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家兄朱由校 > 家兄朱由校 第四百八十章 扬帆起航

家兄朱由校 第四百八十章 扬帆起航(1/2)

目录

    “至七月初一,关外三省齐民编户,土地丈量之后的户口耕地如下……”

    “东海省五万三千四百三十二户,口二十四万六千二百零九人,耕地二百九十七万六千四百零三亩,熟地尽数发放完毕,粮食富裕十万石左右。”

    “漠东省十七万八千六百九十七户,口七十一万五千人整,耕地一百九十六万四千三百零九亩,粮食缺口三百万石左右。”

    “北山省三万一千三百二十七户,口一十三万二千七百九十三人,耕地四十一万六千五百二十七亩,粮食缺口一百二十万石左右。”

    “另外,辽东……”

    “算上辽东,东北四省的人口是八百八十九万四千三百二十九人,耕地数量是三千六百六十二万一千七百四十二亩,粮食缺口约一千三百余万石。”

    七月中旬,当户部尚书毕自严带着关外四省的最新数据来到长春殿,向着朱由检回禀的时候,朱由检大致了解了东北的情况。

    “不过,四省有草场八亿余亩,足够放养牛羊马匹千万,如果肉食提供得当,那粮食的缺口或许可以下降到六百万石。”

    毕自严把东北的情况一一说了出来,而朱由检闻言,便靠在椅子上回道:

    “也就是说,按照东北四省平均一亩七斗米的亩产来说,国朝最少还需要开垦九百万亩耕地,才能满足当地所需,让其自给自足?”

    “正是……”毕自严作揖回礼,而朱由检闻言则是算了算这笔账。

    如果用人力的话,东北平原的开垦难度并不大,九百万亩耕地对于四省近九百万人口来说,也就是一年时间罢了,第二年就可以直接耕种,只是产量基本只有五斗,后续慢慢会涨上去。

    也就是说,纯粹的人力开发,最少需要一千五百万亩,因为新开垦田地粮食亩产不够。

    不过,这是最理想的情况下,因为眼下东北四省的大量人口,本质还是聚集在了辽东,因此必须加大开垦力度,才能让百姓前往辽东开垦。

    “殿下,是否将拖拉机都尽数调给东北四省,按照您所说的村集体来分村迁移。”

    毕自严忽的开口,让朱由检略微皱眉。

    分村迁移,这个是朱由检定下的政策,即强制性迁移一个村落一半的人口,也就是将眼下七百八十万人的辽东省人口瞬间分割,强行迁移三百九十万人北上。

    当然,这种强制迁移不是无偿的,而是会以村集体为单位,发放一定数量的拖拉机。

    例如眼下大明有拖拉机三千多台,如果按照一个村庄一千人,一个村子发三台来算,东北村落会增加三千九百个村庄,但大明要最少出一万两千台拖拉机。

    这个过程是慢慢进行的,但就算以眼下的三千台拖拉机来说,也可以迁移最少一千个村子北上,也就是一百万人。

    不过,毕自严这个提议,等同是在齐国口里抢饭碗,耽搁了齐国的发展。

    朱由检并不是因为自己的个人原因而皱眉,觉得毕自严说的不好,而是他觉得毕自严在知道齐国需要拖拉机,且拖拉机已经调往齐国的情况下,还提出这个提议,那实际上就是不想让朱由检前往齐国,想让齐国建设变慢。

    对于毕自严这样为了大明殚心竭虑的老臣来说,朱由检不忍苛责,因此他解释道:

    “三千多台拖拉机已经运走了,目前估计已经抵达瀛洲,和金铉一起在前往齐国的路上。”

    “至于齐国的事情你不用担心,齐国建设还需要十几年的时间才能初具规模。”

    朱由检说的这话很隐晦,也就是他会在齐国初具规模后才离开大明。

    毕自严闻言,没有说什么,而是躬身作揖。

    朱由检见状,也开口说道:“你的话说的不错,但孤有孤的考量。”

    “这样吧……”朱由检想了想,准备出一些吸引辽东省百姓北上的政策。

    按照原本的政策,十人一台拖拉机来算,一千人的村落最少要有一百台拖拉机,而大明今年的拖拉机是肯定都要运往齐国的。

    至于明年的,旧港或许可以暂时停止工业开发,毕竟太远了,粮食北运需要时间,先满足北方再说。

    因此,明年六千台拖拉机里,除了齐国和北山的四千台,那还有两千台拖拉机可以供朱由检使用,也就是可以满足二十个村子。

    “明年开始,拖拉机三分之一运往齐国,三分之一运往北山,剩下的三分之一发给迁移关外三省的百姓。”

    朱由检说完自己的迁移安排,毕自严连忙询问:“那之前迁移的百姓呢?”

    “有熟地的暂时不用管,让他们等待开荒百姓都有了拖拉机再发给他们。”

    “没有熟地,而是在开荒的百姓,就按照十户一台发放。”

    “这……”听到朱由检说十户一台,毕自严愣住了,并立马作揖道:“十户一台是否太多了?”

