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六百五十八章 国士

第六百五十八章 国士(1/2)

目录

民国时的北京大学界,一直流传一句话:“北大老,师大穷,清华燕京可通融”。

其中“北大老”指的是北大的学生年纪比较大,有不少老学究,而且很多上学时就已经结婚。

“师大穷”并非说北师大没钱,而是说北师大的学生大都是寒门子弟。

其他大学一般每年学费最少二三十大洋,燕京大学高不少,每年160大洋。

而北师大不仅不收学费,住宿也免费,自然成了寒门子弟的首选。

最后一句“清华燕京可通融”,是说清华和燕京的学生出身大多优越。

所以……这句俗语貌似是女子的择偶标准?

你要是问为什么没有鼎鼎有名的协和医学院?——可能是因为他们实在太忙了。

医学院嘛,出了名的学业压力大。要是闲着没事周末随便去个医学院看看,会明显感觉与综合类大学不一样:校园里异常冷清,见不着几个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放假了,找找才发现原来都在自习室里。

协和医学院从刚建校开始,学业压力就很大,毕竟医生这个职业太特殊,是和阎王爷拔河的人。

此前提到过,协和医学院的硬件设施极好,它说全国第二,貌似还真没人敢认第一,即便强如清华和燕京也不行。

协和医学院的学费自然也是最高的,如果得不到奖学金,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需400元!同样冠绝全国。

协和的学生很少,一年只招25个,还不见得能全部毕业。

不过协和相比同样来自美资的清华和燕京,倒有个优势:它是纯个人资本也就是洛克菲勒基金会赞助的,受不到那么多管辖,自主性比较大。

它的一切完全按照美国顶级医学院的要求,教学水平以及学生水平丝毫不输约翰·霍普金斯学院。

协和医学院校长胡恒德以及洛氏基金会代表顾临坐着一辆小轿车来接李谕。

李谕笑道:“这里离我住的东厂胡同很近,不用这么客气。”

胡恒德说:“如此才能代表我们对您的尊重,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

此时校园已建设完毕,比较惊讶的是李谕看到了一辆救护车,不知道是不是北京第一辆救护车。另外还有几辆小汽车,专门供医生出诊。

在汽车稀缺的年代,学校里还有几辆专门的卡车运垃圾。

不过李谕不是很羡慕,他的大同大学硬件同样一点都不差。

“从协和医学院毕业后,学位受不受美国承认?”李谕问。

顾临说:“如果是从协和医学院八年制毕业的学生,可以同时拿到纽约州立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

也就是说从协和毕业,直接就是美国医学博士了,后世博士都很稀缺,更别提这时候。

吕碧城问:“也有女学生?”

顾临说:“当然有,而且还是很优秀的学生,将来一定是技术精湛的医生。”

“我听说你们每年只招二十多个学生,投资这么大,为什么不多招一些?”吕碧城问,“因为中国太缺医护人员了。”

顾临叹道:“我在贵国多年,中国的几百家医院考察了差不多一半。我与中华医学会的伍连德教授聊起过,以当前中国四万万五千万人口算,想要每万人中有一名医生,即使全中国所有的医学院校都超负荷地扩大招生,也需要几十年才能实现这个目标。短时间很难改变什么。”

直到李谕穿越前,国内每万人医生数差不多是3名多,与老美水平接近。

李谕明白顾临的想法,说道:“顾先生的意思是,想解决广大贫困人口的医疗问题,需要先解决上层的指导问题?”

“是的,”顾临说,“未来贵国肯定会建立基层卫生组织,在城市和农村广泛开展公共卫生工作。而我们医学院的任务就是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去领导和指导这些工作的开展。因此我们只求质量,不重数量,如果有不合格的学生,会毫不犹豫淘汰。”

他的说法倒有几分道理,不过“基层卫生组织”几字,极难做到。

校长胡恒德说:“今年招收的学生,会全部编入预科班,进行三年基础学习,打下理化以及生物学基础。我想单单这个环节,就会淘汰掉一些人。”

吕碧城咋舌道:“这么严格?我晓得理化科目,很难的。”

顾临说:“没有办法,都是基础课程,也是进入医学院的寻常要求。”

欧美著名医学院的学生,必须本身已经是大学理学院的毕业生。换句话说,医学院是从研究生起步的。

到了后世,一些欧美的医学院还有类似传统,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就不招本科生。

协和医学院前三年其实很像清华学校,上的课程都是些中文、英文、数学、物理、生物、社会学之类。

这个阶段的学习压力二者也差不太多,协和医学院的学生在预科期间,要完成中文、英文各192小时的语言学习;数学96小时、生物384小时、物理384小时、化学544小时的基础自然科学的学习;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学习;还要从法语或德语中,选修一门作为第二外语。

至于所用教材和参考书,肯定都是英文原版,老师授课也全用英语,——因为老师都是从美国调过来的。

协和请来的教师薪水很高,每年最少七八千大洋。

对比一下,北大正规教授的工资已非常之高,合下来一年三四千大洋左右,远远超过平民乃至高级职员,但也就是协和美籍教师的一半。

协和的学制和美国大学一样,一个学年三学期,协和医学院规定:学生在预科期间,协和医学院的学制与美国大学的学制相同。一学年里分3个学期。9月至12月中旬是第一学期;1月至3月是第二学期,之后是短暂的寒假;4月至6月是第三学期,学年考试结束后,有3个月的暑假。协和的外籍教师大多在暑假回家探亲。

虽然与历史上相比提前了两年开学,李谕还是在学生中看到了林巧稚。她刚从鼓浪屿的厦门女子师范学校毕了业。

协和的学生不多,开学典礼很快就举行完。

然后又迎接了从长沙赶过来的湘潭医学院一行人,包括湘雅医学校校长颜福庆和几名学生。

“胡校长,顾会长,恭喜了!”颜福庆拱手道,“啊,还有李谕院士!”

胡恒德说:“承蒙颜校长大老远赶过来指导工作。”

颜福庆笑道:“我哪敢指导你们?你们可是喊出口号要做中国最好的医学院。”

胡恒德说:“湘雅同样不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决胜星辰 我的独立日 斗罗:穿越古月娜,抽唐舞麟血脉 无敌龙帝 禁止相亲!薄总夜夜跪地求名分 合欢宗御祖,谁说我是绝世天劫 都市妙手狂医 封地一秒涨一兵,太后你该如何是好? 转生大树,我打造不朽神国 炮灰和离后,逃荒路上吃香喝辣
返回顶部