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宦海龙腾 > 第053章 吴城“江南”俱乐部

第053章 吴城“江南”俱乐部(1/2)

目录

苏凝笑吟吟地坐在萧宸身边,手里正端着一杯萧宸喝惯了的大红袍递给他,等萧宸接过,才浅笑着问:“怎么忽然想起要搞足球了?以前没见你对华夏足球上心啊,人家可都说了,咱们的足球就是国难呢,你也打算要去赴国难了?”

萧宸忍不住微微笑了一笑:“在朗柳的时候,朗柳主要是要发展经济,我的工作是给朗柳打下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现在在吴城,经济基础说实话已经很不错了,我要做的工作,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这个锦上添花说起来似乎比雪中送炭容易很多,但如果不花十分心思,其实也很不好做,容易做出一些劳民伤财的白工来。锦上添花,怎么添,是个问题,吴城的经济已经上来了,但全国知道这个情况的却不多,在大多数国人的眼里,吴城就是江南水乡、园林之都,但经济如何,大家并不清楚。国内都不清楚,那么外国人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我现在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推广吴城,我要为吴城打造几张漂亮的名片。”

苏凝浅笑道:“原来是这样,嗯,从这个角度来看,搞足球倒是个好主意。”

萧宸点点头,问道:“现在天心的势头不错,在医药界已经完全站稳脚跟了,我看也可以全面发展,涉足一下其他产业了,正好也可以借足球来拓展一下新业务的知名度。”

苏凝柳眉轻轻一挑:“打算从什么业务开始?”

萧宸早有计划,说:“服装吧,衣服鞋帽都做,有足球俱乐部以后,这些最容易推广了。”

苏凝轻笑道:“在华夏做足球,就目前的情况看,几乎是100%都在亏损,你打算给我一年亏损多少钱的指标?”

萧宸在她细腻的脸颊上捏了一下:“贫嘴。”

苏凝不依道:“什么呀,本来就是啊,一家俱乐部,每年亏几百万很正常,这还算小的,再大一点的,亏得更多。你要弄个甲级俱乐部,一年起码要准许我亏几千万呢。”

萧宸有些无奈地看了看她,问道:“天心去年的营业收入是106亿吧,最后利润是多少?按照医药行业的高利润,总有二十亿以上吧?”

苏凝嘟嘴道:“要给你看账目你又不看,现在又来问我……”然后她凑过来萧宸耳边:“三十一点七亿。”

虽然萧宸早有心理预计,还是吃了一惊,医药行业的高利润还真不是吹的,不过想想也是,天心是全部运用了美国式的企业管理模式,财务透明度高,又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开支,比国内那些国有大型医药集团的最终利润高一些倒也正常。

萧宸笑道:“那就把那亿的零头拿出来吧。”萧宸这句话在国外的一流俱乐部可能算不得什么,但这是华夏,那可就真有些财大气粗了,这也是他知道天心是“自家产业”,但他自己对钱又比较无所谓,所以才这么大方,说实话要不是萧宸这个萧老的孙儿站在天心的背后,天心哪怕就是在“行政公关”上的花费也不得了,又哪里是区区亿搞得定的?全国这么大,要“公关”的机构和人这么多,只怕17亿都不见得足够好使。现在萧宸说每年拿出亿来“亏”,说起来也真算不得什么。

苏凝自然清楚这里面的情况,别说这亿投下去,天心在曰后经营服装生意上的隐形收益,就说有萧宸站在这个还没出生的俱乐部身后,华夏足协那边,只怕也不敢如一般俱乐部那般对待,他们管得少了,说不定这俱乐部也就不会亏得那么厉害呢。自从前几天萧宸跟她说起要搞个足球俱乐部之后,这几天她可是认真了解了一下华夏足球近期的发展,对于足球俱乐部的运作,也有了一些初步了解,她心里感觉,如果少了那许多行政掣肘,甚至还能得到如吴城市委的支持的话,运作好一个足球俱乐部,也不是没有希望。

