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第三帝国之鹰 > 第二百零二章 系统工程之德国空军的转型

第二百零二章 系统工程之德国空军的转型(1/2)

目录

在陈道的幕后怂恿下,在戈林的大力推动下,在德国航空部副部长米尔希元帅、德国空军总参谋长耶顺内克、德国空军兵器生产总监乌德特以及各个航空队司令的积极参与下,德国空军不甘落后地开始寻求转型。

转型的目的简单明了,那就是让德国空军摆脱附属于6军的战术空军身份,真正成为一支独立自主的战略空军。

经过一番彻底的摸底调查,陈道惊讶地现德国空军名义上独立、实际上则是配属给德国6军的“空中炮兵军”的尴尬身份竟然来得说不清缘由,颇似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无解难题。

德国6军一向强势,欧洲各国曾经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德国是一个“一支军队拥有一个国家”的国度,这支军队指的就是德国6军,德国6军在德国拥有的强大势力由此可见一斑。

1934年,冲锋队领袖罗姆不顾希特勒的阻拦,多次扬言要以冲锋队取代德国6军,最后在德国6军的强力反弹下,在戈林、希姆莱等人的落井下石下,希特勒含泪动了对冲锋队的大清洗。

1934年6月,希特勒在戈林和希姆莱协助下,将罗姆开除出德**官联合会。6月3o日夜,戈林的秘密警察和希姆莱的党卫军对冲锋队大肆镇压,枪决了罗姆和15o多名冲锋队头目,拥有25o余万人之众的冲锋队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这一个流血夜在德国历史上被称之为长刀之夜。

德国6军如此强势,新生阶段的德国空军也未能免俗地受到德国6军的影响。

1933年德国空军开始秘密组建,直至1935年正式独立成军。这个时间段正是古德里安领导的装甲兵建设在德国6军内部的起步阶段。德国空军如何配合好德国6军进行闪击战是德国空军必须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在闪击战理论的实践中。古德里安现即使是卡车拖曳的大口径榴弹炮也无法跟上装甲部队的度,导致坦克往往无法及时得到炮兵支援。

古德里安随即向6军军械局提议研与坦克配套使用的自行火炮来解决这个难题,却被半路杀出的戈林强力阻止。

戈林给出的理由的是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完全可以挥自行火炮的左右,没有必要再去浪费宝贵的资源研究自行火炮。

古德里安自然斗不过身为德国工业展总负责人的戈林,自行火炮的展暂时被搁置。

而更加奇怪的是,德国空军的高层如戈林、乌德特等人明明是战斗机王牌出身,却全部热衷于高轰炸机的建设,乌德特本人更是大名鼎鼎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催产师。

到底是德国6军太过强势带偏了德国空军?还是德国空军自己主动走上邪路在6军附属品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已经成了一桩无头冤案。说不清责任到底在谁的身上,但结果却是德国空军与德国6军双双受害。

在名为独立实为附庸的身份下,德国空军不得不眉毛胡子一把抓。

苦命的德国空军既要承接夺取制空权、轰炸机场、轰炸交通枢纽、轰炸工业区和进行战略运输等战略性任务,同时也要承担德国6军的召唤,充当德国6军尤其是装甲部队的“空中炮兵”这样的战术任务。

高强度的作战任务必然带来混乱,混乱之下必然出现错误。

出错的结果就是空军挨骂,6军倒霉。

6军倒霉具体表现在空军反应度慢,不能及时地为前线提供空中支援,导致战机延误。

更严重的6军凭借自己的力量解决了面临的危机后,听从召唤而来的轰炸机才姗姗来迟。随后将自己人误认为是敌人,毫不留情地将炸弹扔到6军头上。

法国战役时。大德意志摩托化步兵团在渡过马斯河后不久就曾经被第三航空队的斯图卡误伤过,可想而知这次误伤必然在大德意志团的士兵中引来骂声一片。

经过调查后,在法国战役中,德国空军对德国6军的误伤事件竟然高达二十七次之多。

除此之外,还有因为天气恶劣导致空军无法出动,或是因为前线距离后方机场太远等各种原因导致冲在最前线的装甲兵们无法得到重火力支援,而不得不付出更大的牺牲去获取胜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医路坦途张凡最后和谁在一起了 沙雕弟子超百万 医路坦途张凡境界 医路坦途张凡师父是谁 医路坦途张凡实力有多强 医路坦途张凡全文免费阅读 医路坦途女主被推倒 医路坦途后面讲的是什么 救世狂魔 抢我姻缘转身嫁暴君夺后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