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谋明 > 第二百一十五章 践踏

第二百一十五章 践踏(1/4)

目录

梁世发戴着北方人习惯的凉帽,穿着土灰色的圆领长袍,装扮成流落在京师官员的长随伴当,神情略有些紧张和不安的在南城行走着。

尽管有大量官员南逃,但也有相当多的大明官员,总数在千人以上的京官选择了留在京师。

这其中已经有不少官员重新回自己的衙门入值办事,也有不少官员逗留在南城或北城一带,准备观看一段时间的风色。

相对于李自成进京后的表现,到目前为止,从五月底陆续进入京师的满洲人,显然在军政事务上更纯熟老练,也就更加的得人心了。

北方地方,清军所至之处并没有如往年那样到处烧杀抢掠,相反,清军所至地方原本的明朝官员照常留用,知县仍是知县,知府还是知府,只有总兵,巡抚,道员之类的要紧官员,他们是陆续换上了自己更信的过的汉军旗的汉人为主。

在清朝开国之初,刚进大明境内时,大量任用的地方官员多半是汉军旗人。这是很聪明的做法,既可以与当地士绅力量沟通勾结,利用大明的地方力量安定地方,利用地方的财力物力人力,又使得汉军旗发挥更大的作用,并没有沦为废物之流。

要知道论纯粹的战力,汉军旗不仅比不了满洲八旗,比起蒙古八旗也要逊色一些,更不要提和三顺王和吴三桂这种明军中的精锐相比了。

但论在地方为督抚,替大清守备地方,剿灭小规模的叛乱,汉军旗的汉人们发挥的作用可是比满洲八旗要大的多。

至于投降的汉军,他们想要更大的地盘和好处,对清廷的忠心却又是比不过汉军旗人。

京师之中,也是和地方大体相同,真正的核心部门都是满洲旗人为主,但发挥作用的则是投降的汉官,而真正主事的则又是汉军旗人。

比如内院之中,现在有宁完我和洪承畴,同时又有冯铨等降官,真正说话算话的,并不是洪承畴,当然也轮不到冯铨,而是宁完我这个汉军旗人。

六部之中,大量的官员缺位,不少官员选择投降合作,更多的则是观风望色。

但随着清廷诸多举措相当纯熟,显示了清政权是一个合格的,拥有自己独特风格,驭下有道,进退从容的成熟政权之后,越来越多的官员也是选择了和清廷合作。

最少他们现在还有一层遮羞布,清廷在表面上是宣布入关是平西伯吴三桂请求,入关替大明天子复仇,剿杀流寇。

这叫很多文官想起申包胥的哭救秦廷请兵的故事,而清廷明显会赖着不走,和秦国故事完全不同,这便是没有人想起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从扎纸人开始证道长生 穿越七零俏军嫂闷声发大财唐菀陆怀景 踏山河,灭权臣,短命夫君他长命百岁了 唐菀陆怀景 七零娇娇军嫂搬空仇人钱财养崽 穿越七零俏军嫂闷声发大财 神霄剑修哥这苟王手握七剑成最强林枫苏慕白 穿越七零俏军嫂闷声发大财 七零娇娇军嫂搬空仇人钱财养崽 妻妾同娶改嫁王爷后我宠冠京城安若晚顾北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