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家兄朱由校 > 家兄朱由校 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进固稳

家兄朱由校 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进固稳(2/2)

目录

    朱由检见状也再挖出一口喂给了朱慈烺,时不时才自己吃上一口。

    到头来,一盘酥山吃完,朱由检自己也没能吃上几口,而随着时间推移,烈阳开始不断发力,朱由检牵着朱慈烺走回了承运殿。

    他们坐在承运殿门口,享受着从殿内往外吹的风,一时间凉快了许多。

    “爹今天忙完了吗?”

    朱慈烺询问了一声朱由检,还往后仰了仰身子,试图看到偏殿里朱由检的桌桉奏疏还有多少。

    “还没有,不过不差这一会时间。”

    其实朱由检也没和朱慈烺玩什么,父子两人就是坐在门口吹吹风,聊着一些朱由检看不到时,朱慈烺在玩什么的趣事。

    对于旁人来说,这些事情可能很无聊,但对于终日疲惫的朱由检来说,听听小孩子的趣事也是不错的。

    只是听了不过一刻钟,已经十八岁的杨如是便开口说道:“小殿下,该回去练字了。”

    “嗯……”听到要去练字,朱慈烺有些不舍的起身,转身看着自家父亲也跟着起身后,他才带着一丝不舍,毕恭毕敬的行礼。

    “爹,小子去练字去了。”

    “去吧……”朱由检摆了摆手,示意他可以离开了。

    见状,朱慈烺才不舍的牵着杨如是的手,向着楼梯走去。

    等他们的背影彻底消失,朱由检也舒缓了一口气,返回了承运殿里继续处理奏疏。

    奏疏之中,他格外注意关外三省的开垦和人口迁入。

    至二月末,北山已经开垦出一百一十六万亩耕地,按照每年四月到九月这六个月能开垦三四十万亩耕地的情况来看,北山的三十几万人口,最多也就六七年就能自给自足,并且供养军队。

    只要北山能供养军队,那勒拿河东边的三千明军也就可以开始西征了。

    沙俄在乌拉尔山脉以东只有不到三千军队,明军完全可以一路向西横扫到乌拉尔山脉。

    唯一的问题就是补给,而补给问题单单靠北山是不现实的。

    沙俄东进是依靠河流,而明军也可以如此。

    依托勒拿河、通古斯河、叶尼塞河、鄂毕河……明军可以将北山行省、单于行省和西域的物资运往西伯利亚地区。

    维持太多人有些不太现实,但维持三千兵马的物资还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这个办法的前提条件就是必须要收复西域,不然西域的物资就无法运送到西西伯利亚平原。

    靠着西域的额尔齐斯河和鄂毕河,大明可以将物资运往乌拉尔山脉,三千明军想要拿下乌拉尔山脉并不困难。

    拿下乌拉尔山脉后,沙俄也必然会十分恐慌,如果可以休战,朱由检准备好好消化西域,如果不可以,那他就只有大规模运送拖拉机前往西域。

    不说尹犁河谷,单单北边的阿勒泰地区就能开垦出二百多万亩水田。

    二百万亩水田,哪怕每亩亩产一石,也能养活最少五十万人。

    想要养活三千军队,并且供养种地的农民,那只需要二十万亩就足够。

    开垦二十万亩水田,需要的只有三万百姓和一万台拖拉机。

    这样,一年的时间就能开垦二十万亩水田,并且开垦之后第一年就能亩产最少十万石,朝廷能收到一万石的田赋,算上火耗,足够养三千军队大半年。

    到了第二年,阿勒泰地区就足够养活五千驻军,而第三年,更是能养活九千乃至一万五千人。

    一万五千人,别说驻守乌拉尔山脉了,就是打下沙俄都绰绰有余。

    不过想要打下沙俄,明军就得在中亚有一个能够支撑他们远征的行省。

    所以想要拿下乌拉尔山脉以东,就必须拿下西域,想要拿下沙俄,就必须开发中亚。

    后者需要的时间太久了,不说别的,单单从嘉峪关修建一条铁路通往中亚就需要十几二十几年。

    这个时间太久了,朱由检等不起,所以沙俄只能交给朱由校或者朱慈燃收拾。

    他现在要做的,是把大明疆域开拓到乌拉尔山脉和中亚的河中地区,然后组织修建通往中亚的铁路,最后离去。

    等铁路修通,大明是否要打到欧洲,那就不是他能做出的决定了。

    “今年拖拉机的产量是多少?”