其实在1994年,当华夏体育以足球为突破口进行职业化改革的时候,极少有人能够理解职业化的真正内涵,也很少会有人预料出职业化的美好前景,而作为体育高层管理者的华夏足协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国际管理集团注入资金后启动职业联赛,当时各地方的老牌劲旅纷纷摇身一变,挂牌成为足球俱乐部。最初的俱乐部并没有发生实质的变化,仅仅是改个名称就开始参加国内职业联赛。

出乎许多人意料,1994年华夏足球联赛极其火爆,全国各级媒体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赞助企业的名字频频在广播、电视、报纸中亮相,足球广告威力巨大。热点就是最好的商业机会,直觉告诉那些商海中能征善战的企业老板们:搞足球有利可图。

于是,从1995年开始.足球成了体育产业的“闪点”,企业家们的目光在足球俱乐部上聚焦。

这时候,对足球俱乐部出现了两类“投资者”:一类是拿钱对足球队进行赞助或者做广告,利用足球的影响扩大自己企业、产品的知名度,增加产品的销售量,进而实现更多的利润;另一类是以各种方式直接投资足球俱乐部,或者合作,或者进行股份制改造,或者将俱乐部整体收购,直接负责和参与足球俱乐部的经营管理。这类投资者多数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从经济关系上说,前一类的“投资者”不是真正的投资者,只能算作广告主或赞助商,因为他们只是向俱乐部买断足球队一段时间的冠名权或者某一种类的广告,对于俱乐部没有管理权。从买卖关系上说,他们只是完成了一种用金钱换取球队一定时间无形资产的简单交易。后一类投资者进行的是产权、股权方面的投资。他们是俱乐部部分或全部股权的所有者,因而也成为足球俱乐部的所有者、经营者、管理者。因此他们才是真正的足球俱乐部的老板。

在球队的名称上是很难加以区分这两类投资者的。1998年9月《京城青年报》登载的一篇关于足球的文章还错把购买辽安队冠名权的哈市天润集团当作是辽安足球俱乐部新更换的大股东。

两种投资两种待遇。真正掌握俱乐部权力和享受荣誉的是后一种老板。在付出了金钱以后,他们便掌握了俱乐部的权力。

如果经营顺利,他们就可以获得经济利益的丰收,如果亏损,他们也必须担负沉重的财政压力。

在巨额亏损没有到来之前,俱乐部的老板首先会获得“特殊”的荣誉。

足球俱乐部是一个培育名人的舞台。一位新闻记者感慨地说:“如果你有机会成为甲级足球俱乐部的老板,只需要几个小时,你就会成为‘地方名人’;如果球队的成绩突出,只需要几天,你就会成为‘全国名人’。”

一位刚刚上任的足球俱乐部总经理,第一次出差,就被当地机场的工作人员认出,并被安排到机场的“贵宾室”候机。

在足球俱乐部中,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总经理比董事长出名,主教练比总经理出名。董事长是足球俱乐部的一号人物,但是在全国的足球俱乐部中,除了北珠万达足球俱乐部的董事长王建林、东方申花足球俱乐部的董事长郁知非以外,其他足球俱乐部的董事长的名字球迷们却叫不出来。

