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家兄朱由校 > 家兄朱由校 第三百九十九章 南亚困局

家兄朱由校 第三百九十九章 南亚困局(2/2)

目录

    “娘地!后方的火药到底是什么时候能运达?战线都他妈后退三百里了!”

    戈达瓦里河南岸,在一道道土木工程下,熟悉的大明官话以“出口成脏”的方式响起。

    在隐藏地下的土木防炮指挥屋里,已经升为参将的李自成破口大骂,而在他的四周,刘宗敏、李自敬、朱聿键、朱常清等人也是脸色难看。

    一年的时间,明军从南亚半岛南部顺推向北,横扫各大土邦和苏丹国,兵锋最盛的时候便是去年腊月。

    天启九年腊月二十三,他们最北推进到了印度半岛中部的讷尔默达河,再往北便是温迪亚山脉,而翻越温迪亚山脉后,便是一望无垠的恒河平原。

    尽管明军走的是“闪击战”路线,使用骑兵和大量马步兵轻装突袭来拿下各国的主要城邦。

    哪怕这种战术下,许多小城邦还未被明军拿下,但总体来说,在讷尔默达河以南,明军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霸主”。

    然而不等明军对其他小城邦进行剿灭,南部坦焦尔、迈索尔等地爆发叛乱。

    这种情况下,卢象升带领南部的三万明军开始围剿各地叛军,而各大苏丹国的城邦也借机袭扰明军的辎重车队。

    得到消息的黄龙在留下十营步卒,三营骑兵,一营炮兵,以及六百门燕山五斤炮,合计四万五千人驻守讷尔默达河后,便亲自指挥七营兵马南下平叛,顺带打通连接滨海城池的补给线。

    尽管辎重线被断,但黄龙并不恐慌,因为北方明军缴获了大量的粮食,足够吃上大半年。

    他关心的是从旧港运来的火药,毕竟没有火药,明军很难守住讷尔默达河防线。

    结果就在这种节骨眼上,莫卧儿王朝的皇帝沙贾汗下令出兵。

    由两万火枪兵,三万轻步兵,三万骑兵,五千象兵,五千炮兵所组成的九万兵马,分七个军团,就七个方向对明军的讷尔默达河防线发动袭击。

    由于讷尔默达河本身处于河谷,而莫卧儿军队又是从温迪亚山脉阵地居高临下发动袭击,加上明军火药不足,因此在固守两个月后,总兵戚元辅无奈下达了撤退的军令。

    明军这一退便是三百多里,全军撤回戈达瓦里河南岸。

    戈达瓦里河是印度中南部地区最大的河流,发源于西高止山脉东麓,河流向东南方向流经德干高原,最后分成几支注入孟加拉湾,河流全长近二千五百里。

    由于戈达瓦里河河网密布,支流众多,加上春雨降临,水量充沛,明军成功依托河网阻击了莫卧儿的九万军队。

    然而火药不足是事实,除非关键时刻,明军无法使用火炮反击莫卧儿军队,而莫卧儿仗着靠近本土,将火药源源不断的运抵前线,每日炮击明军防线。

    李自成刚才的怒骂,也是因为被炮击了大半个月后的无奈抱怨。

    两个半月的交锋,明莫两军各有伤亡,明军在防守撤退的路上战死四千余人,莫卧儿则是在河网遭遇明军阻击而战死五千余人。

    这看似明军占据上风,然而负责防守的明军兵力只剩下了四万。

    倒是沙贾汗在摘取了明军遗留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后再度增兵三万五千人,前线的莫卧儿军队达到了整整十二万。

    四万人防守十二万,加上春雨结束,夏季到来……

    这样的局面不止是李自成难受,所有明军将领心里都是难受的。

    “近来军中多有水土不服的将士,非战斗减员已经达到了八百多人,如果黄都督和卢监察使再不能清剿叛军,恐怕我们……”

    朱聿键皱着眉开口,而他的询问对象自然便是被派来协助黄龙的戚元辅。

    只是面对这种局面,戚元辅也十分无奈。

    后方是十几万打游击的叛乱军,以及两三千万企图造反的南亚土人,而明军除了不足十四万的海陆兵马外,便只有不足二十五万的迁移百姓。

    不过也不是没有好消息,因为在半个月前,第一批就藩的藩王在南军都督府十营三万陆军的保护下登陆锡兰府。

    本来他们的目的是直接登陆坦焦尔,结果眼下坦焦尔等地叛军动乱,卢象升和黄龙一南一北的平叛,诸藩自然不会登陆。

    他们带着迁移而来的六万多百姓,以及三万多拱卫营士兵在锡兰府暂时安定了下来。

    得知来了援兵,卢象升使用自己监察使的身份,将十营兵马调走七营,自己指挥五万余人由南向北的推进平叛。

    黄龙则是由北向南,由外而内的收复沿海城邦和内陆城池。

    按照这时间,最多两个月就能将沿海城邦收复,然后围剿内地的叛军。

    “黄都督和卢监察使最多两个月就能把沿海收复,你们不用担心。”

