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神机道士在大唐 > 第四十章 无巧不成书

第四十章 无巧不成书(1/3)

目录

当天晚上,曹守真回来,郭弘也终于等到郭从实的消息,明日要他去一趟。

刘燕娘这时也在吃晚饭,这两日正是赏花之期,去大慈恩寺的人络绎不绝。

红蕊心里憋的难受,便怂恿刘燕娘道:“娘子,这些日子实在太狼狈,不如去慈恩寺赏花,解解心中的郁气。”

刘燕娘连连摇头,说道:“若是被杜家发现了怎么办?”

她昨天被吓怕了,可以说是一日三惊。

红蕊拉住燕娘的手摇晃道:“又不是传奇话本里的故事,事情哪有那么巧的,慈恩寺这几日人山人海,就算被发现,我们往人堆里一挤,他们哪里找得到?!”

燕娘想起往年盛况,也点头道:“确实如此,那也不能带玄机去,免得出意外!”

红蕊道:“正好小娘子明天要上学,婢子陪您走一趟便回来。”

燕娘面带微笑,觉得这个侍女真是买对了。

************

长兴坊郭府。

郭弘坐在二叔郭仲礼身边,听他说着这两日的经历。

“二郎,光贼爪牙遍布宫中,某与太后旧臣联络不便,所以耽误了些时日。”

他看着面前的侄子,那脸上的白色斑纹十分显眼,不禁有些犯愁,这该怎么混进宫中?

郭弘见郭仲礼一直在看自己的脸,猜出他心中所想,便说道:“二叔不必担心,您先说说是怎么回事?”

“那遗物如今下落不明,马元贽等权宦为了掩人耳目,大肆翻修宫殿,凡是跟太皇太后有一点关联的地方都搜检多次!所以我等怀疑东西就藏在结绮阁,如今为郑太后所居,只有那里还没有被仔细找过。”

郭弘点点头,太皇太后果然聪明过人,用了招灯下黑,她过世的时候郑氏已经住到结绮阁中,自然想不到对方会把东西藏到自己眼皮底下。

“大明宫是皇帝住的地方,郑太后怎么也住在这里?”

郭仲礼哼一声说道:“郑氏本是太皇太后侍女,不愿同住兴庆宫,光贼以孝道自诩,于是就让郑氏住大明宫结绮阁,那里本来就是太皇太后年轻时所居的寝宫,不过也正是因为被郑太后占据,才逃过神策军的搜查。”

他在宫中已经和太后的旧臣商量过,但都没有主意。

这时说给二郎听,也不过是支应一声,其实并没有指望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能有什么办法。

说实在的,他也不知道太皇太后留了什么东西。

郑太后入住的时候,近侍和宫女必然会检查有没有机关暗道或密室,所以宫中藏宝必定极为隐秘。

郭弘想了想,问道:“二叔,如今可有什么机会入宫?”

“你这面孔太显眼,恐怕混不进去。”

郭弘微微一笑,用手在脸上一抹,立刻就变了一张脸。

郭仲礼大吃一惊,起身走过去仔细端详。

看了一会儿,觉得肤色毛孔都十分逼真,简直跟真人面孔一模一样。

他口中啧啧称奇:“这是道法?”

郭弘又用手一摸,变回了先前那张脸。

这是钟离权传授的无相功,由于这次不需要扮作特定目标,难度很低。

郭仲礼见他连续变脸,很是新奇。

不过想想二郎的师傅是两朝帝师刘元靖,也就不太让人惊讶了。

“若是如此,确实可以混到宫里去。”

郭弘不动声色:“那么二叔何时能安排我进宫?”

“你且在这里住一晚,明日我再走一趟。”

“不必了,我还是回去等消息吧。”

郭仲礼家中妻妾成群,子女很多,郭弘怕麻烦,并不想跟他们牵涉太多。

虽然来去有些不便,但他长兄郭行章造反,他又与王居方有冲突,不知道这家伙有没有上报自己的行踪,所以在长安城中还是小心一点为妙。

郭仲礼没有生气,反而觉得二郎老少年老成,暗暗点头。

郭弘回到升平坊寓所,曹守真也在家,刚喝了口茶,刘燕娘的婢女红蕊就来了。

“走,我家娘子请两位一同去赏花。”

曹守真摇头说:“牡丹有什么好看?乡下多的是。”

红蕊笑道:“那你可说错了,长安的牡丹天下闻名,这个时节各家都把牡丹拿出来展示,平时想看都看不到,那可是名种牡丹!”

曹守真:“名种牡丹,吃起来味道比乡下好?”

红蕊:???

郭弘沉吟:“我师兄去牡丹就危险了。他属牛的。”

曹守真:“那个……我是属猪的。”

郭弘:“猪是猴子的师弟,猴子跟牛是把兄弟,猪就是牛小弟。”

曹守真:……

郭弘已经恢复融合了一点过去记忆,知道长安洛阳的百姓对牡丹有多么痴迷,是大唐国花,每年到这个时候两都上至公卿下至黎庶,举城若狂!

说笑之间扯他起师兄,反锁了房门一起出去。

路上附耳对曹守真说道:“你没看出来吗?我们两个其实是保镖,看花的人很多,其中难免有青皮无赖,你我要护着刘姨她们周全!”

曹守真听了精神一振,这位对闲逛没有兴趣,所以必须给他一个目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小娇娇嫁到残王站起来宠云惊凰帝懿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小娇娇嫁到残王站起来宠 诱他破戒!千亿大佬夜夜难眠宋砚尘沈今姒 谢台姝色 全家偷听我心声杀疯了我负责吃奶 陆朝朝穿越成婴儿的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龙傲天的反派小师妹 陆朝朝谢承玺全家偷听我心声杀疯了我负责吃奶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全家偷听我心声杀疯了我负责吃奶陆朝朝谢承玺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文世明商路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