    朱由检询问王承恩,对方翻了翻军备院的文书,随后也回应到:“年底能达到三万六千台左右。”

    “一万二送往齐国,四千送往旧港南海府,吕宋和巨港、旧港三府则是每府一千,交趾送往三千,南州送去两千。”

    “剩下的一万二,按照东海八千,漠东三千,单于一千来送往。”

    朱由检头也不抬的说着,但王承恩却说道:

    “殿下,万岁拨发了二百万两内帑银,齐国可以买两万台。”

    “国朝还得发展,齐国拿一万二就足够了。”朱由检不由分说驳回了王承恩的想法。

    他是要发展齐国,但不是要牺牲大明的发展。

    如果他真的要这么做,那他一开始就这么做了。

    况且,明年开始拖拉机数量又能涨到四万八千台,届时大明要拿出一百六十万两来买拖拉机。

    到了后年,这个数量会涨到二百万两,十九年开始会达到二百六十万两。

    总之,这个数量每年都在变,就当为后面几年存钱了。

    “瀛洲的开垦田数量有多少了?”

    朱由检处理着奏疏,头也不抬的询问,曹化淳听后翻了翻,最后抬头回答道:“北州府已经开垦出一千二余万亩耕地了。”

    “二月末,杨布政使上疏,说是齐国那边需要调走三十万劳改工。”

    “杨布政使上疏表示支持,并且也解释到,北州府的田地已经开垦的差不多了,最多明年开垦到一千五百万亩就将结束。”

    “眼下,劳改工还有三年劳改工时间,但数量从七年前的二百多万,骤降到了一百三十七万。”

    “杨布政使的意思是,如果齐国能在明年年末将他们全部接往齐国,那瀛洲每年可运往国朝的粮食可以提升到一千四百万石。”

    杨文岳给出了一个朱由检无法拒绝的提议,他不可能让人把这百万劳改工杀了,毕竟齐国还需要。

    因此,把劳改工迁移到齐国,然后让他们在当地为齐国的矿产、农业来发挥余热就是很不错的选择了。

    唯一需要在意的就是,齐国能不能养活这一百三十二万劳改工。

    这么想着,朱由检算了算齐国的耕地变化。

    在天启十七年年末,齐国的耕地应该可以达到一百八十万亩以上。

    一百八十万亩耕地,按照金铉所传回手书里的情况,依托当地野牛提供的肉食,基本上是可以养活九十万人的。

    如果再往后推迟一年,齐国的田亩数则是能达到二百六十万亩,届时可以养活一百三十万人。

    劳改工可以吃番薯和土豆,只需要拿出五十万亩土地就能种出足够养活他们的食物。

    如果要调一百三十万人前往齐国,那单单运送他们去齐国,在不出动蒸汽轮船和大规模船只的情况下,大概需要花费四五年左右的时间。

    所以从今年开始算是的话,大概要到天启二十年才能运送完毕,朱由检倒是不用太担心粮食的事情。

    想到这里,朱由检对曹化淳回应道:

    “告诉杨文岳,朝廷没有余力支持他运送劳改工,就让他以瀛洲的货船来运送劳改工前往齐国。”

    “如果时间不够,那就告诉一些劳改工,只要他们为齐国劳作三年,就给他们每人发十亩耕地。”

    给瀛洲劳改工发十亩耕地,这让曹化淳有些咋舌,不过他一想到瀛洲和南昆仑的事情,立马了然于胸,缓缓作揖:“奴婢明白了。”

    曹化淳不再开口,而朱由检则是算了算,按照眼下的拖拉机分配情况,漠东和东海什么时候才能反哺大明。

    东海每年拿走北方拖拉机的三分之二,按照一年只有九个月开垦期来说,虽然达不到齐国那种每年二十亩的开垦速度,但每年十五亩是可以达到的。

    八千台拖拉机运过去,那每年就是十二万亩耕地。

    这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在天启二十年左右,当地的拖拉机应该能达到八万台,前后开垦出三百万亩耕地是不成问题的。

    算上人力开垦,天启二十年左右,三百多万人口的东海省最少能拥有一千八百万亩耕地。

    届时,基本就能向关内运送最少三百万石米麦了。

    至于漠东的情况也应该差不多。

    总之在天启十九年左右就能反哺关内,而天启十九年便是崇祯十二年。

    只要渡过十九、二十、二十一这三年,大明就可以将精力从抗旱转变为对外征战或者巩固疆土了。

    至于旱情彻底结束,应该就是天启二十三年,因此自己要在天启二十三年以前迁移人口给齐国。

    想到这里,朱由检倍觉压力……

目录
新书推荐: 仙子们都对我有非分之想 七零娇软真千金把最帅糙汉撩疯了 映月宫 亦如浅 困雾 养育人类,猫猫有责! 福妻祸夫 末世:普攻成神,从暴打绿茶女开始 灵气复苏开局始皇秘法疯狂晋级 宁小姐,周先生服软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