    “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那国朝每年顶多迁移两万户百姓……”

    两万户百姓听起来很多,但算下来顶多十万人罢了,一年迁移十万,这得多少年才能迁移三百万人?

    毕自严的担心对于朱由检来说并不算什么,他拂袖道:

    “不想多发放迁移粮,便只能出这个办法。”

    “况且,工业区每日都在建设,明年只有两千,但后年或许就能有四千,大后年就是六千!”

    “另外,这拖拉机也是要排队的,北迁的百姓按照十户一组,二十组为一村进行迁移,拖拉机由北向南供应。”

    越往北越难开垦,而拖拉机首要供给的就是靠北的百姓,让他们尽早自给自足,为朝廷缴纳赋税。

    “可如果是这样,那国朝每年发放的机器里,便只有发往齐国的能收回成本了,而另外三分之二的拖拉机,国朝只能每年亏损几十万两了。”

    毕自严提前告诉了朱由检这个事情,并在说完之后继续道:

    “今岁户部已经积欠金融司一千多万银子,如果东北进行迁移,按照发放粮票和拖拉机的手段,那今年的积欠恐怕要达到一千六百万两。”

    大明没钱了,毕自严在透露这个消息,但朱由检闻言却道:

    “积欠金融司的银子就不用还了,户部管好自己的赋税就可以。”

    朱由检让户部不用还金融司的银子,变相等于向天下金融放水一千多万两银子。

    对于大明的生产总值来说,这一千多万两,也就是三四百分之一的放水量罢了,还不足以扰乱市场经济,毕竟大明每年的新生儿都占据百分之二三了。

    “拖拉机的去向,由锦衣卫监察司负责监察。”

    朱由检忽的开口,毕自严闻言立马作揖应下。

    他们都很清楚,发放拖拉机,确实属于是把银子砸给百姓,并且是每人砸好几两的程度,等于他们平日做工好几个月的工资。

    这种事情,砸给百姓是砸,砸给地主也是砸,但大明不能砸给地主。

    砸给地主,一些佃户就会失业,因为一台拖拉机面对熟地,半个月的时间它能轻松犁三百亩地,而如果用人力,这三百亩地最少需要五十到一百人。

    也就是一台拖拉机,足以让五十到一百人失业,因此朱由检从未想过在未来十年时间里,把拖拉机用于关内。

    关内只需要稳定就足够,关外、尤其是东北地区和旧港地区,西南地区才是大明半机械农业化的施行地。

    换而言之,东北和西南、旧港地区都是农业区,而关内将作为人口输出地,向这三个地方外加藩国输出人口。

    同时,关内传统的两京十三省也会不断地增加工厂,以此在关内人口降低到某一种程度的时候,彻底完成两京十三省的人口工业化。

    大明的工业化得慢慢来,机械农业化也得挑选对了地方。

    如果地方挑选不对,那就是百姓的灾难。

    朱由检可以打包票,如果他今天对内出售拖拉机,哪怕一台拖拉机售出一千两,那订单也会络绎不绝的涌来。

    很简单,三个人加一台拖拉机,加一年几两银子的煤炭银就可以耕种三百亩耕地,顶多就是收割的时候需要雇人,这么算下来,地主可以省下最少四十两银子。

    拖拉机是皇店出产,这个是包维修的,因此对于地主来说,一千两的拖拉机也就二十五年的时间就能赚回来。

    更何况,除了农忙的时候拖拉机需要耕地,其它时候它都可以拿去开荒,二十五年的时间足够开垦出最少三百亩,这三百亩耕地的价值又是两三千两银子。

    因此,拖拉机如果在关内贩卖,那生产出多少拖拉机,就会有五十倍、一百倍于它数量的人被淘汰。

    正因为如此,朱由检才要把拖拉机国有化,把乡村集体化、组织化。

    只有拖拉机一直运用在关外,它才能对大明带来正向的收益,反之则是负向收益了。

    “退下吧。”朱由检往前探了一下身子,准备拿起朱笔继续处理奏疏。

    毕自严见状,躬身回礼后便退出了长春宫。

    倒是也在他退出长春宫的时候,在他们两人谈话中的那三千六百多台拖拉机确实在海军船只的护卫下,成功的抵达了瀛洲港口。

    “这些就是拖拉机对吧?”

    一处船只内,当昏暗的空间出现了光亮,只见举着灯笼的金铉来到了瀛洲港九千料船只的货仓里。

    在这里,一台台被包裹油布的机械出现在了他的面前,金铉让人解开一个看了看,时不时点头,并转头对身后的两名参将询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天降农门小福宝满朝权贵争着宠 天降农门小福宝满朝权贵争着宠秦夭夭云倾羽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我真的没打算造反 道与天齐 人在星际,我种土豆种出梦幻星球 秦夭夭云倾羽天降农门小福宝满朝权贵争着宠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天降农门小福宝满朝权贵争着宠秦夭夭云倾羽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天降农门小福宝满朝权贵争着宠秦夭夭云倾羽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桑浅纪承洲宋时璟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梦幻西游之重生学生时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