    戚元辅出言安慰了一下这群新生代的将领,同时也对他们的心气感到失望。

    对于他这种从万历年间走来的将领来说,暂时的战争压制并不算什么,明军虽然眼下被动挨打,但这是多方面意外因素导致的。

    只要南方平叛结束,后续的另外十营援兵也登陆南亚,那明军立马就能组织起十二万的陆军,以及两千多门火炮的大优势来进行反击。

    眼下的失利并不代表什么,士气更不能跌落。

    “不过也好……”扫视着李自成等诸多将领,戚元辅在心底感叹道:

    “让他们吃吃苦头也好,不然日后遇到强敌吃瘪,恐怕会一泻千里。”

    “这样水土不服下去也不是事啊……”李自敬抱着自己的头盔,眉头紧皱的开口。

    他的话赢得了很多人的共鸣,毕竟半个多月就减员八百,那两个月就是一营。

    眼下在戈达瓦里河防线的明军仅剩十四个营,其中还有一个营减员大半,全军只有四万人。

    等夏季到来,河网范围缩小,那明军的防守压力会迅速增大。

    一千五百多里的防线,仅凭四万明军驻守,这着实是难为人。

    “水土不服的将士,先送去帕塔姆休息吧,那里已经被都督收复,另外锡兰的火药船只也会运抵那里的港口。”

    “队伍就由朱常清伱带,顺带带南海营的兄弟去帕塔姆休整,监督当地的土人耕种后收取田赋。”

    戚元辅稳妥的做出了安排,尽管明军粮食还够吃,但为了以防万一,他还是给自己留了退路。

    如果明军真的守不住戈达瓦里河防线,那退至沿海的帕塔姆,乘船南下和大军汇合后,在举兵十二万北伐也不迟。

    莫卧儿军队的战斗力确实不错,这点明军之前太小看他们了。

    戚元辅认识到了明军的错误,并看着朱常清领命退下,随后他才道:

    “夏季还有一个月到来,按照当地人的说法,水网会在四月大规模退化,到时候我们会迎来苦战。”

    “火药都节省一点,等卢监察使收复了坦焦尔等地,打通东部沿海走廊,届时我们再对“南虏”迎头痛击。”

    “我等领命——”

    戚元辅的话赢得了众多将领的认可,而他们对于莫卧儿的突厥化蒙古贵族,则是取了一个“南虏”的称谓。

    这基本上是明军的老传统了,或者说是大明的老传统。

    在大明这里不管怎么样,只要是敌人,那就先给你取几个难听的外号。

    例如莫卧儿王朝皇帝在李自成等人的口中,便从“沙贾汗”是“杀家虎”。

    得了戚元辅的安慰,李自成等人便走出了土木工程,在不足六尺深,宽五尺的壕沟里,他们作为参将见到了不少躺在壕沟之中呻吟的士卒。

    这些士卒大多都是水土不服,而眼下得了令的朱常清正在召集折损半营人马的南海营来带离这些士卒。

    他们难受的呻吟,随后被南海营的士卒两两一队的搀扶离去。

    由于此地属于热带季风型气候,因此即便眼下不过三月,却已经十分炎热,而四周潮湿的环境更是让不少士卒都大呼难受。

    “该死的南虏……”

    看着壕沟里不断被搀扶离去的士卒,李自成等人心里难受,只能低声咒骂。

    不过不等他们骂多久,莫卧儿军队的火炮声便再度“轰隆”作响了起来。

    趴在壕沟边,李自成等人用双筒千里眼打量了河对岸的莫卧儿军队。

    似乎是因为明军先前的阻击让莫卧儿军队心有余悸,他们并不敢在炮击的同时强行渡河,生怕又在短兵的过程中被明军击败,丢下一地尸体。

    他们眼下在肆无忌惮的炮击明军阵地,而李自成看见这一幕,不免觉得有些憋屈:

    “娘地!只有我大明轰人,哪有人敢轰我大明。”

    “等锡兰的火药运抵帕塔姆,我要让他们尝尝燕山火炮的厉害……呸!”

    李自成对着莫卧儿军队吐了一口口水,旁边的刘宗敏等人也跟着纷纷吐口水。

    只是这口水没吐一会儿,再度作响的炮声立马让这群出身陕北的农家子弟下意识缩了缩头。

    “娘地!有本事打死俺!”

    刘宗敏朝着莫卧儿军队的方向就吼了一嗓子,不过吼完之后他立马蹲了下来。

    李自成笑着拍了拍他,其余几位同是陕北出身的参将也纷纷对视一笑,露出满口大白牙。

    “哈哈……”

    爽朗的笑声随着炮击结束而响起,弥漫在壕沟之中,给残酷黑白的战争带来了一抹彩色……

    今晚的更新十点左右,六七点的时候估计在评论区或者彩蛋章更新一下南亚次大陆的战事情况和势力图。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仙子们都对我有非分之想 七零娇软真千金把最帅糙汉撩疯了 映月宫 亦如浅 困雾 养育人类,猫猫有责! 福妻祸夫 末世:普攻成神,从暴打绿茶女开始 灵气复苏开局始皇秘法疯狂晋级 宁小姐,周先生服软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