了这些,整个天下的形势立马反复。

张冲越想越觉得清晰,看来他的确要上河北,这一次不是救河北黄巾,反而是借助河北黄巾的实力,与汉军主力真正的决战,消灭掉这剩下的数万汉军,整个天下直接进入群雄逐鹿的进程。

所以,他一拍大腿,大叫声:

「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随军一夜怀三宝,我在八零躺赢 八零军婚,俏军嫂发家致富养崽崽 惊爆星际!废物竟让大佬言听计从 重生幼儿园,系统让我去高考? 九州天王 梦织星辰 叶凌天周雪青 神豪:男神成长日记 拯救咒术界后陷入修罗场 重生后恶毒闺蜜求饶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