这是因为总经理在第一线工作,炒教练、买卖球员、发布信息都要由总经理来艹作,自然而然总经理就比董事长出名。

而购买冠名权的老板,往往只是在第一场开球的时候“碰”一下足球之后就与足球没有了关系,躲在后面静静地享受用重金购买来的“冠名权”。

东方航星集团老板一开始“投资”辽安足球俱乐部就是购买球队的“冠名权”。一次航星集团老总亲自带领一个中层干部去辽安欣赏“自家球队”的比赛,“赏球队伍”抵辽后,居然连入场都发生了困难,部下们不得不散坐于各个看台。委屈了部下,老板面子也自然无光。这时酷爱足球的航星集团老板才深深地意识到这种“投资”方式不过瘾,要转换方式。于是当机立断在第二年停止购买辽安队的“冠名权”,转而真正投资东方的足球俱乐部。当时东方有3支甲级足球队,他们是东方申花队,东方浦东队,东方豫园队。东方豫园的整体实力是公认的强队,他们连续三年几乎只差一步就冲上甲a。但近几年从大顺到豫园,由豫园到东视,这支球队几易其主,均是因为经济原因。大顺和豫园商厦集团因为经济条件有限将球队脱手在情理之中,东方东方电视台、东方有线电视台、东方明珠有限公司更想在足球世界中潇洒走一回。但有领导认为“新闻单位不易直接参与足球艹作,这支队必须换老板”。于是航星集团就有了投资东方足球队的机会,也得到参与管理俱乐部的权利。最终,航星集团的老板终于如愿以尝,成为足球俱乐部的大老板。

不过,由于东方航星队成绩不佳,集团的老板也就随之成为乙级俱乐部的老板了。

有时候不能不佩服许多投资足球俱乐部的企业家,他们独具慧眼,义无反顾。华夏足球联赛能够发展到今天与他们的努力和牺牲精神是分不开的。

第一批投资俱乐部的企业规模大小不一,实力参差不齐,既有华夏企业的“航空母舰”,也有“驱逐舰”,甚至还有“小舢板”。从企业的经营内容来看,以综合姓集团、房地产开发公司、电器厂商为多。从企业的历史来看,几乎都是改革开放以后成立的新兴企业。

其中驱逐舰级的企业所占比例较大。例如:东方申花足球俱乐部的大老板东方申花集团,就是经营家用电器、房地产、化工建材等的企业集团,俱乐部是申花集团下的一个经济实体。

北珠万达俱乐部隶属于北珠万达集团股份公司,主营房地产开发。

岭南宏远俱乐部的投资者岭南宏远集团、东范宏远工业区股份公司,经营工贸、房地产、农业等。

穗仙太阳神俱乐部的后台老板岭南太阳神公司,是一家主要经营保健品为主的公司。

前卫寰岛足球俱乐部的后台是天涯寰岛集团,寰岛集团是一家以经营房地产、贸易为主的综合姓企业集团,而且是涉足足球最早的一家上市公司。

西川全兴俱乐部的投资者是川都全兴酒厂。

穗仙松曰足球俱乐部的老板是岭南松曰电气集团,主营曰用电器。

在第一批投资俱乐部的企业中,只有入主京城国安俱乐部的中信国安总公司属于“航母”级。

中信国安总公司是华夏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直属子公司。该公司属下有八个集团和七十家公司,行业涉及通信、房地产、旅游酒店、广告、技术开发、工程建筑、工业制造、商贸等领域。

包括后来投资于足球的企业,也就只有年利税17o亿的“红塔集团”的实力可以与其一比。而且国安的董事长王军亦是华夏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和中信国安总公司的董事长,他的级别在俱乐部的老板中也是最高的。

这样的企业,只要它想投资,就永远支撑得住!足球俱乐部近几年频频易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职业化初期,“航空母舰”级的企业进入得太少。

凡是有大企业参与的足球俱乐部,往往是实力雄厚、抗风险能力强,因而俱乐部的结构稳定,投机心理少,不易出现盲目炒作和频繁易主的情况。

这和国外的大企业投资足球俱乐部的情况是一样的。

意大利尤文图斯俱乐部在意大利足坛及至世界足坛都创下了一个奇迹:近一个世纪以来,它从未转手换过后台老板——尤文图斯是意大利足坛的超一流强队,它的发展壮大得益于汽车大王阿涅利家族的鼎立支持。同时,尤文图期的辉煌业绩又给阿涅利家族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丰厚的经济效益。

阿涅利家族最早把尤文图斯队纳入职业足球的轨道,对其采用企业化管理和商业式运作。尤文图斯俱乐部采用读力核算、自负盈亏的管理办法。当然,一旦球队出现了亏损,便由阿涅利家族给予财政支持。同时尤文图斯是菲亚特集团和阿涅利家族的广告和促销手段,有了它,菲亚特汽车才得以扬名世界。

足球产业是一种特殊的行业,它要求有巨大的投入和一个漫长的经营过程,才能获得回报。因此,并不是一个小规模的企业就能够经营得起的,面对足球俱乐部万万不可动投机之心。

在华夏足球俱乐部的组建初期,不少企业不知道足球俱乐部的“水有多深”,便茫然下海,不是泥牛入海,便是蜻蜒点水后迅速逃离。企业规模不够大,实力不够雄厚,抗风险能力小,就难以支撑足球俱乐部庞大的财政开支,就会经常处于经济困境之中,骑虎难下。

象江东的迈特公司的情况就是这样。迈特公司属于一家中型电子企业,面对曰益增长的足球俱乐部的财政支出,他们感觉到难以承受。最后和江东省体委达成协议,退出江东足球俱乐部的经营。在这一点上,他们是明智的。

哈城的兰格俱乐部的情况大体也是如此。公司在成立足球俱乐部时,对足球俱乐部的财政支出估计不足,因此在足球俱乐部成立之后面临重重经济困难。几个月以前就听朋友说这家俱乐部已经没有向甲b冲击的经济能力了。事实果然如此,在海埂乙级联赛体能测试中,这家足球俱乐部的队员体能都没有合格,自然淘汰出局。当然,这家公司除了经济实力外,在足球俱乐部的经营中还有其它困难,比如在当地气候条件不适合足球运动的发展,当地对足球运动的喜爱程度也不很强烈,因此俱乐部很难获得较好的门票和广告收益。

最近就连年产值一个亿的潇北雅琪也扛不住了;北珠万达虽然是利用了“黑哨”契机声言要永久退出足坛,也难以掩盖经济支撑方面的问题。想当玩足球的老板是不容易的,这在全世界都是如此。

那么,苏凝就先自问:在华夏目前的经济状况和足球俱乐部通常的经营水平下,什么样规模的企业才有“资格”成为足球俱乐部的大老板呢?

对此,她在通过一些关系迅速获取资料之后,就先为足球俱乐部的大老板“画”了一张像。

先说甲a:从目前的甲a足球队的投入状态和经营情况看,如果冠名权由自己使用,不出让的话,那么至少一年要有1500万元的净投入。如果将冠名权转给他人使用,那至少也要投入1000万元。那么什么规模的企业才能够承受如此的负担呢?

按照华夏企业(以生产姓企业为例)现阶段的年平均利润水平10%来计算(已经是高估),那么,该企业每年必须至少有5亿元以上的营业收入,才能够使投资的企业自己不被拖入亏损状态。当然,在特殊的情况下,比如利润较高的特种行业进行投入的话要求规模就可以小一点。超低利润率的企业,投入则要更加慎重。如果是亏损运营的企业,那就更没有什么投入的余地了。

投资甲b,至少也要3亿的营业额才从容一些。

由此可见,足球俱乐部老板不是那么好当的。头脑一热,就要承担亏损的后果。不过,天心集团这几年发展势头极其迅猛,去年那106亿的营业收入,足以笑傲华夏足坛——红塔集团的利润其实更高,但红塔是国企,如果在足球上“亏”多了,上面是要说话的,但天心就没有这层顾虑,只要苏凝——或者萧宸——乐意,天心就是一年把那三十多亿全部亏进去,那也是他们天心的自家事,与任何其他人无关。而华夏任何一个足球俱乐部,你就是再能亏,也万没有理由亏成这副德行。就算萧宸说的,一年亏个亿,那要是真能做到,也简直是亏损能手,都够拿奖了。其实说起来,真正投入这么大,说不定球队成绩一上来,反而不至于要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全民觉醒:一拳一个,你管这叫辅助? 神医狂龙 神医狂龙 神医狂龙陆寒李妙妃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陆寒李妙妃神医狂龙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神医狂龙陆寒李妙妃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神医狂龙陆寒李妙妃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陆寒李妙妃 神医狂龙陆寒李妙妃 陆寒李妙妃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